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培养中性粒细胞的活力、凋亡、活性氧变化趋势研究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ia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分离培养后细胞活力、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的变化。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至96 h。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0、24、48、72和96 h的细胞活力、凋亡;在0、12、24和36 h检测ROS的生成。结果:中性粒细胞在体外培养24 h内,细胞活力可保持90%以上,24 h凋亡细胞比例与0 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培养72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观察阿司匹林对人脐血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功能的影响。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免疫磁珠分选法从脐血获得CD34^+的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
新版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
文章首先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然后分析了提高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需要有不断创新的能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日新月异,诸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新兴技术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非
通过详细的光片鉴定,化学分析和电镜能谱分析的方法对某炉渣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查明该炉渣的物质成分,有价金属的赋存状态和嵌布粒度等工艺特征。为确定合理的回收流程及条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
一、英语课堂教学呈现时存在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断变化的问题及呈现方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然而在我们现在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对比“全纳教育”理念,作为重要教学方法的“呈现”形式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1.教学设计缺少平等思想,“热闹”后没效果   课堂教学总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来展开的。教师不遗余力地采用各种组织方法来吸引学生兴趣,课堂游戏采取自由结对就是其中一例。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