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商代中国人的至上神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ly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中国人的上帝崇拜,我们首先要澄清的是,“上帝”是我们中国人的至上神,而不是舶来品。
  其实,西方宗教没有“上帝”,西方宗教里的“上帝”一词只是人为汉译。西方人的至上神,各地有各地的叫法,如犹太人的至上神是“耶和华”,但没有一个称至上神为上帝的。
  西方人的“上帝”是怎么来的?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他为了拉近中国人和西方宗教至上神的距离,擅自将拉丁文至上神“DEUS”翻译成汉字古已有之的“上帝”,借用中国人的上帝崇拜,说西方宗教的至上神就是中国古籍中的“帝”、“上帝”,还说:中国商朝就崇拜上帝,所以中国应该回归上帝崇拜,上帝就是耶和华和耶稣。
  有学者就说,利玛窦利用中国人的上帝称西方宗教的神,既是对华夏民族最高神的不尊敬,也是对西方宗教里的神的不尊敬。有西方学者就说,利玛窦试图以错误的概念相似性诱惑中国人皈依基督教……利玛窦既背叛了中文也背叛了基督教对神的概念。
  那中国何时有了至上神崇拜,有了至上神的概念?前面说过,至迟是在黄帝治理天下的时代,中国大地上就有了至上神。但关于商朝以前的至上神的记载是零碎的散乱的,特别是商朝以前的朝代没有第一手的历史文献传世,我们无法详细了解。
  商代中国盛行上帝崇拜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甲骨文,史料清楚地告诉我们,商朝的时候,中国人的至上神被称作帝、上帝,商代中国盛行上帝崇拜。
  学者考证说:商朝的宗教思想是一元多神的信仰体系,一方面,它沿袭了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另一方面,它创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至上神崇拜。所谓,“一元”,就是指信仰中的世界是至上神上帝的一统天下,上帝是中心。上帝不但是自然万物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秩序的主宰者。所谓“多神”,是指虽然上帝是全能的至上神,但它并未排除其它神灵的存在,如祖先神、自然神等。
  商朝流传下来的甲骨卜辞为我们揭示了三千年前到三千六百年前我们中国人对帝的权威的认识。甲骨文中有大量的“帝”、“上帝”、这表明一神崇拜的宗教思想在商代已经相当成熟。至上神,就是至高无上的神。让我们通过甲骨文献,解开三千六百年前中国人的上帝崇拜面纱。
  一、从甲骨文的卜辞内容来看,商人生活在万物有灵的时代,其宗教是多神的世界。商人祭祀的对象主要是天神、地神、人鬼三类,其中天神就是天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主要包括日、月、星辰、风伯、雨师、雷神等,地神就是地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括土地神、社稷神、山岳、河海以及百物之神。人鬼则是历史上的人物死后神化的,包括先祖、先师、功臣,以及其他的历史人物。
  二、尽管商朝人的鬼神世界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但学者考证说,商代的宗教仍属于一神崇拜,是一元多神的信仰体系。商代人在多神崇拜之上信奉一个至上神,那就是甲骨文的“帝”、“上帝”。商人的“上帝”支配着天、地、人三界的神灵,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造物主和最高主宰。不仅主宰日月星辰的运转,也主宰着大自然的变化和人间的收成、福祸等。甲骨文中有“帝其令风”、“帝其令雨”、“帝其令馑”、“帝其降祸”、“帝降食授佑”等等记载。
  “上帝”是绝对权力的化身
  商代人对“上帝”的崇拜,很像现代的西方人。从长期居住在北京并从事商周文化研究的意大利安东尼奥·阿马萨里博士在他的《中国古代社会》一书中,对商朝人的“帝”、“上帝”崇拜曾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商人的上帝掌握着风雨、命运和生命,管理着星辰、白昼和夜晚,它是大地、河流和高山的绝对主宰,是宇宙的中心,统治着四方、四风和四神, 并对祖灵、战争、农事、生死有着绝对的权力。它能发号施令,降灾赐福,惩罚罪恶,虽无人的外形,但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它独一无二,全能的神性特征与希伯来人的上帝雅威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三、“帝”、“上帝”在天上的“帝廷”办公,他以日月风雨为臣工使者,并通过这些臣工使者来管理天下。
  四、从甲骨文卜辞中得知,商朝人几乎是无日不占卜,无事不占卜。如年成、征伐、天气、福祸、田猎、疾病等,甲骨文的内容几乎都是商朝人和上帝沟通的记录,占卜活动的目的就是和天神上帝沟通,“听取”天神上帝对人类行动的指示。
  商朝人认为,上帝是神圣不可捉摸的。占卜的过程是:选择龟甲或兽骨,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先把要占卜问的事情向上帝或上帝支配的鬼神交代清楚,然后用火烧龟甲或兽骨,在龟甲或兽骨的正面相应的部位就会显现裂纹,这就是所谓的卜兆。占卜的人根据裂纹来判断上帝或上帝支配的鬼神的旨意,知道吉凶。然后把占卜的前后情况刻在甲骨上,谓之卜辞。所有的占卜记录还要登记收藏。所以,现代人能在河南安阳商朝故都的废墟上,一下子就发现了十六万片甲骨(还只是一小部分)。
  商人祭祀上帝的仪式是极其惨烈的。《礼记·表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商人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是人生活的一切。所以在祭祀上帝的时候,可以用活人作牺牲,作祭品,每次祭祀杀的人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考古挖掘发现,商代祭祀时杀人最多的有四百人。据说,商王成汤为了平息神灵的怒气,以自己为牺牲,“舞于桑林”。商朝灭亡的时候,商王受(商纣王)自己坐在干柴上从容赴死,去拥抱他心目中最神圣的上帝。
  甲骨文献证明,商王就是通过宣扬上帝是天下至高无上的神,是全天下的最高主宰,以上帝儿子的名义征讨四方,通过宗教和武力两手,迫使天下万国认同“中”+“四方”的天下构成,认同“中”领导“四方”、“中”主宰“四方”的天下秩序,向其称臣纳贡,从而建立了一个“邦畿千里”的“中商”国。其势力东到大海,北到今天的河北、辽宁,南到湖南,西到四川、陕西。这应该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了。 (《寻根中国》文/王长久)
