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物质基准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量值传递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Waken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经典名方温经汤文献考证的基础上,确定药材基原、炮制方法,并制备了 15批温经汤物质基准冻干粉样品,以专属性成分芍药苷和甘草苷、人参皂苷Rg1、Re、Rb1甘草酸和丹皮酚为指标,建立温经汤物质基准冻干粉HPLC定量评价方法,明确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范围以及在人参、芍药、牡丹皮、甘草等药材中的转移率.研究结果表明,15批物质基准中芍药苷和甘草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62%~0.86%、0.25%~0.76%,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分别为14.99%~19.42%、28.11%~40.93%,人参皂苷Rg1+Re和Rb1质量分数分别为0.14%~0.30%、0.07%~0.21%,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分别为25.92%~61.88%、25.03%~64.06%,甘草酸和丹皮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63%~1.16%、0.09%~0.25%,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分别为23.43%~35.53%、5.34%~10.44%,转移率批间一致性好,表明制备工艺稳定.建议温经汤物质基准冻干粉中含芍药苷和甘草苷分别不得少于0.52%和0.35%,人参皂苷Rg1和Re之和不得少于0.15%,人参皂苷Rb1不得少于0.10%,甘草酸和丹皮酚分别不得少于0.63%和0.12%.该研究通过指标成分定量,对经典名方温经汤的量值传递过程进行分析,为温经汤后续的开发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中药高剪切湿法制粒(HSWG)过程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多.为总结不同物料在HSWG过程的可制造性,该文构建了由11种物料组成的小型物料库,包括4种中药浸膏粉和7种药用辅料,每种物料用22种物性参数进行描述.设计了具有不同流体力学性质的黏合剂,进行了密度、黏度和表面张力参数表征.结合经验约束条件和随机化原则,安排21次制粒试验和8次验证试验.采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建立了基于物料和黏合剂性质、接触参数和工艺参数预测颗粒中值粒径的过程模型.通过模型辨识了黏合剂的表面张力和密度,以及过程无量纲参数最大孔隙饱和
血小板功能检测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辅助诊断血小板疾病、血栓前状态及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监测和个性化治疗.在光学比浊法测定的基础上,新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也陆续被研究和开发.目前我国在血小板功能快检仪器研发方面仍是空白.抗血小板中药有效成分大体上可以分为萜类、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酸类、木脂素类、二酮类、挥发油、二苯乙烯类等.中药及其化合物抗血小板作用的量效关系结果显示,大部分的中药提取物或单体成分抗血小板的起效多在微摩尔浓度级(μmol·L-1),其中丹酚酸B和银杏内酯K、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A的抗血小板效应强度
该文选择复合型乳糖SuperTab 40LL为填充剂,研究西黄方多单元释药系统中麝香缓释微片的制备.分别设计含不同比例的SuperTab 40LL和MCC的麝香缓释片处方,于不同压力下压片,通过Walker、Heckel和Ryshkewitch-Duckworth方程,表征不同处方的压缩性和成型性,通过Kawakita方程,描述不同处方的流动性,结合SuperTab 40LL和MCC的外观形态及微片的抗张强度,全面分析SuperTab 40LL对麝香缓释微片压缩成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eckel方程能较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的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建立良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对于RA的诊断及临床防治有着重要意义.基于RA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目前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分为药物诱导性、基因相关性及病证结合三大类.在模型评价中,以关节肿胀、疼痛、发红、出现结节以及关节畸形等为主要标准,与临床上RA的诊断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辨证分型来看,病症结合模型只是单纯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