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ulong3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我十分信奉这句名言。我理解这里所说的这种“爱”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热爱,来培养学生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爱。“教育的一切奥秘在于如何爱学生。”教育之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教师的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催化剂”,它时时激发着学生内心的活力,不断转化为学生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动因。
  情感交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润滑剂”。恰当、及时、真诚、平等的情感与思想的交流,不仅促成了师生双方的相互理解、信任、合作,使班级管理工作容易落到实处,而且有利于营造出一个真诚、理解、信任、尊重的意识场,让班主任和全体班级成员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着真情,享受着感动,体验着成功,使思想得以升华,灵魂得以净化,品位得以提升,崇高的思想品德得以在肥美的人文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人们都愿意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形容事物的发展的渐进性和艰难性。丰富的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从一件一件的小事做起的。而如何做好“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学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下面,我就如何转化后进生谈谈我的做法和看法。
  一、教会学生愉快地学习
  这部分学生的成绩大多是较差的,是因为他们长期以来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方法不得体造成的。因而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到了其他地方,就造成了“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学生”。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就要为他们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参与课堂活动的愿望,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同时,要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后进生一般都表现出各自的显著特点,而这些特点往往又是使他们落后的主要原因,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必须针对他们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对自卑感较强、自暴自弃的学生,班主任首要的就是要善于发现和肯定他的优点,使他重新培养和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对具有较强的自尊心、能力也较强而又调皮的学生切不可排斥和孤立他,而要委以具体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出严格要求,让他在实际锻炼中转变和提高;对那些态度冷漠,与同学、老师和班集体有对立情绪的学生,与他们建立感情,从情入手来转化他们;对迷上某种活动的学生,不宜对他们的行动简单禁止,而应因势利导,把他们组织起来,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对那些同校外不三不四的人有联系的学生,首先要设法截断他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再通过批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监督他们的行为,促使他们痛改前非。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方能收到成效。
  三、带着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只是二者的多寡不同,每个后进生多少都蕴藏着一些优点和不引人注目的优势,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后进生身上的这些“闪光点”,用行动扶植他,选择适当的教育时机。当发现某些特长,要正确引导,精心培育,使之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巨大的潜在能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我们不能总是把眼睛盯在他们的问题上,采取批评、处分乃至体罚等高压手段,这只能使学生暂时屈服,而且易产生对立情绪。每个教师都要确立起这样一种教育信念:完全一无是处的学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那些尚未被发现的优点和长处后面,一定有学生自尊感的灿烂花朵在开放。
  四、多主动,少被动,完善班级制度
  后进生一般均为自觉性不高,自制力较差,不求上进的学生。为了让这部分学生少犯错误,堵漏洞非常有必要,因此必须完善班级制度。班级制度要力求全面、细化。例如早操体育委员牵头,各寝室长具体负责,督促这部分学生,杜绝出现起床迟的现象;如部分学生上课睡觉、讲小话,可以采取分组积分,违纪学生扣该学生所在小组总分,让该组其他成员主动提醒督促;针对晚上溜出去通宵上网的学生,寝室长早操时直接反映给班长或班主任,及时处理;对上课迟到、旷课、劳动不积极等情况也由专人负责监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只有做到制度完整,堵住学生的违纪途径,才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达到教育的目的。
  五、加强正面引导,不要上纲上线
  批评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允许学生申辩,不随意夸大事实,因为这部分学生的过错一般来说是在无预谋、无预见的情形下发生的,因此分析时要实事求是,不要上纲上线,不要妄加推测,把可能性说成现实性。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委屈、抱怨情绪,不能心悦诚服。要多加勉励;注意心理换位;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不要挖苦讽刺,乱扣帽子,造成对立;也不要全盘否定。
  六、反复抓,抓反复
  学生的世界观未“定型”,认识处于不稳定阶段,辨别是非能力又差。特别是后进生,犯错误容易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不应该把它看成是过去错误的简单重复,更不能认为是屡教不改或不可救药。而要善于在每次反复中看到前进的因素,并因势利导促其转化。
  班主任要拥有一份宽容心,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学生们往往爱“较真”,尤其部分后进生,纪律性差,动不动就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所以,对后进生的转化中,我们要以身作则,认识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引导他们认识宽容、接受宽容、学会宽容。对于他们的小错误,指出后并表示原谅,给他们讲“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是送给朋友最好的礼物”等道理,使他们知道宽容是什么。再讲,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佳话,让他们以史为鉴明事理接受宽容。最后,举出一些实例告诉他们事到临头如何应急、如何忍让,使他们学会“容人才能容已,容已先容人”。
