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十个手指不一样齐。教师们都有同感:每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久而久之有的同学在学习上就落伍了,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和必须的数学。现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对转化学困生的教学策略谈谈我的浅见。我刚到我现在这个班教学的时候,班上有两个学生的数学成绩特别不好,上学期期末的时候两个学生的数学成绩低于三十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去找他们成绩不好的原因,发现学困生的学习都存在不少问题。
一、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数学概念理解肤浅。这两个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概念有的不知道,有的虽然知道但是不能理解他们的意思,在教学中不能应用。有时候会背诵,但是要求举例时,更是一脸的茫然。这两个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是孤立的、单个的,不能将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起来。
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不放在学习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课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时有发生;只顾玩自己的东西,对教师的教学以及活动的开展置若罔闻也是累见不鲜;有次让做练习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学生就在玩他的笔,对老师的要求置若罔闻。
(2)作业质量不高。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正确率低,书写马虎、潦草;遇到难题不动脑筋,抄袭了事,敷衍塞责。对数学概念和公式的运用生搬硬套、缺乏灵活性。
3.没有学习意识,凡事无所谓。在上课、作业和测试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发言不积极主动,被老师抽到发言时,来个沉默是金;作业中的对错老师等候老师讲评,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总的来看,学困生学习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主动性,没有自信心和学习的奋斗目标。长时间下来,自暴自弃、厌恶学习,就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和进步。
二、正视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升数学能力
1.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他们对数学感兴趣了,才能学好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我紧扣教材内容,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讲得富有趣味,通过一些幽默的语言,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和解题方法,讲生动的实际例子,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悬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知觉的配合,用形象思维方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上分层教学
(1)备好课,上课前根据教材的内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把教材尽量简单化,让教材符合我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课堂的提问进行合理的设计,专门有符合学困生的问题。
(2)技能训练,注重分层练习,数学技能训练是学生理解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反映学生能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指标,我每节课设计的练习题,一般分为两类。A组题题目比较简单,重在训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这类题目是专门为学困生设计的。B组题难度适中,有一定的综合性。
(3)教师走近学困生,对他们专门指导。这种辅导针对性强,并且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效果明显。在教小数乘法时,期中一个学困生对取几个小数点时,弄不清楚。我给他讲小数乘法的法则并举简单的例子,效果比较明显。
(4)作业分层。刚开始的时候,学困生对作业完成的不太好。我通过减少题量,降低难度,找典型题的方法,来加强学困生完成作业的成功率。并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
3.通过完成作业来形成学习的好习惯
引导数学学困生通过培养好习惯做起,很多学困生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成绩不太理想,我们班的这两个就有这方面的因素。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通过让他们完成作业来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他们书写要工整,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保持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其次是写完作业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减少错误率。最后是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4.创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自主进行数学学习的意识
给数学学困生营造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要,逐步转化学生的戒备心理。在实践中,我们觉得很管用的一招,就是引导数学学困生将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数学学习上来。在数学学困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数学之外的爱好或特长,如果能加以利用,使之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来,能很好地有意识的进行数学学习。
学困生大多数基础较差,教师需要降低要求,对数学学困生的要求不能过高,要实行逐渐递增、分层式的教学手段。要多给数学学困生提供小的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意识。
有少数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靠高压政策手段力图压服学生,不但效果甚微,反而了造成学生畏惧、防卫等不正常心态,诱发了学生的反抗心态,数学学困生的反应更是强烈。因此,作为教师,一是要坚决克服简单粗暴,二是要想方设法,逐步缓解或消除数学学困生的逆反心理。针对数学学困生成功的教学手段不是强制,应是逐步引导数学学困生喜欢数学教师,喜欢数学,能自主进行数学学习。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工程。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我们班的这两个学生进步很大。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学困生”的控制和转化,才能让全体学生学有所获,才能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赵五家湾学区)
一、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数学概念理解肤浅。这两个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概念有的不知道,有的虽然知道但是不能理解他们的意思,在教学中不能应用。有时候会背诵,但是要求举例时,更是一脸的茫然。这两个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是孤立的、单个的,不能将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起来。
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不放在学习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课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时有发生;只顾玩自己的东西,对教师的教学以及活动的开展置若罔闻也是累见不鲜;有次让做练习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学生就在玩他的笔,对老师的要求置若罔闻。
(2)作业质量不高。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正确率低,书写马虎、潦草;遇到难题不动脑筋,抄袭了事,敷衍塞责。对数学概念和公式的运用生搬硬套、缺乏灵活性。
3.没有学习意识,凡事无所谓。在上课、作业和测试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发言不积极主动,被老师抽到发言时,来个沉默是金;作业中的对错老师等候老师讲评,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总的来看,学困生学习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主动性,没有自信心和学习的奋斗目标。长时间下来,自暴自弃、厌恶学习,就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和进步。
二、正视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升数学能力
1.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他们对数学感兴趣了,才能学好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我紧扣教材内容,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讲得富有趣味,通过一些幽默的语言,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和解题方法,讲生动的实际例子,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悬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知觉的配合,用形象思维方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上分层教学
(1)备好课,上课前根据教材的内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把教材尽量简单化,让教材符合我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课堂的提问进行合理的设计,专门有符合学困生的问题。
(2)技能训练,注重分层练习,数学技能训练是学生理解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反映学生能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指标,我每节课设计的练习题,一般分为两类。A组题题目比较简单,重在训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这类题目是专门为学困生设计的。B组题难度适中,有一定的综合性。
(3)教师走近学困生,对他们专门指导。这种辅导针对性强,并且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效果明显。在教小数乘法时,期中一个学困生对取几个小数点时,弄不清楚。我给他讲小数乘法的法则并举简单的例子,效果比较明显。
(4)作业分层。刚开始的时候,学困生对作业完成的不太好。我通过减少题量,降低难度,找典型题的方法,来加强学困生完成作业的成功率。并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
3.通过完成作业来形成学习的好习惯
引导数学学困生通过培养好习惯做起,很多学困生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成绩不太理想,我们班的这两个就有这方面的因素。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通过让他们完成作业来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他们书写要工整,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保持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其次是写完作业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减少错误率。最后是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4.创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自主进行数学学习的意识
给数学学困生营造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要,逐步转化学生的戒备心理。在实践中,我们觉得很管用的一招,就是引导数学学困生将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数学学习上来。在数学学困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数学之外的爱好或特长,如果能加以利用,使之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来,能很好地有意识的进行数学学习。
学困生大多数基础较差,教师需要降低要求,对数学学困生的要求不能过高,要实行逐渐递增、分层式的教学手段。要多给数学学困生提供小的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意识。
有少数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靠高压政策手段力图压服学生,不但效果甚微,反而了造成学生畏惧、防卫等不正常心态,诱发了学生的反抗心态,数学学困生的反应更是强烈。因此,作为教师,一是要坚决克服简单粗暴,二是要想方设法,逐步缓解或消除数学学困生的逆反心理。针对数学学困生成功的教学手段不是强制,应是逐步引导数学学困生喜欢数学教师,喜欢数学,能自主进行数学学习。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工程。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我们班的这两个学生进步很大。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学困生”的控制和转化,才能让全体学生学有所获,才能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赵五家湾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