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贵南铁路岩溶隧道中的应用

来源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pei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突泥灾害时有发生,给隧道施工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确保岩溶隧道施工安全,须采用地质调查法、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超前地质钻孔及加深炮孔相结合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用以探测岩溶隧道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将该综合探测技术在贵南铁路九万大山一号隧道工程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在不同岩溶地质条件下使用不同的预报方法组合方式及预报方案,探清了隧道的溶洞空间分布、充填物特征及岩溶水性质,提高了预报精确度,降低了施工风险。得出结论:在岩溶隧道中积极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
其他文献
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光子禁带的周期性结构,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光在晶体的某些方向上是不允许传播的;反蛋白石结构作为一种典型的光子晶体结构,具有慢光效应、多次散射效应和
近年来,基于BiVO4光阳极的光电催化分解水技术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通过水热-氨化法制备出Ni3N纳米颗粒,首次将其作为助催化剂修饰到BiVO4光阳极上光电催化分解水.实验表明, Ni3N纳米颗粒成功负载到BiVO4光阳极表面并可有效抑制表面电荷复合以及提高光电催化分解水性能.在1.23 V v. RHE处光电流密度可达3.23mA/cm2.此外, Ni3
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时,会产生大量氢气,需要进行处理,而氢气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式可用于核电站的氢气处理,其关键是依靠氢氧化合催化剂得以实现.我们综述了催化剂的活性成分、载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催化剂的改性方法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目前催化剂的改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金属粒子的尺寸和分散性的改善,尽可能利用载体表面的金属粒子以获得高的催化剂活性.同时,催化反应容易受到“有毒”物质干扰,可以通过活性成分合金化、改变负载在载体表面的金属粒子形貌(如核壳结构)等方式改善,从而达到提升催化活性的目的.
文章利用模糊数学法探讨了糖与醋的种类对糖醋排骨工艺的优化。在烹饪糖醋排骨的过程中分别选择冰糖、白砂糖、绵白糖、糖浆炒糖色,添加香醋、米醋、陈醋、白醋进行糖醋搭配。通过检测色度和模糊数学法对糖醋排骨进行评价,色度和感官评价的分数一致表明:冰糖>白砂糖>绵白糖>糖浆,香醋>米醋>白醋>陈醋。色度a值在8.02-15.71范围内,糖醋排骨色度a值与感官评价分数呈线性关系,以色度预测糖醋排骨的品质,为糖醋排骨工艺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 地球与地气rn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九大行空之一.地球诞生于45亿年前,起源于太阳星云.地球有一个卫星叫月球.地球、月球、太阳组成了“地、月、日”生态系统.地球具有“引力场
期刊
该研究通过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分析法对36例乳腺癌组织TOX3基因的7号外显子、PPP2R1A基因的6号外显子、PTEN基因的5号外显子进行突变位点检测,利用DNA测序分析法进一步验证。结果显示TOX3基因的7号外显子与PPP2R1A基因的6号外显子中无突变,但在PTEN基因5号外显子第1408位核苷酸序列由A突变为T,导致其编码氨基酸由N突变为Y,所检测的36例乳腺癌组织中有11例检测到突变,HRM结果与DNA测序结果分析一致。
对环形赝谐势中二次谐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有效质量近似、迭代方法和密度矩阵理论基础上,得到了能级、波函数及二次谐波的表达式。环形赝谐势对二次谐波产生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二次谐波产生系数峰值随着化学势和无量纲参数的减小或赝谐势零点的增大而增大,化学势的增大二次谐波发生蓝移现象,而赝谐势零点增大发生红移现象。
古籍图像版面分割是古籍数字化保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藏文古籍版面分割是藏文版面分析的基础。针对藏文古籍版面分割问题,把图像切分为150×150的图像块,提取图像块的灰度特征、颜色特征、纹理特征组合成18维的特征向量,用图像块样本训练SVM,得到每个图像块的分类结果,以获取粗略古籍版面分割结果,然后结合投影法得到精确的版面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分割文本区域,为藏文古籍图像版面分割提供
常规K-SVD字典学习方法在处理实际地震资料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得到地震随机噪声的先验信息,使得相关的误差参数无法确定,只能通过大量调参来实现最优去噪效果。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曲波噪声估计的K-SVD字典学习地震资料去噪方法,旨在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曲波变换,选取尺度系数最大且对应方向上噪声能量最大的曲波系数,来估计随机噪声标准差,再利用K-SVD字典学习方法自适应获得超完备字典,并在重构过程中根据所得噪声标准差确定最优迭代误差参数,从而进行去噪处理。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传统的去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EDA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把实践任务发放给学生,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电路或编写硬件描述语言程序、仿真并下载验证。教师验收学生的实践结果。通过实践验证,该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EDA技术,满足社会对EDA技术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