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江边上的江津油溪镇金刚沱,有一个农民家庭,不到10年,在全国各地开设了200多家足浴保健店,吸纳员工2万多人,每年实现营业额3亿多元。制造这一创业奇迹的,就是“富侨之父”郭正朝和他的4个儿子。
历经磨难,郭氏家族与洗脚结缘
75岁的郭正朝,尽管已是古稀之年,头发花白,但看起来仍精神矍铄。谈起早年创业的艰辛,他语重心长地说:“磨难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位老人把我们带到了沧桑岁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大办钢铁”的浪潮席卷全国。年轻的郭正朝在农村也积极投入了火热的劳动中。他当过货郎,为集体跑过采购,修过水库……由于家里人口多,口粮少,一天累到黑,仍吃不饱。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为了养家糊口,他萌生了帮别人卖菜赚点跑腿钱的念头。一次,他悄悄收了一堆红苕到乡场上卖,结果被人发现。他被扣上了“投机倒把”的帽子,要割“资本主义尾巴”。无奈之下,他和妻子带上家荣、家华、家富、家贵4个儿子,远走他乡谋生。
他先后在遵义等地种过杜仲、下过苦力。后来,郭家又一路南下,养猪、种果,凭着辛勤的劳动,一家人最后在广州白云站稳了脚跟。
上世纪80年代,广州兴起足浴按摩。看到大街上包吃、包住还发工资的招工启事,郭正朝心动了。他自己学过中医,父亲还在江津老家开过药房,常常免费为村民按摩,并流传出了许多“一指回生”的故事。一个晚上,郭正朝把这事一说,从小就对按摩有兴趣的四儿子郭家富,决心在按摩这一行里闯出名堂来。
在当店员的过程中,郭家富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各种按摩手法。有一位老奶奶因有风湿病,走路不方便,家富在按摩时特别用心,做了一段时间,老奶奶居然能独自上楼下楼,家富的名声不胫而走,连香港人都专程赶来点名要阿富按摩。
做一名按摩师并不是家富的理想,他一边干,一边动起了脑筋,每一根血管里都涌动着创业的念头。随着技艺的娴熟和对足浴按摩行业的深入了解,家富有了一个开办洗脚城的完整计划。
见到儿子胸怀大志,郭正朝喜出望外。在一次家庭会议上,他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回重庆创业。
于是,郭氏兄弟怀揣着打工攒下的3万多元钱,在重庆城郊结合部的九龙坡区毛线沟,租下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店铺。经过简单布置后,1998年6月16日,一家名叫“富侨”的不起眼的洗脚店开张了。
当时,店里只有4张床,刚开张时正逢夏季,买不起电扇,更安不起空调,几兄弟就用蒲扇为客人降温纳凉,有时一扇就是个把钟头,扇得手臂酸软、大汗淋漓,却没有一个人叫苦。起初,附近的人缺乏保健意识,对洗脚存有偏见,上门的人不多,店铺冷冷清清。郭氏兄弟一咬牙,庄严承诺:“不满意不付钱。”几个月后,上门的顾客慢慢多起来,每天开始有了上百元的收入。
洗脚是门大学问,方寸之间见真功
在富侨总店,悬挂着一幅横匾,上书《富侨足疗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年之本,主在道中……提契天地绝伦精妙,足疗功莫大焉。”
说起足道,富侨公司董事长郭家荣娓娓道来: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看着顾客盈门,笔者忍不住问富侨靠什么吸引客人,郭家荣笑着说:“方寸之间见真功。”
在富侨的带动下,重庆的洗脚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顾客越来越多,对洗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郭氏兄弟在实践中逐渐感觉到,不能光吃老本,必须不断创新,形成一套独特的技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他们从传统医学宝库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在最古老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祖先早已认识到脚部的许多敏感反应点与人体内脏器官的关系,指出刺激这些反应点可起治病的作用。根据这些传统理论,再秉承郭家传下来的医术经验和经络穴位图,郭氏兄弟潜心钻研,琢磨出202招泰式按摩手法、72招洗脚手法等独家技术。在此基础上,他们逐步将其提炼成含按、揉、搓、拍、擂、掐等动作在内的10多套富侨绝活。
