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空军梦为何变笑柄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chl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初,四川军阀刘湘独霸川东,坐镇重庆,但是就整个四川来说,刘湘并不是一家独大。这对于有着雄心壮志的刘湘来说,可真是如芒在背。
  刘湘的幕僚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向他献策说,如果有了空军,那么打起仗来,就如入无人之境,一定能将那些只靠陆军作战的敌人杀得片甲不留。刘湘听罢,当场决定照计行事,开始积极筹建自己的空军。可是,要建空军,首先要有飞机,而当时的民国是没有能力自己建造飞机的。因此,刘湘只得到国外去买。
  刘湘找到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当时担任重庆海关监督的季叔平。季叔平早年留学法国,精通法文,对法国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见学生找到自己,季叔平满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季叔平起程,取道香港,前往法国。
  到法国后,季叔平找到留学法国时的旧识,辗转找到了一家法国军火商,说明了来意。军火商试探着与季叔平谈论起飞机的一些专业知识,由于季叔平当年在法国攻读的是经济学,对飞机的知识了解得很有限,无良的法国军火商心中暗喜,弄了几架早就该退役的教练机卖给了季叔平。
  虽说季叔平对飞机不甚了解,但他当时还是留了个心眼,他提出这些飞机一定要由法国方面负责运往四川,并负责安装、调试,这笔交易才算完成。因为这批飞机是刘湘买的私货,如果被蒋介石知道,必定会被中途拦截,而招致很多麻烦。
  法国军火商无奈,只得将这批飞机拆成零件,装在大木箱里,打上法国商行的商标,伪装成普通货物运往四川。同时,法国军火商还花钱雇了一个英国籍的飞行员和几个机械师随同前往。
  这些装了飞机的大木箱几经辗转,终于运到了重庆。同来的几个机械师日夜加班,不几日便将这些飞机组装好了。
  就在季叔平去法国买飞机的这些日子里,刘湘派人偷偷到杭州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重金招了几个飞行员。眼下飞机已经装好,刘湘就命令那几个飞行员登机试飞。
  登上飞机,启动马达,只听见飞机好似得了肺气肿的病人一样,毫无规律地喘个不停。勉强向前滑行了一段,还没有离开地面,飞机就已经头重脚轻,歪歪咧咧似要散架一般。几个飞行员赶忙停下,跑到刘湘面前说:“报告军长,这些飞机不能飞行。”
  刘湘大为恼火,怒视身旁的季叔平。季叔平脑门直冒汗,便拉住了那个英国籍的飞行员。英国籍飞行员强作镇定,说:“你们的飞行员不行,看我的。”
  英国籍飞行员毕竟经验老到,他登上飞机,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将一架飞机凌空飞起,并在空中翻腾起来,甚至玩起了花樣。
  刘湘喜不自禁,当场决定要组织一次空军大阅兵,通令自己所辖的36县师旅团级将领,三天后都到重庆来参加空军成立庆典,并邀请重庆绅商学各界代表前来列席。
  到了检阅这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把飞机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刘湘全副武装,带领文武官员和各界代表在雄壮的军乐声中登上了检阅台。他一声令下,飞机场上顿时马达轰鸣。几架飞机先围着飞机场跑了一圈,然后一架接一架腾空飞起。英国籍飞行员的飞机依然像前几天那样,在空中玩起了杂耍,直把地面上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待这些飞机表演完毕,降落到飞机场后,凑在刘湘身旁的一位绅士突发奇想,说:“刘军长的空军的确厉害,但不知能否展示一下战斗威力?”
  刘湘略作思考,便将英国籍的飞行员叫了过来,让翻译对他嘀咕了一番。英国籍的飞行员犯了难,但他知道如果不答应,恐怕难以完成法国军火商老板交代的任务,于是他说:“那我就做一下投弹表演吧。”
  可是,这种教练机哪里有挂炸弹的地方啊?就是有,在刘湘的军火配备中,也没有空投用的炸弹啊。英国籍飞行员急中生智,决定用迫击炮弹代替空投炸弹。他让人在飞机场的中央用石灰画了一个大圆圈,然后把周围观看的人赶出老远。
  准备完毕后,英国籍的飞行员右手握着操纵杆,左手提着迫击炮弹,重新飞上天空。
  到了空中,英国籍的飞行员在空中绕了几圈,试着寻找投弹感觉。可是,他用左手提着炮弹,总担心炮弹投不准。眼看下面的人们等得焦急,英国籍飞行员也着急起来。于是,他决定换一换手,用左手控制操纵杆,用右手投弹。
  可是,事与愿违。英国籍的飞行员一向是用右手操纵飞机,眼下换成了左手,飞机马上失去了平衡,在空中摇摆起来。
  这时,地面上的人们以为这个英国籍的飞行员又在玩杂耍,不由得叫起好来。
  英国籍的飞行员手忙脚乱,又想把右手的炮弹换到左手。可是在换手的时候,他却两手抓空了。说时迟那时快,炮弹已经从天而降。地面的人们还没有回过神来,只听得天崩地裂一声炸响,那颗迫击炮弹已经在人群中开了花!
