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交流活动的误区及策略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和提高。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提问、交谈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交流活动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交流
  引言
  新一轮的课标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原则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响应、自觉配合师生交流活动,锻炼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共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身体会、了解、参与、感悟、总结,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初中语文课堂交流活动的优化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理论,而且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1初中语文课堂交流活动的误区
  1.1提问就是交流互动
  大多数的课堂无非是教师在上面讲夹杂着不断地提问,学生们都不断地机械性地回应。表边上看起来也很热闹,但是这样做就是真正沟通么,就像某些教师采用这种方式讲授《琵琶行》。
  教师:诗人感到弹琵琶的女子所传达的矛盾情绪,从而有“感我此言良久立”这样的感叹对不对?
  同学:“对”
  教师:很好,诗人对弹琵琶的女子的遭遇感同身受,从而写出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那么是如何描写琵琶女子的琴声呢?
  同学:“却坐促弦弦转急”
  教师:“非常好,那么诗人这里有种怎样的情绪呢? ”
  同学:“江州司马青衫湿”
  教师:那么最后一次的琵琶曲是不是将诗人的感情推上了顶峰?
  同学:对
  以上举的例子就是众多语文课的缩影,看似教师和学生们之间交流得很火热,其实是不是真正地达到了融会贯通呢?这个有待考量,这样的课堂只是起到了传播作用,只是讲,没有授,学生们了解的就只是简单的这首诗,或者这首诗的表面意思,教师并没有引导同学去进行自我的思考,学生们的思想是怎么样的,以及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是什么,教师似乎都不关心。这样的课堂只是表面形式的沟通没有达到沟通交流的真正含义,因此,这样的提问不是沟通交流,高效的提问才能达到沟通的效果。
  1.2交流互动越多越好
  现在我们实行了新课程的改革创新方案,许多教师也纷纷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认为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学生,然而并没有真正掌握应如何融会贯通,真正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在课堂中过于烘托学生,过多的提问与活动,令有些讲课内容无法体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初中课本中的《孔乙己》这篇文章的讲授中,有些教师布置了各个不同方面的分析,比如“科举制度”,“主人公的特点”等,这些点都太过大而空,没有实际意义,同学们也不知道应该把目光放在哪里。结果就导致这篇文章没有主题,从而导致了失败,进而我们可以得出,不是让学生多多的参与课堂就是新课程改革的真正的含义,要理解其内涵,掌握到方法,有质量的沟通才能使课堂进行得更为成功。
  1.3交流就是言语过程
  其实,我们从课堂互动交流的定义中可以看到,交流互动所利用的信息既包括言语信息也包括非言语的信息,提问、发言是交流互动的主要形式,但却不是唯一的形式,交流不等于提问和发言。学生每天上课节数较多,每节课都有提问和发言的话,过多的提问和发言容易使学生疲劳,并且产生说话的抗拒感。如果教师能够明确交流互动不等于言语过程,适当地采取其他的方式,如把发言改为书写、听音乐、看视频,那么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优化初中语文课堂交流活动的基本策略
  2.1有价值问题的提出
  (1)设计的问题要独特,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样就会很快地让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思维状态,产生交流表达的愿望。只要学生愿意学习,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乐意学习,就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习热情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设计有趣的问题一步步地培养的,所以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设计有趣的问题,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故意错问。举个例子,《愚公移山》中的“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教师只字不提"遗男”。直接说“他的父亲愿意让孩子帮愚公移山吗”,同学们猛地一愣,很快就会明白过来,这样的一惊一乍会让学生对“孀”和“遗”的掌握更牢固。
  从不同的侧面提问题。例如《卖炭翁》这一课中。我这样问的:“‘半匹红绡一丈绫’,官吏还真够客套的,如果他们不给,卖炭翁也是干着急啊。”同学咋一想,觉得好像有问题,很快会有学生发表看法。这是官吏经常用的招数,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这样一来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更深刻。
  (2)要设置适度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抛出问题后要看同学的表情,假如他们皱眉思索,面露为难之色,可以肯定出问题了,问题的高度太高或者是教师语言叙述不够清晰,这时教师要及时地予以提示,来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正常的思维状态上来。
  (3)要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会一环套一环,可以让同学的思维交流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极大的激励着同学们去积极思考,课堂上交流会稳而有序地进行。
  2.2投同学之所好,让同学乐于学习,构建交流环境
  罗杰斯提出:“学生只有在身心感到安全下,学习才最有效”,鉴于此,教师就要结合学习的知识,采用多种方法,去营造轻松,和谐,让学生感到安适的交流的环境,教师与同学之间要民主,融洽,如亲人一般。在这种环境中,对学生的内心触动才最深刻,有利于他们打幵思维的大门,更能挖掘它们内在的潜力,创新往往从这里开始,还能激发他们自主参与,积极交流。这样有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使同学认识到自己的发光点,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机会,和他们经常谈心,创设舒心的环境,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很有用的。
  3结束语
  只有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更多的和学生进行交流,才能更好的提高学校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娜.论新课标下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 3.
