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官员:设区的市立法“新手上路,问题不少”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暨2017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也是1982年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开展备案审查职权以来,35年首次公开备案审查工作成绩。对此,媒体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备案审查室主任梁鹰。
  记者:这次法工委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备案审查工作情況,感受如何?
  梁鹰:这次的报告平稳务实,从内容安排、案例选择、数据统计,到问题归纳和建议提出,都实事求是。有人关注到,今年报告中纠错的案例都没有展开说,没有点出涉及的地方或部门名字。我们将逐步实行年度报告工作制度,明年将提升报告广度、深度、宽度,不排除直接点名“问题法规”的制定机关。
  记者:报告显示,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常委会共接到公民、组织提出的1527件审查建议。这些建议人构成情况如何?
  梁鹰:一种是自身涉及有关案件,寻求法律救济;第二是专业人士,包括律师、专家、学生等,有专业知识,凭着自己良知,为法治社会而呼;最后一种是志愿者。还有一些行业协会提出审查建议,如中国建筑业协会就地方审计条例提起审查建议。症结、问题在哪里,行业协会可能比立法机关还要清楚。
  记者:2017年1月1日起,对报送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审查情况如何?
  梁鹰:2015年《立法法》修改后,设区的市被赋予立法权。他们积极性高,但立法能力经验不足,“新手上路,问题不少”。一是大量重复,针对性不强,照抄照搬,没有结合本地实际。二是一些设区的市热衷设置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将过去习惯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工作的方式直接变成法规,并设立严格的处罚措施。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集中审查研究。
  记者:您认为,备案审查工作目前最大瓶颈是什么?
  梁鹰:是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不足。制度建设方面,“有件必备”还没完全落实,备案范围有待理清,审查标准、程序和纠正机制还不明确、不规范,纠正的刚性不强。能力建设方面,从全国到地方人大,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人员水平等都还不能适应备案审查工作需要。有人提出,有关方面碍于“面子”问题不配合,会不会阻碍备案审查?其实都是表象,根子在于制度设计刚性不足。制度设计好了,严肃起来了,就没人敢逆制度而行。
其他文献
近年来,渠县坚持把转变基层干部作风作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点,针对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职能不健全、服务平台偏少、功能作用弱化,少数基层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冷硬横推、庸懒散浮拖等问题,积极推行村社干部代办服务,畅通城乡居民办事渠道。  “三级”服务体系夯实服务基石  着力构建以县行政审批局“大窗口”和工业园区服务企业“小窗口”为龙头、60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骨干、568个村(社区)代办点
太 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北魏孝文帝带领百万大军南下,准备跟南齐火并。当时正值雨季,又闷又热,百万大军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到了洛阳,大军稍作休整,又是一个雨天,孝文帝宣布“复驱军南进”。  随行的代北鲜卑贵族看到这百万大军,从出兵时的军容浩荡到现在一个个哭爹喊娘,心想这要是到了前线,又是一场淝水之战。于是齐刷刷跪到孝文帝马前,请求皇帝这大军不能再前进了。  孝文帝顺水推舟,表示出师有名,不如就把
“‘审查调查和审理必须分离’是硬规定,‘组成审查调查组至少2人’也是硬规定,这对人手紧张的乡镇纪委来说该如何兼顾?”“这些规定目的是强化内部风险控制、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我们也想全面落实,但乡镇纪委专职专业纪检监察干部就纪委书记、副书记两个人,我们该怎么办、能怎么办?”这是在调研中常常听到的来自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吐槽”。面对乡镇纪委的现实困境,成都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联合大邑县纪委监委从深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