  这次事故,当场死伤一百多人。刘湘的这次空军检阅成了一个笑柄,他的空军梦也随之破碎。
  编辑/夕颜
其他文献
每个爸爸妈妈都盼望自家的孩子长成大高个儿,对不对?可是菠萝夫妇却对他们超速增长的女儿不停地祈祷:千万不要再长了啊,赶快停止吧!  菠萝小姐从小就比别的孩子吃得多,长得壮,个头像火箭一样往上蹿,才几天就超过了爸爸妈妈,足足比爸爸妈妈高出一头了!  “天呐,照这个速度长下去,那得长多大?”菠萝爸爸望着身材是自己五倍的女儿说。  “她不会是误吃了膨大剂了吧?这对她的发育可不好。”菠萝妈妈有点儿担心。  
宝玉是贾兰的亲叔叔,两个人却很少有交集,贾兰和贾环还更亲密些,他们一道去给贾赦请安,还作为一个组合,在贾政面前抢宝玉风头。这就有点奇怪,众所周知,贾环和他娘赵姨娘一样不靠谱,贾兰出场虽不多,但他娘李纨跟赵姨娘差别大了去了,这样两个人,怎么混到一起了呢?  答案倒不复杂,因为他们处境相似。在偌大个贾府,宝玉是唯一的宝贝,贾环与贾兰则各有各的缺失:贾环是小老婆生的;贾兰幼年丧父。荣国府上下几百口一大半
元和十四年(819年),郑覃任职谏议大夫。这是一个正五品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虽然没有实权,但掌管谏议之责,连皇帝有时也得礼让三分。  第二年,唐宪宗驾崩,唐穆宗即位。刚当上一把手的唐穆宗兴趣不在朝政,而是整天吃喝玩乐,不亦乐乎。对皇帝的這种土豪做派,郑覃看不下去了,上了一道奏折,毫不客气地说:“陛下新基,当全心于政,然则,日嬉戏,宴乐无休。”直指皇帝不知江山只知鬼混,过日子太放肆。唐穆宗
我喜欢登山,只有站得高才望得远,才能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那天,空气刚好,没有烈日,没有细雨,偶尔还有一阵微风。我和几个伙伴背上旅行包,穿上登山鞋,向山顶出发了。  路边的野花、野草见到我们,高兴地摇晃着身子。花开满枝头,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好看,蝴蝶、蜜蜂和小虫子呼朋引伴,快乐地在花上爬着。一只黄色蜜蜂吸着花蜜,翅膀直直地立着,我见它很久都没离开那朵花,想必花蜜一定很甜
我国有许多节日,比如春节、国庆节、中秋节等,但我觉得最好玩、最有趣的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  儿童节前一天,家长委员会的叔叔阿姨们来到教室,带来了大包小袋的饰品,帮我们布置教室。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打气球,有的负责挂彩带,有的负责贴动物图片……不一会儿,我们的教室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只见教室门外用五颜六色的气球扎出了一个七彩拱门;黑板上用气球拼出了几个漂亮的大字:“‘六一’
围剿太平军的洋枪队首领弗雷德里克·华尔本是个美国水手,从小就在船上四海漂泊,成年后就到处参加各地的战争。当他因缘际会地来到中国后,正赶上太平天国战争。太平军打过来了,官军却望风披靡,上海的官绅们只能指望洋人的雇佣军了。  1861年,受上海道台的委派,华尔组建了洋枪队。当华尔要组建一个由专业水手和军人组成的团队时,因待遇丰厚,所以应者云集。  其实,西方国家那时并不想与太平军为敌,纷纷宣布中立,指
十四岁的我们应该放声大笑,充满阳光,为什么要“锁”住自己呢……    据说十四岁的孩子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心理,叫做“成人感”。我却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看了书之后,我决定也来培养这种“感”,免得大人们老说我长不大。  可什么是“成人感”呢?据同学介绍,所谓“成人感”就是要有自己的秘密。说得更形式一点,就是要把自己的房间、抽屉和日记本上锁。钥匙呢,只有自己拥有,防止大人进入房间查看书包、偷看日记什么的。
记得那天在北京大学,一位儒雅的教授,用他那低沉却富含磁性的嗓音,娓娓地讲述写作的技巧。全场座无虚席,我们听得如痴如醉。他就是著名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轩。  曹教授说,写作应该达到的水平就是——我给你一个点,你要给我一条线,给我一大片。起初,我对这句话并不理解。而当我读了曹教授的《火印》之后,便顿悟了。  《火印》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萧红的短篇小说《旷野的呼喊》中的一段文字:“在风沙弥漫的天气里,主人公看
俗话说“当了皇帝想成仙”,历朝历代的“仙迷”皇帝举不胜举,比如秦始皇“东海寻仙”,唐明皇“月中游仙”。但他们与史上最大的“仙迷”皇帝宋徽宗相比,还是“小仙见大仙”,因为他不仅爱进道观,还自称“道君”,连平时吃饭睡觉都在谋划着“修仙大计”。  一天,一位被宋徽宗感动的仙人翩翩入梦,点化起了宋徽宗。此仙人自号“何得一”,刚见宋徽宗便一通神聊:“一者,道之源也,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人得一而仙。”宋徽
亚一是一名中非混血儿,他的妈妈是我爸爸的大学同学,他的爸爸是一名刚果人,在中国留学。亚一的皮肤不像黑人那样黑,但也不像我们中国人这样白,他长着一头独特的短而卷曲的头发,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在他那略有婴儿肥的脸上扑闪扑闪的,眼眶棱角分明,像是工匠打凿出来的一样。他那两片厚厚的嘴唇一张开,你就能看到他一嘴洁白如玉的牙齿,与他的皮肤相对比,黑白分明!  听说我们要到深圳、佛山、珠海去玩,亞一他妈妈就决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