  [2]陈霞:关注语文课堂交流的有效性[J].宁波大学学报.2006年第28卷第2期,第132-133页。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育人。“感化”在育人工作中具有很好的效果。班主任通过对学生在感知方面的引导和学以致用方面的点化,培养学生具备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感知 转化 育心 陶冶情操 养成习惯  古人很早就用“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来强调教育的感化作用。此处的“感化”,意即“感知”和“转化”,就是说教育犹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
期刊
【摘要】多丽丝·莱辛作为当代杰出的女作家,其独特的眼光、多样的题材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其小说《野草在歌唱》中白人女主人公玛丽悲剧的一生也更好的体现了多丽丝·莱辛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关于两性、种族等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运用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来研究《野草在歌唱》,运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该小说,使读者对该小说有新的理解。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野草在歌唱》 第三空间  1 爱德华·索
期刊
从古至今,责任二字一直重于泰山,没有责任感的人必将一事无成。本书一经发行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发行量也超过10万,很多企业的人事部门特意选择本书作为企业培训员工的读本。本书详细阐述了责任对现代家庭、企业乃至社会的重要性,作为社会的个体如何把握自己的责任,如何践行自己的责任。  眼下,有不少企业或个人对责任的认识不足,并且在责任的落实过程中存在不到位的现象,给企业带来了不少不必要的损失,或者埋下隐患。由
期刊
一部纪录片《五大道》让天津收获了很多关注的目光。五大道作为天津的一张城市名片,概念延展至这座拥有九国租界的城市,串起了一部天津的近代史,让“近代中国看天津”拥有了具体的着眼点。  自《北京条约》签订后,天津开埠,外国的传教士、探险家纷至沓来。天津这座城市令他们感到新奇,随着一片片租界的建立,一座座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也建立起来,至1895年前后,这些“探险者”用刚刚普及的照相技术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建筑
期刊
【摘要】政务公开是我国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它有利于实现公民的知情权;有利于促进民主,实现公民的监督权;尤其有利于遏制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对打造“阳光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而地方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的政务公开是我国政务公开的基础。随着城市化发展,乡镇政务公开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防城港市Y镇政府政务公开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存在
期刊
【摘要】目前,小学生在写作方面普遍感觉有难度,无从下手。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育中,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本文作者基于小学中高年级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探讨  就目前的小学生写作情况,本文从小学教师写作教学和学生写作学习两个方面作为分析重点阐述了当前的小学写作教学的困
期刊
在一个书店偶然间看到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囚徒健身》一下子就被封面吸引了,一个剽悍的男人正在做单臂倒立撑,右下角的几行小字瞬间唤醒了男人内心对力量的渴望:  “一个真正的男人,至少要能做到:  5个单臂俯卧撑(最好100个)  5个单腿深蹲(最好2×50个)  1个单臂引体向上(最好2×6个)  5个悬垂直举腿(最好2×30个)  1个铁板桥(最好2×30个)  1个单臂倒立撑(最好5个)”  这
期刊
【摘要】伴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实施,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向来也有较多的研究,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增添了不少亮色。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认为信息技术有助于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本文从四个方面开展论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化静为动,激活求知欲望;再现情景,构建生活场景;巩固新知,促进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提高成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
期刊
在从事历史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教师讲述的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对于现代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来说,孩子们从认知深处来说,的确对历史学科存在距离感,认为“过去离我们越来越远”,在知识的掌握上远不如工具学科容易,扎实。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运用成功的导入教学方式对历史教学十分奏效。  导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第一,成功的导入会有效吸引学生关注课堂,较快进入学习状态。历史课在中学课
期刊
【摘要】示错教学法的科学使用不仅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有助于学生对错误因素进行反复分析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示错教学法;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是整个教育体系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如何确保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成为重要问题。示错教学法不仅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也有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及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误区。为确保高中数学教学获取最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