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全聚德”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华老字号全聚德在体制、机制、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从而走上了规模化、现代化和连锁化的经营道路。门店数量从集团组建初期的3家发展到如今的70多家,并于2007年作为中国餐饮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
  全聚德,十几亿中国人都熟悉这个名字,在世界上也有相当知名度。可谁知道它的前身叫什么?它的创始人是谁?经历了怎样艰苦奋斗历程?
  
  “德聚全”变成“全聚德”
  
  1834年,因家乡遭受水灾,年仅15岁的杨全仁从河北来到北京。在前门大街上,他摆了一个小摊,每天靠着卖鸡鸭的微薄收入,支撑着生活。
  那时,每天收工回家,杨全仁都会路过当时京城里最大的一家烤鸭店——便宜坊。这个聪明又能吃苦的少年,在心里默默许下愿望:有朝一日能开一家自己的烤鸭店。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杨全仁等了30年。
  1864年,杨全仁手里有了足够的积蓄,便盘下了一家叫德聚全的干果店,并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烤鸭店。为了给烤鸭店起个好名字,杨全仁还请来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看着店对他说,如果在新店上起一座楼,就会与旁边的胡同构成八抬大轿的形状,你就可坐上八抬大轿,新店铺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可是,要坐上“八抬大轿”,以杨全仁当时的财力来说,却只能是个梦想。他能做的,就是将德聚全倒过来,成为自己的字号,并请人写了牌匾。
  起初,全聚德的生意并不是太好。杨全仁也明白,若想要在饭馆众多的前门外大街站住脚,成为像便宜坊那样的名店,除了要有丰富的经营经验之外,还要有自己的特色。于是,他不惜重金请来了曾经在皇宫里做过御用厨师的孙师傅。孙师傅一来,全聚德的生意果然立刻火了,因为他带来了与传统焖炉烤鸭完全不同的挂炉烤鸭技术。
  全聚德的生意一天好过一天,此时的杨全仁又想起了那位风水先生的话。为了圆坐上八抬大轿的梦,杨全仁开始盖楼。为此,他欠了不少债。可惜杨没看到那座二层小楼落成,在第一层刚刚建好后,1890年,杨全仁便离开了人世。
  杨全仁死后,山东人李子明成了全聚德的新掌柜。李子明刚上任,讨债的便纷纷找上了门。
  为了对付这些讨债的,李子明之前派人用红纸包了些碎石充当银子,把沙土装进面粉袋冒充面粉。可这些办法,虽然暂时打发走了那些讨债的,但毕竟不能长久应对,时间长了讨债的人不仅会上门闹事,最怕是把全聚德的名声给搞坏了。情急之下,精明的李子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开始发行鸭票子抵充债务。
  全聚德发行鸭票子是在同治、光绪、宣统年间,特别是在兴建全聚德二层楼房的时候,为了筹措资金,更是大量发行鸭票子。
  于是,北京城里人们逢年过节登门拜访时,便会互相赠送全聚德的鸭票子。这种鸭票子不仅代替了油乎乎的鸭子,又当做礼物一样送给亲朋好友,非常实惠(就像如今的超市券、交通卡)。由于经营有方,三年之后,李子明便还清了老掌柜欠下的全部债务。
  除了在经营上动脑筋外,李子明在管理上也别有一套。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客源,他亲自到别的饭馆里去物色出色的堂头(相当于领班)。不仅如此,为了让每一位顾客相信全聚德货真价实,李子明还在顾客选鸭时专设一个卖手。卖手把活的鸭子拿给客人看并让客人亲自在鸭身上题字,说明鸭子所属。这样全聚德赢得了很多客人的赞赏。
  对于店中同样来自山东的伙计们,李子明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每天早上六点,全聚德的伙计们便要起床。他要求伙计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规矩,不能坏了全聚德的形象。曾经有一个伙计,仅仅因为看了场低俗的花鼓戏,便被他开除。而对于那些染上毒瘾或抽大烟恶习的人,李子明更是毫不留情地请其走人。对店里其他老实的伙计,他却通情达理。有要娶亲的伙计,李子明则会不惜走上很远的路,参加他们的婚礼,为他们庆贺,并且还会送上厚厚的红包。因此,他深得人心。
  
