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余震?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_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山大地震遗址。

  7月12日清晨,唐山发生5.1级地震,北京、天津等部分地区震感明显。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通报确认为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余震。专家认为,唐山地区余震活动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是正常现象。

44年后的余震


  7月12日6时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北纬39.78度,东经118.44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古冶区7千米、距唐山市城区28千米,北京、天津等部分地区震感明显。
  “这么多年第一次因为地震感到了恐慌,还以为自己对唐山的地震已經免疫了。”家住唐山市古冶区市民刘艺圆向记者回忆,过去自己经历的地震都是小地震,“大部分时候没有感觉,事后才知道地震了。”而7月12日清晨的地震直接把她从睡梦中晃醒。由于家住8楼,是小区顶楼,震感更强烈,桌上的陶瓷摆件在晃动中掉落在地砸碎。
  另一位居住在北京望京的市民陈珺同样被地震惊醒,“感觉到了两波晃动,客厅天花板上的吊灯在摇晃。7点左右有第二次晃动感,带着猫和家人一起躲进了卫生间的角落里。”
  唐山市官方消息称,震中无人员伤亡报告,社会秩序正常,个别老旧房屋有开裂情况。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12日下午举行唐山古冶5.1级地震情况通报会确认,当天早晨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发生的5.1级地震,为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级余震起伏活动。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和北京市地震局也表示,此次地震属1976年唐山大地震余震。
  距离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已经过去44年,为何还会有余震发生?
  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刘志坤一直从事地震学科研和教学,他告诉记者,许多人会认为44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在地震科学研究中,不能以个人的生活经验作为时间尺度进行衡量。“地震发生在断层上,断层错动的重复周期可能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以余震持续40余年不足为奇。同时,由于唐山地震是板内地震,相对于发生在板块边界的地震,板内地震断层愈合速度较慢,这也会影响到余震的持续时间。”
  根据《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板块边界发生大地震后,其余震活动持续时间最少要10年;而对于板块内部大地震,余震活动可能持续50年,少量大地震的余震活动甚至可能持续几百年。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刘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介绍,余震持续的年限与大地震发生前积累能量的时间密切相关,“如果说某一场大地震是积累了1000年的能量,那么其余震持续的时间约为100年,即为能量积累时间的10%;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积累了几千年的时间,余震持续时间至少是上百年。”
  如何判断此次5.1级地震是1976年大地震的余震?广东省地震局预报中心主任邓志辉7月13日告诉记者,“昨天的地震在波形等特点方面,与其他地震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但它发生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同一个构造部位。大地震时,地下岩体会发生破裂,引起附近地区较强烈的变形,如位错、挤压、拉张。发生在同一个构造部位、震级比以前要小的地震,一般就认为是余震。”
  刘志坤同样认为,判断7月12日唐山5.1级地震是余震的原因之一是与1976年大地震发生在同一个断层体系内。“另外,昨天的5.1级地震与1976年的7.8级地震在能量上有很大差异。地震级别每相差一级,所释放的能量相差30多倍。”
  记者查询发现,本次地震处于唐山7.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唐山—古冶断裂的东北段。2012年5月28日,就在此次地震位置不远处的河北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处发生了4.8级地震。有研究显示,1996年以来余震在唐山—古冶断裂的东北端点附近集中,地震强度较大,震源深度较深。
  而7月12日的地震也是继1995年10月唐山古冶5.0级地震后又一次5级以上余震。“理论上认为,余震会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减弱。但地下结构是不均匀的,所以有时余震大一些,有时小一些,总体呈现慢慢减弱的趋势,这是正常现象。”刘志坤说,余震的发生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表明断层还处于上一次大地震的愈合过程中。如果断层完全愈合之后,就可能会孕育下一次大地震。“余震是一个正常的能量调整过程,意味着在近期内可能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地震。5.1级地震虽然震感强烈,但很少造成房倒屋塌、人员伤亡等特别大的破坏。”
唐山大地震遗址。

  据悉,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已经与河北省地震局预报中心进行联合会商,认为原震区近期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余震活动水平4级左右。

国内外均有延续多年的余震


  刘志坤提到,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延续多年非个例,美国的新马德里地震、我国的汶川地震后,都有相似现象发生。
  1811年12月至1812年2月间,美国密苏里州新马德里附近发生了3次8级至8.5级强震,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最强烈地震。强震导致地面大规模隆起,密西西比河数百公里河段及其支流河谷崩塌,河流改道,河滩大面积下陷,河中的一些岛屿彻底消失。

