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走进儿童医院,我们看到的几乎全是暖色调的装束,彩色的墙纸、粉红色的着装,还有在转弯拐角处的黄色大脚丫导向牌;在选购汽车时,很多人会考虑颜色较艳的红色、黄色。
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因为暖色调的颜色可以给人以温馨、轻松和友好,减轻儿童对医生的恐惧;深色可以提高识别率,降低引发交通事故的风险。不过很少人会知道,如果日常生活中纸张和墨迹的颜色选择不当可以影响视力。
纸张颜色不同视舒适度有差异
起初,人们大都认为文字与纸张的反差越大越好,强调纸张要白,印刷的油墨要黑,黑白分明,提高读写效率。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造纸业的技术创新就是不断推出新的漂白剂,将纸张越做越白,并认为不返黄的纸张质量高。但最新研究发现,过分漂白的白纸虽然提高了亮度,但缺乏色度,对视觉健康构成不利影响。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纸张呢?
黄纸 VS白纸
结论:黄纸比白纸视舒适度高,过白的纸张使眼睛所受的刺激很强。
研究表明:与白色簿本相比,用黄色簿本读写2小时,受试者中发生眼疲劳症状的人数少,出现时间晚,症状也轻。这是因为白色光线含有多种色光,到达视网膜的光量子较多,因此消耗能量较大。另一方面,蓝紫光(短波)比红橙光(长波)更容易被大气层散射,故通常人眼所见的日光由于缺乏短波而呈现为淡黄,长期以来人类所适应的就是这种日光,所以这是黄纸使人眼舒适率较高的另一个原因。笔者做过一项研究,让四年级学生按要求阅读10分钟,然后按主观感觉做评估分析。结果发现,阅读白纸的不舒适率为11.43%,而淡黄色纸为0%。通过一年的追踪发现,使用黄色簿本者近视度数进展减慢。
黄纸 VS红点黄纸
结论:红点黄纸比黄纸能提高约25%的视力保护率。
笔者对以上试验进行改进,在黄色页面上散布30余个大小、颜色深浅等均进行了专业处理红色点状视标,页面上的墨线选择深灰色,用主观感觉作为短期评价指标。结果发现:书写用眼时,印有红点视标的黄本导致眼疲劳的发生率较黄本低。另一项对初中学生为期两年多的研究表明,与黄本比较,红点黄本比单纯黄本能提高约25%视力保护率。根据颜色心理知觉学说,黄色页面能减少视疲劳,是因为黄色为人类视觉最敏感的光,最容易被直接感受。红色视标能进一步减少视疲劳,可能由于红、橙光波处于光谱波长的最长端(波长长),色彩表现最强,所以是人的视觉选择性最突出的彩色。
绿纸VS白纸
结论:绿纸能改善视疲劳,但颜色不能过深。
有研究比较了绿色簿本与白色簿本对学生视疲劳的影响(观察时间同为2小时),结论是绿色簿本能改善视疲劳。但是,绿色也不宜过深,深绿色纸张会明显降低主观舒适度(观察时间为10分钟),其效果适得其反,远不如白纸舒适。
绿纸VS黄纸
结论:绿纸引起的视疲劳程度较低,黄纸的视觉效能最高。
有研究比较了绿纸与黄纸,结果读写1小时后,绿色纸张对视功能的影响较小,引起的视疲劳程度较低,有利于提高视觉效能。对其可能的解释为:在可见光谱中,绿色光的波长居于可见光谱中间位置,是视觉最感舒适的色彩,有利于镇静神经,使人产生平和、宁静的感受。
纸张和墨迹的配色也有学问