有关专家对富侨绝活进行试验后发现:对足部按摩15分钟后,血液流速由12厘米/秒增加到25厘米/秒左右,脚尖脚掌温度增加6℃左右。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提高,对身体有显著的保健作用。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员工和新招收的学员牢固掌握郭氏手法,2001年11月,郭氏兄弟在江津工人俱乐部创办了重庆第一所按摩职业学校。他们花重金聘请老中医讲解医学、病理等课程,兄弟四人则手把手教保健按摩课,技术过硬的郭家富还成为学校的总教官。在这所学校里,先后走出了5000个按摩师,而且每一个人都经过家富指导、考试。
谁也不会想到,这5000个人就是富侨以后攻城掠地的致胜法宝。
以人为本,打造“磁场”团队
为了稳定员工队伍,树立团队意识,形成富侨“磁场”,郭家始终把员工的冷暖疾苦放在首位,使富侨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富侨,没有老板与“丘二”之分;进入富侨,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富侨靠技术立足,所以富侨人都有一技之长,进入富侨的人首先进入学校,学会了基本的手法技术,领取了资格证书,才能进入各个分店。
在这里,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按摩师、勤杂工、经理、总经理之间没有任何阻隔,只要善于学习,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经理,都可能发家致富。一次,在江津油溪举办的富侨员工表彰会上,有两名普通员工,因工作踏实被分别奖励5万元现金。
从创业伊始,富侨就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工龄满3年的,可享受公司送股;每个员工都有权参股,使员工自觉转变身份,改变命运。进入富侨,员工就基本上无需用钱,包吃包住,服装、毛巾、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都实行统一配发;离家远的,每年可以报销回家探亲的路费;患重大疾病的员工5000元以内的医疗费,可以报销50%;5000元至1万元的,报销80%。年纪大或退休的老员工,可以从事公司比较轻松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不用担心会下岗。回家养老的人,仍然可以享受公司的福利,领到股金分红,衣食无忧。
2002年,江津农村青年刘兴来到富侨职业学校,想学一门手艺,可由于家庭困难,连学费都没有。富侨慷慨地收下了他,直到刘兴成为公司高级按摩师后,他才偿还了欠学校的500多元生活费。谈起这件事,刘兴动情地说:“富侨给了我人生中一次宝贵的机会,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回报富侨大家庭。”
员工周玉林以前是重庆储奇门市场的“小混混”,整天游手好闲。进入富侨后,郭家富发现小伙子有悟性、能吃苦,于是悉心传授按摩技术。周玉林也一改恶习,潜心钻研业务,很快被提拔为北碚富侨店经理。
在富侨“磁场”的吸引下,全国各大专院校、中医研究所的专家、教授等专门人才也纷纷加盟富侨,共创足道神话。
一杆独钓不如结网共捕,连锁经营成就洗脚产业
2000年,富侨总店从毛线沟迁至高新区五环大厦,“富侨保健服务公司”的牌子响亮地打了出来。
随着足浴行业的火爆,富侨再也接不下潮水般的顾客了。怎么办?郭氏兄弟认识到:与其一杆独钓,不如结网共捕。要想做大做强富侨,必须开办连锁店,走扩张经营之路。
1999年,富侨的第一家分店——重庆富侨沙坪坝店开业。同年,富侨泸州店开业,半年后,泸州店又融资100万元,将店铺扩大到1500平方米。
泸州店的成功,成为富侨连锁经营业态的一个样本。有了样本,富侨很快复制出了内江、北碚、江北、成都、昆明、遵义等10多家分店。
家大业大,富侨如何对连锁店进行管理呢?经过召开家庭会议,郭氏兄弟为避免内讧,进行了分工:家华、家贵镇守一方,家荣指挥总店,家富专营连锁企业。
在经营连锁企业方面,家富有着独特的管理绝招。昆明店一度时间经营陷入困境,第一次他换了一个经理,没有变化,第二次将经理与部长一起调换,仍然没有起色。第三次家富亲自到场,一了解,才摸清了真实原因:员工们嫌收入低而消极怠工。在员工会议上,家富用自己创业的经历来激发员工的热情。讲到激动时,他向员工跪下:“我求你们拿出最好的技术,为自己赚钱!”员工的积极性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昆明店在一个月之内扭亏为盈。
家富还有一个理念,就是由懂技术的富侨优秀员工出任经理。成都一店经理高习金,祖辈务农,小学只念了两年,连出门打工的经历都没有,除了老实能干,就是一身的力气。1999年经人介绍到富侨作按摩师,2001年就当上经理,月月赢利,成为富侨第一批年收入30万元的员工。在富侨,像高习金一样的经理随处可见:泸州店的张田蓉原来是农村大嫂,成都八店的谢锡祥是乡村邮递员出身,江北店的张安富是汽车司机出身……