  从吴佩孚到张作霖
  
  就在李子明准备大干一场时,1922年1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军阀吴佩孚取得胜利。一时间,人们之间流传着商铺会被乱兵洗劫的各种消息,前门大街上的商铺老板各个忧心忡忡。
  这一天,全聚德里来了一位军官,自称是吴佩孚部队的军需官。他对李子明说,吴大帅为犒赏三军,点名要全聚德准备200桌饭菜,并且每桌必须上一只鸭子。这对于全聚德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令所有人吃惊的是,李子明果断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不接,有可能得罪军方,从而给全聚德带来麻烦。而接下来,对于全聚德来说,无疑是一个壮大声势、扩大生意的好机会。
  随后,李子明调动全聚德的所有人员,增添厨具,外聘厨师,并亲赴养鸭场选择良种鸭,终于在吴佩孚指定的庆功之日,完成了这个当初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此,全聚德在北京城声名大振,顾客盈门。
  李子明一直没有忘记老掌柜的八抬大轿梦。这一年的三月,全聚德的二层小楼终于落成。
  可是,没过多久,距全聚德不远处,开了一家几乎与全聚德一模一样的烤鸭店,掌柜的原来是全聚德管总账的,因为与李子明闹矛盾,便离开了全聚德,也开了一家烤鸭店,与全聚德唱起了对台戏。还起名“华赢全”,即一定能赢全聚德的意思。
  得知此讯后,李子明在开张当天,率全聚德众伙计到场祝贺,还送上了贺匾。但是李子明的这一举动并没有感动华赢全的老板。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军阀张作霖打败吴佩孚,占领北京城。此时,一直对李子明耿耿于怀的华赢全的老板,以当年李子明为吴佩孚部作庆功宴为由,以“支持内战”罪名,到张作霖处密告李子明,李子明被抓。为救李子明,全聚德的堂头和伙计在张大帅60寿辰之际,精心准备了一道“猜谜夜宴”,使喜欢附庸风雅的张大帅大为欢心,李子明最终获释。
  
  激流勇退回乡养老
  
  躲过劫难的李子明回到全聚德后,更是用心经营。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他还在每天下午的营业低峰期,推出了面向劳苦大众的“低价鸭”,得益于此,全聚德的生意越来越火爆。而一直与它唱对台戏的华赢全最终因经营不善而倒闭。
  到了上世纪30年代后期,人们便公认:全聚德烤鸭质量已超过老字号便宜坊,堪称京师第一了。
  在坐上京师第一烤鸭店交椅后,李子明决定激流勇退,回家养老。由于他在全聚德并没有股份,所以他把挣来的钱除了交给东家外,其余的便都分给了众伙计。
  