其他文献
[摘 要]合唱起声是完成一首合唱作品的关键,是鉴别一个合唱队好坏的重要标准。群众合唱团在起声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痼疾”,鉴于合唱起声训练方面的专项信息资料较少,因此只能是在实践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寻求办法,摸索经验,去粗取精,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起声训练手段。  [关键字]群众合唱 对拍点的预测——跳绳的启示 起声状态准备  群众合唱团在起声上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唱不到点子上”这种现象
期刊
火草,一种生长在山坡、箐沟间的野草。曾作为火镰(击石块取火的器具)取火时的引火物。在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百花园”中,至今还保存着一种古老而罕见的利用火草织成的衣服,这就是火草褂子,也叫火草衣。其形古朴庄重,美丽大方,加上制作工艺繁琐费时,故而十分珍贵。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都希望自己能穿上一件火草褂来显示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姑娘出嫁前要织好足够数量的火草布为新郎家每人缝制一套火草衣作为
期刊
从前,客家有个等郎妹,一直等了十六年,才等到了郎(出生)。她不但要操劳家务,还要每晚像抚育孩子般服侍“丈夫”。实在满肚子委屈,半夜三更无法入睡,将苦恼作山歌随口吟唱:  十八娇娇三岁郎,夜夜睡目揽上床。  睡到半夜思想起,唔知系子还系郎。  十八娇娇三岁郎,夜夜屎尿屙满床。  唔系看你爷娘面,三拳二脚踢下床。  谁知这山歌被隔壁叔婆听到了,便唱出山歌劝慰她:  隔壁侄嫂你爱贤,带大老公只几年;  
期刊
一般说来,伦理称呼有直称、间称和他称。直称是当面称呼,间称指人前背后其他场合的间接性称呼,他称指外界对同一对象的不同称呼。江苏启东、海门的沙地人的伦理称呼与国内其他地区十分不同,让人感到非常有趣。  “爷父”分不清  沙地人称父亲为爸爸、阿爸,称母亲为“呒买”(取其音);人前背后称我爷、我爸、我娘、我妈。对于后父,有的称伯,有的称叔,也有的称“寄爷”;后娘称呒妈、呒娘,人后称慢爷、慢娘、后娘。祖父
期刊
抚顺满族剪纸有着200多年的传承历史,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它以满族萨满文化和满族民俗节日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保存了大量满族民间活态的民俗和丰富的文化,包括满族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人生礼俗、花鸟鱼虫等。  抚顺满族剪纸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心灵手巧的满族民间艺人把见到的、听说的、喜爱的人物、景物等都剪成作品,装饰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满族剪纸始于明代,由于
期刊
[摘 要]美国布鲁范德的《美国民俗学概论》和中国乌丙安的《中国民俗学》是两个国家各自民俗学领域内有广泛影响的基础性学术著作。这两本书从整体上把握民俗事象,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民俗学框架。本文针对这两部概论,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比较:“民俗”及其承担者“民”各自的定义的比较、民俗学研究方法的比较以及整个学术框架的比较,此部分亦涉及两者相似民俗类别的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初步管窥中美民俗学研究的异同和特
期刊
“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了合阳县”,合阳人都这么说。线,即合阳线偶,“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是目前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合阳线偶团目前也是长江以北惟一的提线木偶剧团。陕西东府俗谚云:“同朝的影子合阳的线,二华的曲子人爱看”。提线木偶戏在合阳民间俗称“线戏”、“线猴戏”、“线胡戏”或“小戏”,1957年后为了和搬上大舞台由人扮演的大戏相区别,一度曾称为“线腔戏”。它历史悠久,音乐、唱腔、剧目
期刊
孟姜女千里寻夫,寻到万里长城,听说丈夫万喜良死在长城脚下,哭得天昏地暗,哭声震倒长城,露出一堆一堆白骨。原来造长城死去的成千上万劳工,统统葬在长城里。  孟姜女一边哭,一边找寻丈夫的尸骨。白骨如山,哪一根是喜良的骨头呢?她东挖西挖,手指都流出血来,血滴在白骨上,滑到泥土里,孟姜女忍着痛不停地挖,挖着挖着,挖到一堆骨头时,血凝在骨头上像结了红梅花,孟姜女想:夫妻连心,一定是我丈夫。她把骨头一根根拣拢
期刊
[摘 要]少儿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形象。本文首先分析了少儿读者服务工作的定义,接着指出了山区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工作的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字]公共图书馆 少儿读者服务工作 存在问题 措施  少儿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全社会都应该关心未成
期刊
[摘 要]《红楼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伟著。本文从民俗文化的视角,探讨《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度较高的习俗的翻译,分析译者主体采取的不同解读方式和翻译策略,指出保留异族文化特色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这对民俗文化的译介、传播和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俗文化 节日 《红楼梦》英译本  引言  《红楼梦》内容博大精深,周汝昌说寻民族文化,舍《红楼梦》其谁与归”![7]《红楼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