连锁经营,让富侨迅速长大:短短几年时间,富侨拥有直营、加盟连锁店206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值3亿多元,成为全国足疗保健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历经磨难,郭氏家族与洗脚结缘
75岁的郭正朝,尽管已是古稀之年,头发花白,但看起来仍精神矍铄。谈起早年创业的艰辛,他语重心长地说:“磨难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位老人把我们带到了沧桑岁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大办钢铁”的浪潮席卷全国。年轻的郭正朝在农村也积极投入了火热的劳动中。他当过货郎,为集体跑过采购,修过水库……由于家里人口多,口粮少,一天累到黑,仍吃不饱。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为了养家糊口,他萌生了帮别人卖菜赚点跑腿钱的念头。一次,他悄悄收了一堆红苕到乡场上卖,结果被人发现。他被扣上了“投机倒把”的帽子,要割“资本主义尾巴”。无奈之下,他和妻子带上家荣、家华、家富、家贵4个儿子,远走他乡谋生。
他先后在遵义等地种过杜仲、下过苦力。后来,郭家又一路南下,养猪、种果,凭着辛勤的劳动,一家人最后在广州白云站稳了脚跟。
上世纪80年代,广州兴起足浴按摩。看到大街上包吃、包住还发工资的招工启事,郭正朝心动了。他自己学过中医,父亲还在江津老家开过药房,常常免费为村民按摩,并流传出了许多“一指回生”的故事。一个晚上,郭正朝把这事一说,从小就对按摩有兴趣的四儿子郭家富,决心在按摩这一行里闯出名堂来。
在当店员的过程中,郭家富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各种按摩手法。有一位老奶奶因有风湿病,走路不方便,家富在按摩时特别用心,做了一段时间,老奶奶居然能独自上楼下楼,家富的名声不胫而走,连香港人都专程赶来点名要阿富按摩。
做一名按摩师并不是家富的理想,他一边干,一边动起了脑筋,每一根血管里都涌动着创业的念头。随着技艺的娴熟和对足浴按摩行业的深入了解,家富有了一个开办洗脚城的完整计划。
见到儿子胸怀大志,郭正朝喜出望外。在一次家庭会议上,他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回重庆创业。
于是,郭氏兄弟怀揣着打工攒下的3万多元钱,在重庆城郊结合部的九龙坡区毛线沟,租下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店铺。经过简单布置后,1998年6月16日,一家名叫“富侨”的不起眼的洗脚店开张了。
当时,店里只有4张床,刚开张时正逢夏季,买不起电扇,更安不起空调,几兄弟就用蒲扇为客人降温纳凉,有时一扇就是个把钟头,扇得手臂酸软、大汗淋漓,却没有一个人叫苦。起初,附近的人缺乏保健意识,对洗脚存有偏见,上门的人不多,店铺冷冷清清。郭氏兄弟一咬牙,庄严承诺:“不满意不付钱。”几个月后,上门的顾客慢慢多起来,每天开始有了上百元的收入。
洗脚是门大学问,方寸之间见真功
在富侨总店,悬挂着一幅横匾,上书《富侨足疗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年之本,主在道中……提契天地绝伦精妙,足疗功莫大焉。”
说起足道,富侨公司董事长郭家荣娓娓道来: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看着顾客盈门,笔者忍不住问富侨靠什么吸引客人,郭家荣笑着说:“方寸之间见真功。”
在富侨的带动下,重庆的洗脚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顾客越来越多,对洗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郭氏兄弟在实践中逐渐感觉到,不能光吃老本,必须不断创新,形成一套独特的技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他们从传统医学宝库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在最古老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祖先早已认识到脚部的许多敏感反应点与人体内脏器官的关系,指出刺激这些反应点可起治病的作用。根据这些传统理论,再秉承郭家传下来的医术经验和经络穴位图,郭氏兄弟潜心钻研,琢磨出202招泰式按摩手法、72招洗脚手法等独家技术。在此基础上,他们逐步将其提炼成含按、揉、搓、拍、擂、掐等动作在内的10多套富侨绝活。
有关专家对富侨绝活进行试验后发现:对足部按摩15分钟后,血液流速由12厘米/秒增加到25厘米/秒左右,脚尖脚掌温度增加6℃左右。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提高,对身体有显著的保健作用。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员工和新招收的学员牢固掌握郭氏手法,2001年11月,郭氏兄弟在江津工人俱乐部创办了重庆第一所按摩职业学校。他们花重金聘请老中医讲解医学、病理等课程,兄弟四人则手把手教保健按摩课,技术过硬的郭家富还成为学校的总教官。在这所学校里,先后走出了5000个按摩师,而且每一个人都经过家富指导、考试。