颜色是视觉审美的核心,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状态。有些颜色即使长久凝视也不觉疲劳,而有些颜色则会给人以不协调感,这些影响与视疲劳有关,进而与近视相关联。特别是对于每天面对纸张、而眼睛又处于发育敏感期的学生而言,选择正确的纸张和墨迹颜色尤为重要。研究表明,不同颜色的书写墨水和印刷油墨(以下统称为墨)的视觉效应不同。我们从亮度和色度两个方面比较了黑色墨(以下简称黑墨)与蓝色墨(以下简称蓝墨)对视觉的不同影响。
墨与纸张亮度对比不同,读写效率不同
纸张与油墨的亮度对比,是由两者对外界光线的反射系数决定的。在纸张颜色相同的情况下,墨反射系数越大,亮度对比就越小。经笔者测试,黑墨与普通市售白色纸张的亮度对比约为96%,而蓝墨与纸张的亮度对比约为50%。
人眼的视觉阈值(即人眼能够看见的最低值)与亮度对比成反比,而与所处视觉环境的光源照度成正比(即亮度对比越大,越容易看清;光源照度越大,越容易看清)。作为读写效率的评价指标,视觉阈值越低,越不容易产生视疲劳,读写效率就越高。据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黑墨的读写效率高于蓝墨1.7倍,而同一种墨,白天的读写效率高于晚间1.3倍。
(墨读写效率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白天使用黑墨(最好) > 晚间使用黑墨 > 白天使用蓝墨 > 晚间使用蓝墨(最差)。如果晚间读写时,把通常的100 勒克司晚间照度提高到相当于白天的自然采光水平(1000勒克司),则不论蓝墨或黑墨,其读写效率均可提高1.3倍。)
墨与纸张颜色对比不同,视觉效应不同
就视觉效应而言,在选用墨的颜色时,还要考虑墨色与纸张底色的颜色对比。笔者以远视力为观察指标,比较蓝墨与黑墨产生的视觉效应差异,在18种颜色纸张上,分别用黑墨或蓝墨印制视力表。结果表明,在黑墨组,红橙色或蓝紫色纸张比黄绿色纸张导致远视力明显下降。在蓝墨组,测定结果与黑墨组没有明显差异。
导致这样的结果除亮度对比外,还与不同的色调(包括色调匹配)能引起瞳孔的不同反应,结果导致瞳孔大小产生变化,进而影响远视力;黑墨对于长、中、短波光都能最大程度地吸收,而蓝墨虽对长、中波光也能最大程度地吸收,但却不吸收短波并反射出来;黄色与蓝色互为拮抗色等有关。
因此,纸张与墨的颜色不能滥用。从远视力的角度来说,在黄色、绿色等(特别是黄色)纸张上不宜使用蓝色油墨、墨水,而以黑色或深灰墨为宜,包括学生用簿本的格线。此外,根据我们的上述研究类推,无论是亮度对比还是颜色对比,蓝黑色墨对于视觉的影响应介于黑墨与蓝墨之间。
(以远视力为指标,视觉效应依次为黑墨视标印制在黄色或绿色纸张 > 黑墨视标印制在红橙色或蓝紫色纸张 = 蓝墨视标印制橙色、紫红色纸张 > 蓝墨视标印制在黄色或绿色纸张。)
有趣的实验:一种奇特的色觉现象
上面介绍的关于纸张颜色与近视关系的一些理论与观点是否适合每一个人,读者可以做一个小实验亲身鉴别一下。
取两张颜色深浅一致的黄色纸张,可以是空白纸张,也可以印有或写有黑色文字。用红笔在其中的一张上画上若干红点,可画为英文字母C或E字形,数目以每张A4纸设60个红点为宜(直径2毫米,均匀分布),红色要淡,不能过于鲜艳。将两张纸摆在桌面上,在室内明亮阳光下对比,观察哪一张感觉发暗?延长注视时间,感觉哪一张更舒适?