  班主任要拥有一份爱心,用情感感化学生。对于后进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转化,主要就在于教师对后进生的关心和爱护上。若对他们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他们的纪律就会更加涣散,成绩更加滑落。如果教师把他们挂在心上,对他们的事情伸出热情、友爱之手,在生活上多加体贴,在学习上多加帮助,指导他们如何交往、如何做事、如何关心他人,那么这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就会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其实后进生渴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和认可,希望老师对他们欣赏、鼓励和赞扬,也希望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所以我们要努力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赞美,使他们消除心理的不平衡,克服自卑感,树立起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样,他们就能从学习上、纪律上、思想品质上逐步转化、逐步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假如你不爱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赞科夫曾把后进生比作“难看的孩子”,他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我想当我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里,感受他们的爱和真诚时,就已经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庄河市职业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女孩因为自己内向而感到十分迷茫,她想要变成一个外向的人却不知道如何去做,本文借助这样的一个咨询案例探讨了内向与外向的实质,澄清了人们对于内向的一些误解和偏见,在解决了这个个案的同时,也带给从事教育的教师们以及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们一种合理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心理咨询;内向;交际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7-0078-0
摘要: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领会学习内容,还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只有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掌握预习的好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关键词:课前预习;存在问题;预习方法    有一句俗语,我想应该人尽皆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
〔关键词〕高考;考前压力;考前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5-0056-03  【活动背景】  在距离高考还有30天的时候,一直奋斗在高考复习中的高三学生多数已经非常疲惫,他们有些开始焦虑、有些开始倦怠、有些开始松懈、有些甚至想要放弃。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进行高考备考心理辅导,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提要:长沙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诚然与《左传》存在关联,但本文对相关文献重新研究后认为,帛书《春秋事语》很可能既非简化《左传》而成的《左传》系统古书,也非《左传》成书所参考的底本,而应是一种颇受《左传》影响的“语”类古佚书。虽然帛书《春秋事语》形式特征与《国语》接近,但帛书《春秋事语》是《国语》选本的有关推测尚缺乏充分依据。  关键词:《春秋事语》 古佚书 《左传》 《国语》    帛书《春秋事语
摘要:在王小波的小说中,作为历史或现实的那一部分生活总是充满着教条、恐惧和暴力的,而文中的叙事主人公王二,却能从理性现实中看到一个充满着荒谬与不敬的趣味世界,整个世界都以可笑的姿态出现。在随着这个世界里的人物一起体味种种离奇场景的时候,作者希望读者不必过于当真,希望他们始终具有一份自由放松的心情,暂时摆脱现存的秩序、规范、禁令,暂时消弭来自观念的各种界限。王小波以个人的想象力弥补了现实世界的不足,
卡尔·施米特的《哈姆雷特或赫库芭:时代入侵戏剧》(一九五六),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莎士比亚研究著作—就是说,不是作为历史索引派的示范,也不只是对文学经典的政治哲学解读,而是就莎士比亚戏剧自身的问题贡献出思想洞见的杰作。施米特紧紧把握住莎士比亚时代剧场的公共空间特征,以阐发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浩大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重新定位《哈姆雷特》神话。实际上,围绕莎士比亚的戏剧,施米特开创了一种历史诗学。
〔摘要〕一名高一男生由级长和班主任转介到心理室。该生一夜之间爸爸妈妈和妹妹全部离世,他出现了适应性障碍,心理教师陪伴和帮助来访者从丧亲的悲痛中走出来,逐渐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关键词〕哀伤辅导;高中生;无条件接纳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8-0054-03  一、个案概况  小Y,男,18岁,高三理科班学生,住宿生,家住广州
激励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管理中的激励策略虽是即兴产生,却根植于深厚的教育教学功底和正确的教学观念。  当我们站在讲台上心中只有教案的时候,无数精彩便在无意间流失了,所以,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教育。能走进孩子心灵的,不一定是教师一次精心的设计,却往往是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一个笑容、一个眼神,虽无声,却充满智慧。这样的激励或许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听过特级教师的课的教师
王小珍,2011年畢业于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特殊教育),省级优秀毕业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浙江宁波市鄞州区特殊教育中心专职心理教师。  她非常喜欢课堂,七年如一日辛勤地耕耘在特殊教育岗位上。她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学生都爱上她的课。她专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重视家长的心理健康,常常利用周末时间给家长提供各种心理咨询,让家长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得到专业的支持。  她勤奋好学,潜心
作为文科政治教学,如何让学生掌握记忆技巧,提高记忆准确率,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的不懈追求。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所以记忆是保持、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习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