谁也不会想到,这5000个人就是富侨以后攻城掠地的致胜法宝。
以人为本,打造“磁场”团队
为了稳定员工队伍,树立团队意识,形成富侨“磁场”,郭家始终把员工的冷暖疾苦放在首位,使富侨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富侨,没有老板与“丘二”之分;进入富侨,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富侨靠技术立足,所以富侨人都有一技之长,进入富侨的人首先进入学校,学会了基本的手法技术,领取了资格证书,才能进入各个分店。
在这里,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按摩师、勤杂工、经理、总经理之间没有任何阻隔,只要善于学习,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经理,都可能发家致富。一次,在江津油溪举办的富侨员工表彰会上,有两名普通员工,因工作踏实被分别奖励5万元现金。
从创业伊始,富侨就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工龄满3年的,可享受公司送股;每个员工都有权参股,使员工自觉转变身份,改变命运。进入富侨,员工就基本上无需用钱,包吃包住,服装、毛巾、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都实行统一配发;离家远的,每年可以报销回家探亲的路费;患重大疾病的员工5000元以内的医疗费,可以报销50%;5000元至1万元的,报销80%。年纪大或退休的老员工,可以从事公司比较轻松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不用担心会下岗。回家养老的人,仍然可以享受公司的福利,领到股金分红,衣食无忧。
2002年,江津农村青年刘兴来到富侨职业学校,想学一门手艺,可由于家庭困难,连学费都没有。富侨慷慨地收下了他,直到刘兴成为公司高级按摩师后,他才偿还了欠学校的500多元生活费。谈起这件事,刘兴动情地说:“富侨给了我人生中一次宝贵的机会,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回报富侨大家庭。”
员工周玉林以前是重庆储奇门市场的“小混混”,整天游手好闲。进入富侨后,郭家富发现小伙子有悟性、能吃苦,于是悉心传授按摩技术。周玉林也一改恶习,潜心钻研业务,很快被提拔为北碚富侨店经理。
在富侨“磁场”的吸引下,全国各大专院校、中医研究所的专家、教授等专门人才也纷纷加盟富侨,共创足道神话。
一杆独钓不如结网共捕,连锁经营成就洗脚产业
2000年,富侨总店从毛线沟迁至高新区五环大厦,“富侨保健服务公司”的牌子响亮地打了出来。
随着足浴行业的火爆,富侨再也接不下潮水般的顾客了。怎么办?郭氏兄弟认识到:与其一杆独钓,不如结网共捕。要想做大做强富侨,必须开办连锁店,走扩张经营之路。
1999年,富侨的第一家分店——重庆富侨沙坪坝店开业。同年,富侨泸州店开业,半年后,泸州店又融资100万元,将店铺扩大到1500平方米。
泸州店的成功,成为富侨连锁经营业态的一个样本。有了样本,富侨很快复制出了内江、北碚、江北、成都、昆明、遵义等10多家分店。
家大业大,富侨如何对连锁店进行管理呢?经过召开家庭会议,郭氏兄弟为避免内讧,进行了分工:家华、家贵镇守一方,家荣指挥总店,家富专营连锁企业。
在经营连锁企业方面,家富有着独特的管理绝招。昆明店一度时间经营陷入困境,第一次他换了一个经理,没有变化,第二次将经理与部长一起调换,仍然没有起色。第三次家富亲自到场,一了解,才摸清了真实原因:员工们嫌收入低而消极怠工。在员工会议上,家富用自己创业的经历来激发员工的热情。讲到激动时,他向员工跪下:“我求你们拿出最好的技术,为自己赚钱!”员工的积极性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昆明店在一个月之内扭亏为盈。
家富还有一个理念,就是由懂技术的富侨优秀员工出任经理。成都一店经理高习金,祖辈务农,小学只念了两年,连出门打工的经历都没有,除了老实能干,就是一身的力气。1999年经人介绍到富侨作按摩师,2001年就当上经理,月月赢利,成为富侨第一批年收入30万元的员工。在富侨,像高习金一样的经理随处可见:泸州店的张田蓉原来是农村大嫂,成都八店的谢锡祥是乡村邮递员出身,江北店的张安富是汽车司机出身……
连锁经营,让富侨迅速长大:短短几年时间,富侨拥有直营、加盟连锁店206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值3亿多元,成为全国足疗保健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