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形势下,记者应坚守职业准则,发扬优良历史传统,增强责任意识,锐意创新与进取,以传播正能量为已任,通过提升自身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本文就新时期记者素质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新时期 记者 素质
记者由于其自身职业的特殊性与社会敏感性,被称为“无冕之王”。传统意义上的记者是指新闻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早在16世纪的意大利,就出现了记者的雏形。从某个意义上说,记者这一职业,既是一门古老的职业,又是一门年轻的职业。随着当前信息化时代与全球经济的来临,特别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中,记者这一职业,既有别于传统媒体的采访报道,更覆盖了超媒体、多媒体等多个领域。而信息爆炸和极快的信息传播速度,也给新时期记者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新时期记者的素质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
新时期条件下,思想道德素质是记者的首要素质要求。众所周知,新闻业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中起作宣传、导向的功能,记者必须要有坚定正确的立场,才能够把新闻、现象客观、真实地传播给民众。这是新闻传媒业的最起码要求,也是记者最首要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在我国,新闻出版行业作为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喉舌”,这要求记者无论其主要受众,都必须考虑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拥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向人民群众传递真实健康的声音,弘扬高尚的民族精神和社会正气。这充分说明了记者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指导大众实践的重要性。
(二)文化综合素质
新闻学是社会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干好记者这一职业,必须强调其文化综合素质。其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沟通能力、文字功底、文化积累等方面。可以想象,只有流畅的沟通,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掘出事件的真实背景与深层次的东西;只有良好的文字功底,才能将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广大的受众;只有深厚的文化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发掘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感人事迹,抨击出社会大众所不齿的阴暗现象。
(三)专业技能素质
记者的主要职能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通过媒体告之于社会与人民群众。其关注点往往是重大事件及“焦点”、“热点”现象。我国著名的新闻人邹韬奋也说过“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因此,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强调实践性与前瞻性。要对自己从事的相关专业进行深入了解与研究,这样才可能在从事新闻报道、采访工作时找对角度、抓准关键、切中要害。
二、新时期记者提升自身素质要点
(一)立足社会公平正义,坚定思想政治立场
公正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基石,是记者乃至整个新闻工作者工作的基本准绳。这要求记者本着客观、公平、公正的立场,以对社会、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态度,对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不断反省与提升。记者的基本素质不是天生的,都是通过后天艰苦的积累与磨练形成的。只要从事记者工作的人认识到,新闻工作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关系到公众媒体公信力与和谐社会的成败,将党和政府的政策、本意原原本本地传递到社会各界,将事实的真相公之于众,其价值自然能得到社会与民众的认可。
(二)不断积累与总结,增强社会文化判断力
首先,要努力训练自身的沟通能力。要通过对前辈、榜样的学习,掌握不同事件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现象、人物沟通的方法、角度、侧重点。要通过思考、思考、再思考,找出事件切入的最佳角度,使事物真相能更好、更快捷地传递给受众。沟通不仅仅是妙语连珠的表达,更是心灵的交汇。从这个意义来说,“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其次,要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新闻业中有句行话叫“吃透两头”,这就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记者的作用。只有良好的观察力,对于新闻事件两端的现象与需求,才有更深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一个新闻事件,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其社会价值何在?而从另一端,我们要考虑,当前,党和政府在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是什么?通过长期的政策水平与理论水平积累,记者才能增强社会文化判断力,写出有分量的作品。
(三)努力学习与创新,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恰似记者本身职能的最佳写照。记者不仅要维护社会正义,更要通过自身的双手将信息传递出来,还要满足新时期下,好看、快捷的时代特点。因此不断学习是非常必须的。记者首先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对于自己日常从事的行业,或者对于关注的事件、现象要进行相关学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认识,学习、更新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新闻采访中得心应手,找准重点,不致跑偏。此外,要注重不断创新,如对于策划选题、组稿时,要考虑内容的创新、表达形式的创新。譬如以前记者往往只采写文字稿件,或者在现场进行解说,而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记者走上直播台穿插主持也很常见了。此外,在新时期下,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不断受到网站、微博等新媒体的冲击,世界各国对于新媒体的发展普遍也给予了支持的态度,传统媒体也不断与新媒体进行融合,这就要求记者们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激情,不断利用新媒体给工作带来的便利、快捷與多形式的信息表达方式,更好地传递信息。
三、结论
综上所述,记者素质是记者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干好本职工作所必备的条件。在新时期,记者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良好的综合文化素质,卓越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将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行业发扬光大。也只有通过长期的学习与积累,不断实现形式、内容、观念、手段上的创新,使记者素质的形成落到实处,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艳.对提高新闻记者从业素质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
[2]周艳芳.电视新闻编辑的基本素质[J].青年记者, 2011(17).
