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非侵入或侵入性机械通气(MV)的发生率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 610例AMI患者,采用多因素模型分析非侵入性通气、侵入性通气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机械通气患者293例,其中侵入性通气158例,非侵入性通气135例。非MV、非侵入性MV、侵入性MV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4.0%、8.8%、39.5%(P<0.05)。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6、13、28 d (P
【机 构】
:
458000 河南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ICU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非侵入或侵入性机械通气(MV)的发生率和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择1 610例AMI患者,采用多因素模型分析非侵入性通气、侵入性通气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机械通气患者293例,其中侵入性通气158例,非侵入性通气135例。非MV、非侵入性MV、侵入性MV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4.0%、8.8%、39.5%(P<0.05)。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6、13、28 d (P<0.05)。非侵入性通气与住院死亡无相关性(校正HR=0.90,95% CI 0.40~1.99, P=0.79),侵入性MV与住院死亡高风险强相关(校正HR=3.07, 95% CI 1.79~5.26,P<0.05)。
结论18%的AMI患者需要MV,MV患者中几乎半数为非侵入性MV,具有良好的预后;而需要侵入性MV的患者其死亡风险增加3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预先置入OPLAC喉罩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全麻诱导期低氧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腭咽成型术的OSAS患者80例,随机分为M组、L组两组,每组40例。M组麻醉诱导期使用面罩通气;L组麻醉前置入喉罩,诱导期使用喉罩通气。两组于入室后(T0)、麻醉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完成后(T3)分别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患者停止面罩(喉罩)通气至脉搏血氧
目的观察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植入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后囊膜环形撕开术(PCCC)(PHACO+IOL植入+PCCC术)对白内障患者远期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眼科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共97例153眼纳入本项研究,其中男47例,女50例,年龄50~80(63±4.5)岁。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HACO+IO
目的观察比较应用中间入路和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接受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中应用的不同入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外侧入路,观察组应用中间入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指标明显更优(P<0.05);两组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啶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拟行无痛人流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麻醉前先静脉缓慢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再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单一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术后腹痛、注射痛,以及手术麻醉期间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发生情况。
目的分析研究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不同麻醉方法对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控制和预防提供新的麻醉方法及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6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全麻处理,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术后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手术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凝血酶时间、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根据相关激素的变化情况评价患者的预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评估后选出78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动态监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体内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试验前,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所有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全甲状腺切除组(n=39)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组(n=39),术后采集患者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P)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OP)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老年胃癌患者行LAP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172例LAP与170例OP老年(年龄≥6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OP组相比,LAP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
目的分析伊马替尼联合VP低剂量方案初治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VP低剂量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伊马替尼联合VP低剂量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学完全缓解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液学完全缓解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52.9
目的探讨胸腺瘤患者的生存状况,为提高胸腺瘤的生存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比例、年龄分布、是否伴随吸烟、是否伴随饮酒、手术方式、WHO组织学标准分类、肿瘤直径、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Latter/Bematz(L/B)组织学标准分类、Masaoka分期、侵犯程度,通过kaplan-meier检验确定相关影响因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旨在为今后麻醉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120例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每组60例,并观察T0、T1、T2、T3、T4,并在T0、T4时对患者抽取静脉血以测定血浆皮质醇。结果观察组血浆皮质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