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上的有关地学资源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obo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从长期来看流域系统的侵蚀与产沙基本可以达到平衡 ,泥沙输移比约等于 1。但次降雨或分年度泥沙输移比有相当大的变幅 ,在短期内会经常存在泥沙的滞留和滞留的泥沙被重新侵蚀搬运 ,而出现泥沙输移比小于 1和大于 1的情况。这主要与降雨的空间分布和洪峰增减幅度及径流深度增减幅度密切相关。流域系统次降雨泥沙输移比及各级沟道含沙水流的挟沙能力变化可用单位面积上洪峰增减幅度变化时暴雨洪水的剪切力的转化机制来描述
针对1990~1996年登陆广东省的21个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灾情,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和方法,选取不同的因子组合,计算出登陆热带气旋的综合灾情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客观地划分5个灾情等级,用来表示受灾的程度。结果表明,灾前预测及灾害评估模型都具有较高的拟合率,能较好地评价和预测登陆热带气旋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
东海大陆架砂质沉积石英颗粒表面结构与东海现代海岸沉积具相似性,而与内陆沙漠具明显的差异性。末次冰期时东海大陆架属河口-海岸环境,部分地区发育有海岸风成堆积,但未见大陆架发生过大规模沙漠化的迹象。
运用吉尼系数分析技术研究建国以来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该港口体系空间结构变动的总趋势是趋向集中,但集中化进程是在空间集聚程度很低的基础上运行的,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②规模经济、沿江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技术创新、交通网络变动和国家政策变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导致上述动态特征的成因机制。③未来该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导方向仍是集中化,但其速度将有所放慢,并将呈现出一线三
新课改实行以来,很多学校和教师对新课改针对教学的要求进行了探讨,新课改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在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是否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