  “如果说某一场大地震是积累了1000年的能量,那么其余震持续的时间约为100年,即为能量积累时间的10%;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积累了几千年的时间,余震持续时间至少是上百年。”
  此后,这个地震带小震不断,特别是自1982年1月开始频繁发生小地震,数月内地震次数多达上万次。但由于该区域后期的地震都未超8级,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小组确认,这些后期发生的地震,都是在1811年至1812年间3次大地震影响下的多次余震。专家认为,新马德里地震仍处于活跃阶段。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了北美地区和新马德里地震带地表的运动速度,数据分析结果指出,断裂带每年移动0到2微米。
  至今,新马德里仍有轻微的地震发生。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在未来50年里,新马德里地区附近发生6~7级地震的可能性有90%,部分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建在密西西比河沿岸不稳定的泥滩上,大地震可能造成广泛的破坏和伤害。
  与两个世纪前新马德里地震相比,汶川地震更为国人熟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汶川地震的余震同样在延续。“汶川地震之后,通过对该地区的探测,发现该地在3000多年前也出现过类似的大地震。”邓志辉表示,两次地震之间的时间跨度可能十分久远,相比之下,几十年内在同一构造部位发生余震是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当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在震級和发生频率方面衰减到大地震前的水平后,才能认为余震结束。
  今年4月10日凌晨1时至早上7时,四川省境内共发生5次地震,最大震级为3.2级。成都市地震局研究员洪时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5次地震中有3次属于汶川地震余震。“目前汶川地震余震正在衰减过程中,地震活动会有正常起伏。” 洪时中认为,7级、8级大地震的余震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数十年是完全可能的。目前,汶川地震正处于强余震偶有发生、有感余震不时发生的阶段。
  而在7月12日,也就是唐山发生5.1级地震当天,云南红河州绿春县发生4.4级地震、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发生4.0级地震、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4.4级地震、重庆巫山县发生3.0级地震。对此,刘志坤判断,几个地区在同一天内发生地震只是巧合。“发生地震的几个地区分布在我国的东西南北,属于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和断裂带。一些特别大的地震的确会触发周边断层产生地震,但影响范围较小,一般不超过二三百公里;在一些构造活跃区域,比如火山区,也会有地震远程触发的现象,但是远程触发的地震震级很低,一般不超过3级。昨天发生的几个地震显然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情况。”
  ◎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其他文献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消息举世瞩目。  据UCS 和北斗网统计,截至2019 年4月1 日,全球在轨卫星总计2062 颗,其中共有138 颗为导航卫星,占比7%。  从国别来看,影响力较大的就是上述四大系统——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中国北斗导航在轨卫星数量占比分别为23%、20%、19%、29%。美國全球定位系统(G
期刊
在安徽歙县历史上,只有两次洪水淹没到主城区,一次是1969年,一次就是今年。官方通告显示,今年的洪水是50年一遇。  雨是从7月6日晚上10点开始下的,过凌晨,已成暴雨。歙县主城区渔梁水文站超常规地每隔半小时就发一次水位监测和预报,7月7日零时30分,水位还是113.08米,等到了2时42分,就涨到了114.6米,超过城区的警戒水位。这意味着,河水已经开始顺着堤防向上涌。  凌晨两点,歙县防汛抗旱
期刊
“韧性”和“韧性城市”是目前国际社会在防灾减灾领域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概念。“韧性城市”是指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灾害或冲击,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并随后能够快速恢复的城市或者城市系统。当灾害发生时,韧性城市能承受冲击,快速应对、恢复,并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进而通过内部的自适应过程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  在韧性这一视角下,城市这一物质实体,逐渐成为具备“生命”概念的有机体。  随
期刊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在应对灾害的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不忘危,预防为主”等丰富的应急文化。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应对的范围逐渐扩大,由自然灾害为主逐渐扩大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应急管理工作的内容也从应对单一灾害,逐步发展到需要综合协调的复杂管理。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之前,主要为单项应
期刊
网传庚子年多灾多难,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阳、地球、木星、土星和银面并到一条线扰乱地球引力场、磁场,导致地震、洪水频发……  “天道轮回,今年是小轮回的庚子年,更是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太阳、地球、木星、土星以及银面并到了一条线上,让地球引力场、磁场紊乱,太阳风离子更猛烈地扑向地球,所以灾害频仍,未来几个月是最高峰……”  最近,类似传言甚嚣尘上,“地球引力场、磁场紊乱”“地质、气候巨大灾难”等在
期刊
近期,我国暴雨过程多、水量大,局地出现极端暴雨,一些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重发,区域性暴雨洪水重于常年。截至7月1日,中央气象台连发30天暴雨预警。降雨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多地再现“城市看海”。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程晓陶说,今年一些城市呈现出“因洪致涝、因涝成洪、洪涝混合”的特点。  记者在多个城市看到,一些市区道路积水严重。6月以来,湖北省共出现5次区域
期刊
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这一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据统计,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3450亿元。随着北斗卫星的全球组网,北斗将如何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又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智慧管理 天上地下全覆盖  北斗导航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其
期刊
说起重庆,最为人称道的是3D魔幻城市,因为全国再也找不出来一个轻轨从楼房穿过、房顶当作停车场的城市了吧。  2019年的经济数据显示,在经济高增速下,重庆GDP总量已经逼近广州,排在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之后。  过去几年,重庆经济增速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一直居于前列,并因其主要依靠基建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增长,经济结构偏重而被外界冠以“重庆模式”。  重庆经济结构偏重,其实由来已久。始于抗战时期的重工业内
期刊
每到汛期,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刘志雨和同事们便进入和一场场洪水“赛跑”的模式。7月以来,我国南方多地暴雨不断,严峻的防汛形势加大了和洪水比拼的难度。  “我们常说,水雨情监测预报是防汛的‘耳目’和‘参谋’,早一分提供准确的预测预报,为防御洪水抢占先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便能多一分保障。” 刘志雨7月1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洪水预报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刘志雨看来,要
期刊
高考已经结束,但7月7日儿子陈学东赶考时的惊险历程,仍不断浮现在徐小巧的脑海里。  一夜之间,从家到考点安徽省歙县中学的路就被淹了。水涨得太凶,家用轿车开不了,孩子父亲打电话求助邻居用货车送一家人去考场。走到半路,水太深,货车也无法前进。他们下车试图步行,然而眼前是浑黄激流,无路可走。  茫然之中,一老伯冒雨划船过来,不收钱,载考生“渡河”。  陈学东蹲在小船里,一路颠簸晃荡,“乘风破浪”到达考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