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32319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性人格,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适应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就要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而把民族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把如何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勇于创新的人,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转换角色,适应需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对象,当作知识的载体,力求在有限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这一做法,极大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新课标和《2010-2012教育发展纲要》要求我们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主动转换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导师,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我们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去发现、去感 悟,并着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敢于创新的意识,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二、关注课堂,践行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我课堂教学中极力践行的。课堂上我不断革新,观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引导学生从自主学习中去联想、求异、创新。为此,我不断钻研和领会课标要求以及《纲要》的精神实质。多方去观摩学习,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一)鼓励质疑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正确引导,以此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促进主动学习。
  (二)善于类比
  类比即是求同,事物之间共同点很多,语文学科涉及面广,包罗万象、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可类比之处甚繁。如《师恩难忘》、《最后的姿势》、《莫泊桑拜师》这类文章可以类比;《滴水石穿的启示》、《谈礼貌》、《学会合作》等可以类比;《徐悲鸿励志学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小草和大树》等课文都可以类比学习。这样的类比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反复推敲、比较、品味,迁移学法、产生联想、加深理解。横向类比有利于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逆向求异。
  (三)大胆求异
  求异思维是一种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多启发学生在求同基础上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养成“求异”的思维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可进行课题变换训练。
  (四)敢于放手
  课堂教学上不可能天衣无缝,也不应面面俱到,应留有空间让学生自学或填补。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言课程标准》规定高年级认识常用汉字2700个,每学年背诵20篇以上优秀诗文,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如此大的知识容量每学年不足400节的语文课时是远远无法完成的。而最有效的方式是“授之以渔”,教以识字方法、背诵方法以及阅读方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积累知识的方法。课堂上,我引领学生去学习并使用阅读课文的方法,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写这些有什么用,我读后有什么感受……通过分析,加深了理解,也掌握了阅读方法。有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学能力, 这样的放手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自主学习才有可能。
  (五)富于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但想象力不是天生的。想象力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依赖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让他们头脑里储存各种各样的生活表象,在此基础上努力创造出想象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新的天地里翱翔。
  三、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教学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获得各自的创新能力。
  (一)在生活中學语文、用语文
  在生活这个大语文环境中进行语文学习实践,语言的交流。如通信、 便条、总结汇报、请示报告、说明介绍、祝福卡、对联等都需要用文字来表达。教师应主动将知识向生活贴近。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并利于表现生活,将语文带入生活中。用标准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用流畅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怀。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素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新精神。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培养创新能力。指导学生记日记、写感想、用习作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从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去发现新意,培养学生猎奇与创新。
  (二)开展各种类型的语文实践活动
  ①动手型。如办手抄报和剪贴报,学生从资料收集汇整、筛选到排板、布局、摘录(手报和粘贴)再到美化都展现了学生自己的想法,力求新颖独特。还有动手写日记,作文,出黑板报、活动布置等都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②表现型。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勇于表现自己,在表现中培养创新能力。如针对每个学生表现的方式不同,我设计了《祖国妈妈》的课本朗诵表演实践活动。选取教材中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课文用情境表演、小品、诗朗诵、配画、歌唱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目,表现形式来表演。老师则将整个节目结合起来,让小主持串起整台节目。
  ③交往型。这也是体现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方式。学会交往必须具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如上提到的生活当中的语文实践,无不体现语文交流的重要性。
  ④设计型。让学生写调查报告,班队会主持草案,活动计划等都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学生不但乐于学乐于做,而且能有效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根据学校、班级、学生、政治时事、社会动态等因时因事制宜地创设一系列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创设活动,不但体现活动本身的创新,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此看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学会知识,探索知识的乐趣。教师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带动学生创造性地继承知识,才能在学习中养成创新习惯,成为新时代创新型的人才。
其他文献
十个宝宝九个黄,几乎所有的新生儿在出生后都自带“黄疸”,许多没有经验的新手父母非常可能被自家的“小黄人”吓一跳.其实这是新生儿黄疸,约超过 60% 的新生儿在出生后都会产
期刊
为了全面提高幼儿素质,许多理论工作者和第一线的老师,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积累了很多新的经验。这些经验,为幼儿园的教育的科学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作为一名教师,为了上好学前班的数学课,研究了许多教学方法,其中“情境教学教学法”深深地吸引了我。下面试从三方面谈谈自己运用“情境教学”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情境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课程》是为了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与
小儿腹泻大部分是因为感染,饮食和气候等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病症,六个月到两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如果在孩子发生腹泻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严重的会引起脱水酸碱平衡失调以及
期刊
剖宫产 , 又称剖腹产,是近代医生利用外科手术,切开产妇的腹部及子宫,从而诞出婴儿的一种非自然分娩方式.剖腹生产是可以避免因阴道生产可能对婴儿或母亲性命及健康造成损害
期刊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让学生在玩中学英语的有效作用。而游戏作为深受小学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可以调节学生注意的分配,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创造真实多变的教学环境,提供新奇有趣的操练形式,一直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年轻教师们常常因为没有经验而觉得游戏太少,几次上下来就捉襟见肘了。其实课堂教学中的游戏有很多是即兴的,随机的,掌握了其中最常用的,完全可以自
目的 探讨两癌筛查技术在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农村两癌筛查从2009年开展至今,现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采用两癌筛查技术进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有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实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是外因,外因影响内因,但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