  传统而又现代的老字号
  
  新中国成立后,濒临倒闭的全聚德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逐步繁荣,并成为国家外交宴请的重要饭店。周总理生前27次光临全聚德宴请外宾,并对全聚德的事业发展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有一次,周总理在宴请外宾时,一位外宾好奇地问起“全聚德”三个字的涵义,周总理机智而精辟地解释为“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周总理对“全聚德”三字的诠释,精辟地概括了百年全聚德一贯追求和秉承的经营思想。
  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全聚德集团也时刻感觉到行业间、地域间、体制间以及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紧迫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新。“老字号”在求变过程中,把连锁、扩张等新的理念也融入市场管理策略中,继续下大力创新“全聚德”品牌,使“老字号”更加辉煌。如今,全聚德集团已拥有70余家成员企业,并于2007年作为中国餐饮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
  全聚德既是传统的,她历经142年锻造,铸就成驰名中外的民族品牌;全聚德更是现代的,她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使传统老字号转变为现代餐饮集团;全聚德虽是古老的,她跨越了三个世纪,历经百年沧桑;全聚德又是年轻的,她正走在21世纪的大道上,开拓着中华民族品牌新的事业。(编辑/若邻)
其他文献
有效控制管理    哈耶克认识到,瑞士手表的质量无人质疑,但业界现状嘈杂纷乱,且忽略了变化之中的全球环境。在最初为瑞士两大手表制造商一一瑞士钟表工业公司(societ é Suissede I’Industrie Horlog è re,简称SSIH)和瑞士钟表总公司(AllgemeineSchweizeri sche Uhrenlndustrie AG,简称ASUAG)把脉时,哈耶克的结论是瑞士
期刊
管理并不是很难理解的一件事。管理其实很简单,管理就是“管+理”。    一个老板给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有一个业务部门,由一个业务经理主管。这个部门有十几个人,其中有两个人业务做得最好,但是和其他同事关系不太好。关系不好的原因在其他同事看来,是这两个人不合群,而且老抢他们的生意,致使他们的业绩不好。在这两个人看来,是别人不像他们那样努力,而嫉妒他们。部门主管给老板建议,把这两个人赶走,以便重
期刊
淘宝网上网友都喜欢称呼宋琳为“最牛老太太”。宋琳的创业宣言是这样写的:“梦想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创业也没有年龄之分。”   近日,随着淘宝网第二届创业先锋评选名单的揭晓,临沂市52岁的宋琳女士被评为“十大网络创业先锋”之一。    “夜想千条路,醒来还得卖豆腐”   52岁的宋琳家住临沂市解放路185号。2000年,宋琳的单位破产,她被迫下岗。“当时,我和大家一起,默默收拾自己的办公桌。整个人的心就
期刊
周华是我大学同窗,更兼室友。走进北大的第一天,我在宿舍见到的第一人就是他。  今天的周华风度翩翩,有着成熟和成功男人的魅力。但当时的周华,只是来自北京昌平南口镇一个很土的小男孩,一个充满了梦想,却不知道梦想在何处落脚的青涩少年。他是军队大院子弟,所以,最常见的就是他平时穿着旧军装的身影。  对周华,我最深刻的记忆在大学第一学期。有一天,我坐在床边,对着窗外发呆。从农村来到北京大学的我,普通话说不好
期刊
2000至2010年,伴随着一个时代的远去,一个崭新的10年已经到来。本刊盘点了过去10年中国首富的特点。从中,我们隐约发现了一条时代的印记。    2010年  42岁开始创业的首富——宗庆后    宗庆后开始创业时已是42岁的中年人。他于1987年出任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厂长,并于同年创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1991年宗庆后成为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始终坚持主业经营,在饮
期刊
如果不是在美国当了半年“农民”,学农6年的女博士石嫣还不会真正地爱上土地。过去的一年,石嫣在农村承包了20亩菜地,推行她自美国学来的一种农业新模式社区支持农业(CSA)——城里人预支菜钱,菜农在专门的土地上生产绿色蔬菜提供给城里人。    远离土地的学农女生    以前,石嫣是绝对不会“晕楼”的,她从小就在城市里长大,早就习惯了各种高高的“水泥盒子”。  去美国之前,她甚至早早就定下了要去国际大都
期刊
经过100多天的漫长等待,久旱的京城终于飘下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创下60年来冬季降雪最晚纪录。除北京外,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干旱地区也飘起了雪花,这次降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套用时髦的句式一“让雪飞一会吧”。  A股市场自去年11月12日步入调整以来也有将近百天的时间,在政策收紧预期的影响下,投资人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而随着近期“靴子”一个接一个的落地,市场的“严冬”气氛也
期刊
所谓阳光财富,就是在阳光下取得、可以拿到阳光下公开、经得起阳光考验,泽被苍生、造福社会的财富。“阳光”作为财富的定语,更多地表现了财富透明、健康、共享、感恩的品质。   中国传统价值观对财富的最直观阐释是两个词:“见利忘义”、“为富不仁”。曾几何时,我们视财富为“洪水猛兽”。改革、开放让国人不再掩饰对“财富”的平实渴求,“创富”成为中国最响亮的字眼。我们的社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财富的重要
期刊
那是1997年的夏天,一直喜欢看书看报、听广播的我,在报刊、广播中不断看到、听到关于重庆某县一个农科所的报道,自称该农科所为政府机关所办,有多项成果获奖,有100多位专家当顾问,还有很多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加之又是在大媒体上发布,很具诱惑力,于是我决定去考察一下。    考察项目    我准备了几千块钱,打算如果考察可以就引进一个项目,为了路上安全起见,我用了农科所的地址,用我的名字把钱先汇了过去
期刊
在荧屏上或在现实生活中都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许多坠入爱河的男女在星空下互相吐露真爱誓言,让爱人知道自己是多么的爱他(她)……聪慧的打工妹吴雨就独具慧眼从中发现一个巨大的商机,开办了全国第一家“爱情盟誓厅”,使恋爱中的情人们有了一个地方可以对爱人盟誓,见证他们的爱情。目前,吴雨的生意红红火火,月利润达2万多元。    《流星花园》带来的商机    今年26岁的吴雨原是一名工人。一天,她与室友正在看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