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课程观的实践诉求及其意义

来源 :现代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是一个封闭的实体,教学是一个按部就班的机械化操作过程。在现代课程观中,课程则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过程。课程观的转向要求我们改变对教学本质的传统认识,即教学不再是一种程序化的按图施工,而是课程的开发和体验,流动性与瞬时性是其本真特性。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教学设计从目标模式转向过程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教案”;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与体验;尊重学生主体性,把他们看做是课程开发的主人。
其他文献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形式,从“创设问题情景唤起探究;用探索研究开展探究;合作交流促使探究;反思小结升华探究;课外延伸拓展探究”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
化学教学中的提问,是促进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只有在化学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提问切入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提问对象并对回答结果进行正确处理,才能起到巩固知识、及时反
最佳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经过四种思维活动:一是体验专家的思维活动,即认真学习和研究课标、教材和教参;二是体验学生的思维活动,即贴近学生实际,找准教学起点:三是激活自身的思维活
文[1]和[2]利用初等几何和三角的方法,分别把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推广到直四面体和直三棱锥上去,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本文以空间解析几何中的矢量为工具,通过十分简单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