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六礼告成巧姐出闺 十月孕足平儿生子 (4)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m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云听了笑道:“我不去罢。昨儿病成那个样儿,闹大夫的、药的,今儿可就又去赴席,教人家瞧着是个什么样儿呢。”
  王夫人笑道:“我的儿,你快别这样。昨儿你得了病的话,外头人并不知道,只管逛逛去。”湘云听了,只得应允。凤姐道:“太太,我想平儿已是临月的人了,大肚累坠的,他可以不必去罢。巧姐呢,昨儿刘姥姥打发人来告诉我说,他这两三天儿里头就要进城来呢,大概周家要择日子娶巧姐过门。因为昨儿史大妹妹病了,太太心里噢嘈,所以我也没敢告诉。我想,巧姐既是人家眼看要娶,我也得在家里替他料理料理。今儿姨太太那里请,我们屋里只教他尤家二姨儿去罢。”王夫人听了道:“也使得罢了。我想这会子差人问问你二姐姐、三妹妹去,看他们能来不能来。我的意思,咱们今儿晌午就去,也和你姨妈新亲家母先多说说话。留下你林妹妹和宝玉,晚上先到庙里见见老太太和你姑妈,会到一块儿再去,你们说好不好?”湘云、宝钗、黛玉会了意,齐声道:“好!”于是,大家又坐着说了会子闲话,这才散去。
  到了晌午,迎春、探春两家都差人来告诉说,家中有事,姑娘们俱不能来。于是,邢夫人、王夫人带了湘云、惜春、李纨、尤二姐、宝钗会上东府的尤氏、秦可卿二人。胡氏也是将近临月的人了,也就不肯出门。当下大家坐了六七辆轿车子,一齐来到薛姨妈家来。刚进了大门,早见薛姨妈、封氏奶奶,率领着香菱、宝蟾、岫烟一齐迎了出来。大家相见,欢喜非常。
  叙过了寒温,便往里让,进了宅门,又见宝琴、尤三姐、刘姥姥三人在院子里迎接。彼此问好毕,王夫人向刘姥姥道:“姥姥,你是几时进城来的?”刘姥姥笑道:“我是今儿一早进城来的。本是要到姑太太那里去的,誰知道走到半路上,这里的姑太太又拿车接我来了,我所以才先到这里的。”说着,便同走至上房。
  邢、王二夫人先与封氏奶奶见过了礼,又与薛姨妈、香菱道了喜。李纨、宝钗等挨次儿都行过了礼,大家依序就坐。丫环捧上茶来。茶罢,邢、王二夫人先将黛玉到庙,以及平儿等不能来的缘故,告诉了薛姨妈,便和封氏奶奶彼此叙了一会子一往的事情。香菱又抱上小孩儿来,大家轮流抱了,逗着玩笑了会子。薛姨妈便吩咐先摆几样果子,烫了酒来喝着。一面将打八角鼓儿的女档子,并说书的女先儿都叫上来。请安已毕,安排桌椅,铺了红毡,便琵琶弦索笛管笙箫的热闹起来,直唱到定更时分方罢。
  大家散坐吃茶。只听有人进来禀道:“贾老太太、林姑太太来了!”这里大家听了,一齐起身迎了出来。早见鲍二家的搀了贾母、司棋搀了贾夫人下轿走了进来,后面乃是宝玉搀着黛玉,二人紧紧相随。一见众人迎了出来,黛玉忙向宝玉丢了个眼色,宝玉会了意,忙松了手,低声道:“你好生走,看仔细绊倒了,我到书房里去罢。”说毕,遂向书房去了。
  (待续)
其他文献
下坡路便徐缓了,两侧狗尾草已经抽穗,黑压压的又高又密。大约走了15分钟,我们路过一处村庄。村里空无人影,十二三座房子全都作废了。房前屋后长满齐腰 高的荒草,墙上的窟窿里沾着白花花的干鸽子粪。有的房子塌得只剩下立柱,但其中也有的似乎只消打开木板套窗便可以马上住人。我们从这早已断绝烟火的无声无 息的房子中间的道路穿过。  “其实也就是七八年前这里还有几个人居住来着。”玲子告诉说,“四周全是庄稼地。可终
那年她把许多花籽撒在小树林的草地上.   第二年,果然开了许多花,点缀在树下的绿草中那个瘦弱的女孩儿,常常带着希冀在这片原野上,采  摘那相思的红豆。   他把一首长长的诗,留在这小树林中.那个瘦弱的、幼稚的小女孩被他的诗拴住了心.那个写诗的男孩  常常给她作画,给她边弹吉他边唱歌,那个夏天他和她双坠入了爱河,沉浸在玫瑰色的梦里.   他们每天晚上在这小树林里诉说学习生活,畅游理想,每天他都像是欣
