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省试诗影响主流诗歌史的方式之一——苦吟(锻炼)的创作态度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enl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吟作为一种创作态度,意味着创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专注,对诗歌艺术完美性的主动、不懈的追求和写作中不轻下一字的谨重,是锻炼发展到极致的状态。苦吟同时也意味着创作者身心甚至生活境况上的苦痛状态。苦吟现象出现于唐,盛行于中晚唐,是诗歌形式发展以及唐代以诗取士制度的产物。苦吟而成的诗歌,其风格往往偏于雕琢刻削,这种风格与省试诗的要求相符,虽然一些诗人并不赞同这种风格,但苦吟的创作态度却为广大诗人所接受,并对中晩唐以及宋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是省试诗对诗歌史产生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市场不断完善,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面对越发激烈的行业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并购方式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国际化经营
文章利用我国1996—2018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和GDP的年度数据,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探究养老保险与经济增长的长期与短期关系,然后利用脉冲响
军工制造业在面临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背景下,需要能够提供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军工产品,从长远看既是外部诉求,也是自身提升竞争力的需要。精益管理是被业界和学界普遍认
连锁超市已经逐步成为我国零售产业的核心企业,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金作为超市企业重要的资金,现金管理的好坏对超市整体经营至关重要,执行良好的现金流量
1927至1934年间,茅盾撰写的《作家论》曾因其"史论笔法"和独特的社会-历史批评范式而独树一帜。然而,时过境迁,《作家论》特有的话语表述方式,也遭遇了后世学者的某些质疑。
沈德潜晚年编纂《沈归愚自订年谱》,对其一生行迹作了大略的记录,其中不免有疏漏之处。如游杭之事,沈德潜曾数次入浙,或观赏西湖、钱塘美景,或应邀前往修志,或陪同乾隆巡幸。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城市变革始终是社会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唐宋时代正是中国古代一个关键的社会转型期。近四十年来,唐宋城市史研究成果丰硕,尤其是
在整个19世纪,史地书籍是国人了解域外形势变动的重要参考。同文馆是在饱受争议的背景下晚清最早设殳的外语学校,它的设殳标志着清政府对域外世界认识的转变。为满足教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