特别提醒
1. 纸张颜色应有选择,不能认为什么颜色都可以用。以黄色、绿色为好,而紫红色的效果明显低于白色。
2. 即便是好的颜色,也不宜过深,颜色加深通常会导致舒适度下降。
3. 除了考虑纸张颜色,还要考虑纸张的平滑度、不透明度等,这些与书写速度、眩光、墨水扩散程度有关。
4. 不能孤立地看待纸张,还要考虑油墨、墨水的颜色以及光源。虽然黄色纸张舒适度高,但用黑色油墨和蓝色油墨效果很不一样;自然光线与人工照明不同,白炽灯与荧光灯也不同。
5. 合适的纸张底色也可扩展应用到电子文档。
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因为暖色调的颜色可以给人以温馨、轻松和友好,减轻儿童对医生的恐惧;深色可以提高识别率,降低引发交通事故的风险。不过很少人会知道,如果日常生活中纸张和墨迹的颜色选择不当可以影响视力。
纸张颜色不同视舒适度有差异
起初,人们大都认为文字与纸张的反差越大越好,强调纸张要白,印刷的油墨要黑,黑白分明,提高读写效率。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造纸业的技术创新就是不断推出新的漂白剂,将纸张越做越白,并认为不返黄的纸张质量高。但最新研究发现,过分漂白的白纸虽然提高了亮度,但缺乏色度,对视觉健康构成不利影响。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纸张呢?
黄纸 VS白纸
结论:黄纸比白纸视舒适度高,过白的纸张使眼睛所受的刺激很强。
研究表明:与白色簿本相比,用黄色簿本读写2小时,受试者中发生眼疲劳症状的人数少,出现时间晚,症状也轻。这是因为白色光线含有多种色光,到达视网膜的光量子较多,因此消耗能量较大。另一方面,蓝紫光(短波)比红橙光(长波)更容易被大气层散射,故通常人眼所见的日光由于缺乏短波而呈现为淡黄,长期以来人类所适应的就是这种日光,所以这是黄纸使人眼舒适率较高的另一个原因。笔者做过一项研究,让四年级学生按要求阅读10分钟,然后按主观感觉做评估分析。结果发现,阅读白纸的不舒适率为11.43%,而淡黄色纸为0%。通过一年的追踪发现,使用黄色簿本者近视度数进展减慢。
黄纸 VS红点黄纸
结论:红点黄纸比黄纸能提高约25%的视力保护率。
笔者对以上试验进行改进,在黄色页面上散布30余个大小、颜色深浅等均进行了专业处理红色点状视标,页面上的墨线选择深灰色,用主观感觉作为短期评价指标。结果发现:书写用眼时,印有红点视标的黄本导致眼疲劳的发生率较黄本低。另一项对初中学生为期两年多的研究表明,与黄本比较,红点黄本比单纯黄本能提高约25%视力保护率。根据颜色心理知觉学说,黄色页面能减少视疲劳,是因为黄色为人类视觉最敏感的光,最容易被直接感受。红色视标能进一步减少视疲劳,可能由于红、橙光波处于光谱波长的最长端(波长长),色彩表现最强,所以是人的视觉选择性最突出的彩色。
绿纸VS白纸
结论:绿纸能改善视疲劳,但颜色不能过深。
有研究比较了绿色簿本与白色簿本对学生视疲劳的影响(观察时间同为2小时),结论是绿色簿本能改善视疲劳。但是,绿色也不宜过深,深绿色纸张会明显降低主观舒适度(观察时间为10分钟),其效果适得其反,远不如白纸舒适。
绿纸VS黄纸
结论:绿纸引起的视疲劳程度较低,黄纸的视觉效能最高。
有研究比较了绿纸与黄纸,结果读写1小时后,绿色纸张对视功能的影响较小,引起的视疲劳程度较低,有利于提高视觉效能。对其可能的解释为:在可见光谱中,绿色光的波长居于可见光谱中间位置,是视觉最感舒适的色彩,有利于镇静神经,使人产生平和、宁静的感受。
纸张和墨迹的配色也有学问
