早产儿转运前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意义探讨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pingzh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转运前在基层医院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34例高危早产儿(观察组)转运前气管内滴注PS,与34例须转运但未使用PS的早产儿(对照1组)、34例本院出生,使用PS的早产儿(对照2组)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转运前使用PS,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1组比较,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减少[分别为:(6±5)d比(13±8)d;(2.6±3.2)d比(4.4±3.0)d;(41±18)d比(54±28)d,P<0.05].与对照2组比较,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5)d比(7±4)d;(2.6±3.2)d比(2.5±3.0)d;(41±18)d比(40±16)d,P>0.05].结论转运前在基层医院使用PS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改善早产儿临床症状,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

其他文献
【摘要】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对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师范院校工科专业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托电子设计大赛有效推动我校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 师范院校 电子专业 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校级文科基地“新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和“新疆师范大学优秀青
《博览群书》2006年第9期发表了吴小龙的《我有迷魂招不得》。我知道这是编辑部为了表示对小龙的敬重而特意发表的。因为这时,小龙已经因脑癌晚期而在医院昏迷一个多月了。这应该是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而这文章的题目又刚好道出了他当时的生命状态。  我和小龙相识于2003年春。他来重庆出席卢作孚研讨会。我们一见如故。特别是谈起对“文革”历史的研究,他也有很大兴趣,已经作了多年的准备,用他的话说是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