关键词 新时期 记者 素质
记者由于其自身职业的特殊性与社会敏感性,被称为“无冕之王”。传统意义上的记者是指新闻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早在16世纪的意大利,就出现了记者的雏形。从某个意义上说,记者这一职业,既是一门古老的职业,又是一门年轻的职业。随着当前信息化时代与全球经济的来临,特别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中,记者这一职业,既有别于传统媒体的采访报道,更覆盖了超媒体、多媒体等多个领域。而信息爆炸和极快的信息传播速度,也给新时期记者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新时期记者的素质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
新时期条件下,思想道德素质是记者的首要素质要求。众所周知,新闻业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中起作宣传、导向的功能,记者必须要有坚定正确的立场,才能够把新闻、现象客观、真实地传播给民众。这是新闻传媒业的最起码要求,也是记者最首要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在我国,新闻出版行业作为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喉舌”,这要求记者无论其主要受众,都必须考虑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拥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向人民群众传递真实健康的声音,弘扬高尚的民族精神和社会正气。这充分说明了记者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指导大众实践的重要性。
(二)文化综合素质
新闻学是社会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干好记者这一职业,必须强调其文化综合素质。其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沟通能力、文字功底、文化积累等方面。可以想象,只有流畅的沟通,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掘出事件的真实背景与深层次的东西;只有良好的文字功底,才能将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广大的受众;只有深厚的文化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发掘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感人事迹,抨击出社会大众所不齿的阴暗现象。
(三)专业技能素质
记者的主要职能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通过媒体告之于社会与人民群众。其关注点往往是重大事件及“焦点”、“热点”现象。我国著名的新闻人邹韬奋也说过“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因此,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强调实践性与前瞻性。要对自己从事的相关专业进行深入了解与研究,这样才可能在从事新闻报道、采访工作时找对角度、抓准关键、切中要害。
二、新时期记者提升自身素质要点
(一)立足社会公平正义,坚定思想政治立场
公正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基石,是记者乃至整个新闻工作者工作的基本准绳。这要求记者本着客观、公平、公正的立场,以对社会、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态度,对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不断反省与提升。记者的基本素质不是天生的,都是通过后天艰苦的积累与磨练形成的。只要从事记者工作的人认识到,新闻工作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关系到公众媒体公信力与和谐社会的成败,将党和政府的政策、本意原原本本地传递到社会各界,将事实的真相公之于众,其价值自然能得到社会与民众的认可。
(二)不断积累与总结,增强社会文化判断力
首先,要努力训练自身的沟通能力。要通过对前辈、榜样的学习,掌握不同事件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现象、人物沟通的方法、角度、侧重点。要通过思考、思考、再思考,找出事件切入的最佳角度,使事物真相能更好、更快捷地传递给受众。沟通不仅仅是妙语连珠的表达,更是心灵的交汇。从这个意义来说,“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其次,要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新闻业中有句行话叫“吃透两头”,这就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记者的作用。只有良好的观察力,对于新闻事件两端的现象与需求,才有更深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一个新闻事件,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其社会价值何在?而从另一端,我们要考虑,当前,党和政府在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是什么?通过长期的政策水平与理论水平积累,记者才能增强社会文化判断力,写出有分量的作品。
(三)努力学习与创新,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恰似记者本身职能的最佳写照。记者不仅要维护社会正义,更要通过自身的双手将信息传递出来,还要满足新时期下,好看、快捷的时代特点。因此不断学习是非常必须的。记者首先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对于自己日常从事的行业,或者对于关注的事件、现象要进行相关学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认识,学习、更新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新闻采访中得心应手,找准重点,不致跑偏。此外,要注重不断创新,如对于策划选题、组稿时,要考虑内容的创新、表达形式的创新。譬如以前记者往往只采写文字稿件,或者在现场进行解说,而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记者走上直播台穿插主持也很常见了。此外,在新时期下,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不断受到网站、微博等新媒体的冲击,世界各国对于新媒体的发展普遍也给予了支持的态度,传统媒体也不断与新媒体进行融合,这就要求记者们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激情,不断利用新媒体给工作带来的便利、快捷與多形式的信息表达方式,更好地传递信息。
三、结论
综上所述,记者素质是记者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干好本职工作所必备的条件。在新时期,记者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良好的综合文化素质,卓越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将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行业发扬光大。也只有通过长期的学习与积累,不断实现形式、内容、观念、手段上的创新,使记者素质的形成落到实处,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艳.对提高新闻记者从业素质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
[2]周艳芳.电视新闻编辑的基本素质[J].青年记者, 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