颜色是视觉审美的核心,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状态。有些颜色即使长久凝视也不觉疲劳,而有些颜色则会给人以不协调感,这些影响与视疲劳有关,进而与近视相关联。特别是对于每天面对纸张、而眼睛又处于发育敏感期的学生而言,选择正确的纸张和墨迹颜色尤为重要。研究表明,不同颜色的书写墨水和印刷油墨(以下统称为墨)的视觉效应不同。我们从亮度和色度两个方面比较了黑色墨(以下简称黑墨)与蓝色墨(以下简称蓝墨)对视觉的不同影响。
墨与纸张亮度对比不同,读写效率不同
纸张与油墨的亮度对比,是由两者对外界光线的反射系数决定的。在纸张颜色相同的情况下,墨反射系数越大,亮度对比就越小。经笔者测试,黑墨与普通市售白色纸张的亮度对比约为96%,而蓝墨与纸张的亮度对比约为50%。
人眼的视觉阈值(即人眼能够看见的最低值)与亮度对比成反比,而与所处视觉环境的光源照度成正比(即亮度对比越大,越容易看清;光源照度越大,越容易看清)。作为读写效率的评价指标,视觉阈值越低,越不容易产生视疲劳,读写效率就越高。据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黑墨的读写效率高于蓝墨1.7倍,而同一种墨,白天的读写效率高于晚间1.3倍。
(墨读写效率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白天使用黑墨(最好) > 晚间使用黑墨 > 白天使用蓝墨 > 晚间使用蓝墨(最差)。如果晚间读写时,把通常的100 勒克司晚间照度提高到相当于白天的自然采光水平(1000勒克司),则不论蓝墨或黑墨,其读写效率均可提高1.3倍。)
墨与纸张颜色对比不同,视觉效应不同
就视觉效应而言,在选用墨的颜色时,还要考虑墨色与纸张底色的颜色对比。笔者以远视力为观察指标,比较蓝墨与黑墨产生的视觉效应差异,在18种颜色纸张上,分别用黑墨或蓝墨印制视力表。结果表明,在黑墨组,红橙色或蓝紫色纸张比黄绿色纸张导致远视力明显下降。在蓝墨组,测定结果与黑墨组没有明显差异。
导致这样的结果除亮度对比外,还与不同的色调(包括色调匹配)能引起瞳孔的不同反应,结果导致瞳孔大小产生变化,进而影响远视力;黑墨对于长、中、短波光都能最大程度地吸收,而蓝墨虽对长、中波光也能最大程度地吸收,但却不吸收短波并反射出来;黄色与蓝色互为拮抗色等有关。
因此,纸张与墨的颜色不能滥用。从远视力的角度来说,在黄色、绿色等(特别是黄色)纸张上不宜使用蓝色油墨、墨水,而以黑色或深灰墨为宜,包括学生用簿本的格线。此外,根据我们的上述研究类推,无论是亮度对比还是颜色对比,蓝黑色墨对于视觉的影响应介于黑墨与蓝墨之间。
(以远视力为指标,视觉效应依次为黑墨视标印制在黄色或绿色纸张 > 黑墨视标印制在红橙色或蓝紫色纸张 = 蓝墨视标印制橙色、紫红色纸张 > 蓝墨视标印制在黄色或绿色纸张。)
有趣的实验:一种奇特的色觉现象
上面介绍的关于纸张颜色与近视关系的一些理论与观点是否适合每一个人,读者可以做一个小实验亲身鉴别一下。
取两张颜色深浅一致的黄色纸张,可以是空白纸张,也可以印有或写有黑色文字。用红笔在其中的一张上画上若干红点,可画为英文字母C或E字形,数目以每张A4纸设60个红点为宜(直径2毫米,均匀分布),红色要淡,不能过于鲜艳。将两张纸摆在桌面上,在室内明亮阳光下对比,观察哪一张感觉发暗?延长注视时间,感觉哪一张更舒适?
特别提醒
1. 纸张颜色应有选择,不能认为什么颜色都可以用。以黄色、绿色为好,而紫红色的效果明显低于白色。
2. 即便是好的颜色,也不宜过深,颜色加深通常会导致舒适度下降。
3. 除了考虑纸张颜色,还要考虑纸张的平滑度、不透明度等,这些与书写速度、眩光、墨水扩散程度有关。
4. 不能孤立地看待纸张,还要考虑油墨、墨水的颜色以及光源。虽然黄色纸张舒适度高,但用黑色油墨和蓝色油墨效果很不一样;自然光线与人工照明不同,白炽灯与荧光灯也不同。
5. 合适的纸张底色也可扩展应用到电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