黛玉道:“烧气退了些儿了,脸上的颜色也好看些儿了。”宝玉听了,便走到跟前,将湘云的面色细细的端详了一回,因看的忘了情,便顺手来揭湘云的被窝。黛玉见了,忙一把将宝玉的手推开,低声道:“你怎么越发学的没道理了,你还当这是小时候儿么?亏了翠缕没在这里,倘若明儿云儿好了,知道了,不说你没道理,还要说我没人样呢。”宝玉笑道:“这是我偶然看的忘了情,只当做你和宝姐姐,那里是有心呢!才刚儿宝姐姐原也要来的,因为
摘要:近年来,按类招生成为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招生模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阐述按类招生在国内外高校中的发展情况,分析按类招生的主要特点,并以食品专业为例,探讨按类招生对应的学科专业改革,以实现按类招生的预期成果,提高学生面对社会综合需求的能力。  关键词:按类招生;发展;特点;改革;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6-00
这里,贾珠向冯渊笑道:“公事毕了,该你说你的私事了。”冯渊也笑道:“前日我偶到青楼一逛,遇见了这个女子。他前生本是良家的子女,因素性好淫,所以死后罚入青楼为妓。因到馆未久,琵琶弦索尚未习熟,是以尚未接客。小弟因爱他美貌,所以接他来家,欲买作妾,他倒也愿意。只是他乃官妓,也须得回明老爷,册上除名,方才妥当。我正和秦鲸卿商议要求求大爷,不承望大爷来得如此凑巧,真小弟之幸也。小厮过来,把酒席换了,请新娘
话说凤姐在望乡台上望见贾琏和多浑虫的老婆在后院春凳上恣情的淫乐,不由的怒气攻心,两眼发黑,栽倒在地。吓得鲍二家的魂不附体,连忙扶起,揽在怀内。叫够多时,只见凤姐苏醒过来骂道:“没脸的浪娼妇!”鲍二家的问道:“二奶奶你怎么了?”凤姐这才明白自己跌倒了,听见鲍二家的问他,越发生起气来。待要直说出来,又觉碍口,又怕鲍二家的暗里笑话他吃醋。但道:“你扶我起来罢,望什么家乡呢,倒望了他娘的一肚子闷气来了。”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白的芦苇,在嘴里甜津津地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
1979年丁玲获得平反,回到北京。她立即又充满当年的热情投入到文学事业中。她除了创办大型刊物《中国》,还常常出国到西欧北美访问,在这短短数年间,她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其中《杜晚香》不仅以其清新、秀丽而又极为朴实的描写,给人以极强的魅力,而且成为作家一生探索妇女解放道路的一个艺术答案;而《访美散记》更是情溢于辞,美妙无比,既是作者散文创作上的又一高峰,又是中国新散文苑里的奇葩;《魍魉世界》回忆了
(一)  丁佬倌出来遛狗,街坊邻里的目光全都聚集在狗身上。这是条很吸眼球的宠物狗,毛色光鲜飘柔,神态不可一世,满身高贵气质!这条洋狗,是丁佬倌花了大价钱买的,且每日的开支费用不是少数目。“丁佬倌,养得起不?”有人担心地问。丁佬倌皱皱眉,回答人家:“就咱这每月的四千多块退休金,省吃俭用还凑合吧。”  丁佬倌单身,原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去年退的休。他生性不善言辞,加上又是大老远来的东北汉子,本地无亲
一转身,看见了秋的样子。躲藏在叶子背后,隐隐变了脸色。在一个空间里看一首诗“恋雨却怕湿绣衣,惜花偏折花枝低,怜蝶反扑蝶落地,喜奴叫奴心何依?”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恋雨、惜花、怜蝶,如同喜欢一个人,总会伴随着忧郁的情愫,表达的方式不正确便是伤害。  有的人当它是游戏,有的人拿它作为墓志铭,所有与爱恨有关的故事都手握利剑。或互相奋力搏杀,或一起仗剑天涯。  似乎,这几句话与秋叶无关,也与秋雨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