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g_zhouwg_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呈现逐年增多的现象,我国也在不断修改各项法律法规来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本文针对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态进行思考,我国理论界对于该罪的主观罪过形态争议较大,主要有故意说、过失说、混合说.主观罪过形态作为犯罪成立的构成要件要素,对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污染环境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立案难、罪过形式界定狭隘、惩罚力度小等几大问题,笔者立足于司法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在法定刑和罚金方面提出立法完善的建议,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本文从标准必要专利的概念、优势和劣势、标准和专利的关系以及标准必要专利产生过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分析标准必要专利产生、维护成本高和诉讼涉及问题复杂等几个难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还存在适用对象不尽合理、责任主体不明确、考验期内的考察内容不明确、社会调查程序还有待细化四个方面的缺陷.上述缺陷建议采取完善不起诉适用对象范围、明确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在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时各自的责任、明确附条件不起诉在考验期内的考察内容、细化社会调查程序四个方面的措施加以解决.
因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导致草地面积缩小,而与此同时,我国乳制品产业却有着乐观的发展前景.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大背景下,围绕草地的纠纷自然就产生.通过分析人民调解的优势与劣势,来提供一个可以促进人民调解解决矛盾纠纷的方法,从而提高纠纷解决的质量.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是行政法实施的基本原则,更是行政法实践教学改革的根本依据.教师既要利用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还需全面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依据行政实践教学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模式,有原则和法律依据地构建新的教学策略.具体来说,一是教师需设计多主题的深层次体验教学情境,二是充分利用行政执法的真实案例,三是线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效衔接.
关于无权处分所订立的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主要观点分为有效说、无效说以及效力待定说,自1999年我国《合同法》颁布以来,立法对此问题一直采用效力待定说的观点,即原《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言下之意,无处分权的人所签订的买卖合同在未获得处分权人追认或无权处分人未获得处分权的情况下是无效的,因此合同签订时合同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但这种观点于《民法典》中予以修正,《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
大型商圈因其人流高度密集,地位高度重要,是各属地公安机关治安防范的重中之重.本文以S市C区L商圈为样本,在依托人脸识别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网络、优化勤务模式、创新安全防范宣传方式等角度,达到革新大型商圈警务流程、优化处置方式、拓展反恐路径,以期为优化提升一线城市大型商圈治安防范提供思路.
近年来,医疗纠纷成为影响医院安全稳定的一大主要因素.本文以医疗纠纷的预防处理为切入点,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医患纠纷处理难点,探究法律视角下医院安全管理的完善路径.解决现实中院方在提供医疗服务和预防处理医患纠纷过程中人员法治观念薄弱、法治意识缺位等问题.应将法治思维渗透到医院管理和运营的全过程,为建设平安医院、法治医院提供安全保障.
我国在物的损害案件类型中,承担侵权责任最主要的方式为“赔偿损失”,但《民法典》对如何适用“赔偿损失”及“赔偿损失”的方式方法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被侵权人为弥补自己的利益会提出不同的请求方式,法官在缺少明确规范指引的情况下或会造成同案不同判的后果.本文旨在理清“赔偿损失”方式,将赔偿损失分为“转移所有权式赔偿”与“不转移所有权式赔偿”,并明确后者使用前提及损失计算标准.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法律法规也需要不断完善与修正,特别是在现如今社会发展复杂度不断提升的环境下,民事纠纷情况也有所增加,这也加大了民事诉讼案件的发生率,证据提供是民事诉讼案件之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而且其难度也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事纠纷案件处理.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本文则就《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展开了探索,希望借此来有效规范民事诉讼案件处理.
司法制度的确立是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其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更是司法系统伟大的结晶,不仅有利于维护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遏制违法取证行为,为保障法律公平提供基础.但是由于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存在排除范围不明确以及制度设计欠缺等相关问题,需要有关单位进一步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相关内容,以此来进一步保障司法程序的稳定性和先进性,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可靠的保障.本文主要研究治安案件非法证据排除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