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質的飞跃,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怎样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作一些探讨,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大胆突破。首先是当前的初等教育,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提到创新教育,要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创新教育,不是去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认为说的离谱,就一种是创新,忽视了一个个极端的问题。生的创新,那也必须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为人师,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爱屋及乌”说明学生在学习时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喜欢接受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发挥创造性,创设宽松氛围,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做学习的主人,发挥创造想象的能力。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其次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多向交流,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合作交流,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教师要创设情境,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改革不应停留在提高学生今天的学习成绩上,而应有助于学生学后阶段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创新的过程需要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当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和违背课堂教学的规律,形成教与学不和谐的局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低迷,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不预习和复习巩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这些现象呢。
  在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的今天,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 新课程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教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为了学,最后达到不需要教。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教是为了学生会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中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学校教学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怎样学会知识,教会他们综合分析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学习创造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一章的小结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书写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这样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了彰显。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指导纲要》指出: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观察是主动的发起思维过程的感知活动。素质教育呼唤着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宗旨,在观察过程中,数学活动中的观察并不狭义地指直观的考察,要通过观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否则就无法通过观察来研究和确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关系。可见,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想的触觉。离开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不可能具备完整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直正实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宗旨。观察能力对于数学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初中数学是一门学习简易的数学运算和图形关系知识及其初步应用技能的课程,数学信息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以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观察能力,无疑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教学要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无论是图形的识别、数据之间关系的把握,还是基本规律的发现、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认真、仔细的观察。需要眼、脑并用,而且观察的对象也并非都具有直观的形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新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的质量不高多种的弊端。归根结底,是学生的观察不够,能力滞后。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毫无观察能力的学生,没有观察习惯,怎么才能够发现几何图形之间隐藏的奥秘。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平等的对话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实践者和研究者。通过合作学习,沟通对话,让学生觉得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成为探索者,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
  (作者单位:四川省金阳县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阐述修正值和修正因子的概念、相互关系、应用方法,以及非计量点的修正值、修正因子的计算方法。
当下国内风景园林和城市规划领域高光聚焦公园城市,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启动了公园城市建设。城市是一个构成复杂的巨系统。引入系统论的方法,对当前公园城市的建设几个关键性问
阐述了同步电动机励磁系统在电动机的起动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励磁系统的改造提高同步电动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摘 要:大学校园是大学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由于师生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物质性条件保证,因此,大学校园里的商业活动与大学校园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大学的扩招与大学城的扩建,大学生参与校园商业活动的发展势头更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校园商业;创业;大学生;利与弊  一、前言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规模日益庞大,由此形成了相对集中的高素质消费群体。与此同时,大
酸化酸压技术是油气增产的重要方法,并且该种技术在油气开发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水平井与直井酸化处理方法的差异,概述了水平井酸化的特点以及相关的酸化处理工艺,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