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艺术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nsu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动教学属于学生与教师的心灵交流,其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体现人与环境、人与人的相互影响,通过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英语中引入互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兴趣,创设良性的互动交流氛围,对提升课堂效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艺术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初中英语教育同仁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英语 互动教学
  社会学提出,人际交往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互动交流,可以提升个人的认知能力,在外界环境和人的交互中,实现信息交流、经验增长以及知识获取。同时,社会学习理论提出,英语学习主要是在认知行为、学习者和环境三者的互动下开展,在初中阶段,每个学生的个人经历、特长爱好以及兴趣个性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英语技能和知识储备也各不相同,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促使交流互动成为了必然和必要选择。
  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艺术的积极意义
  首先,互动教学艺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习惯,改变传统的固化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加生动而有趣;其次,互动教学艺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由于互动教学艺术更加强调小组的交流和互动,其有助于在班级内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二、互动教学艺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互动氛围。初中时期的学生处于叛逆期,如果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一味的灌输道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通过互动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性的互动氛围,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英语热情,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快乐的事情。同时,教师在创设互动氛围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以内容为基础,调动课堂的活跃因素,根据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点,促使学生在良性的互动氛围下开展自主学习。
  2.科学划分层次。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英语能力,科学划分学生层次,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互动教学。在划分层次的过程中,要保证其实用性和科学性,充分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诉求。教师要秉承互补性以及异质性的原则进行学生分组,通过组间互动,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不足和进步,并且树立动态的英语学习目标。学习互动小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同桌为一小组,该分组优势为灵活性和互動性更强;第二,前后桌四人小组,该分组优势为便于操作,具有较强的实效性;第三,按照互补性和异质性原则进行分组,该分组优势为互动更有挑战性和竞争力,可以激发学生的互动兴趣和参与热情。
  3.设置疑问互动。英语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主要以语言应用为基础,注重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传授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和偏狭性,过于强调词汇以及语法等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视英语学科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忽视了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规律以及接受能力,导致课堂缺乏活力、枯燥呆板。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材、录音和图片,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设置疑问,通过疑问引发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设置疑问的过程中,要发挥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疑问对问题进行探究,为文本与学生的互动奠定基础。
  4.阅读感悟互动。阅读是锻炼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文本加强交流互动,进而获得感悟和理解。同时,阅读理解作为英语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也是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语感、增强语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利用阅读积累语言、感受语言,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调、语音以及语速。
  例如在学习《Is this your pencil?》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掌握以及了解文章内容,并且以此为基础开展互动交流,进而加深对文章内容以及词汇短语的理解。
  5.创设互动情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发展学生的语言智力,为学生提供高效互动的平台。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卡片、实物以及图片等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实现情境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情境的生活化,通过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知识的实用性,增加学生的英语信心和兴趣,进而在生活中可以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
  三、结语
  总之,互动教学体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心灵交流,其属于一种动态的交互影响过程,强调人与环境、人与人的交互作用,对提升课堂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在应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以及独立性,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调查和质疑,实现学生与教师的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以及相互沟通,为学生的未来英语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于霞.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艺术渗透的校本研究——新课程教育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探究[J].校园英语,2015,(07):127.
  [2]陈奎燕.初中英语互动教学艺术的探索与运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03):126-128.
其他文献
【摘要】“亚投行”建设,离不开语言保障。语言文化融通是“亚投行”建设的基础工程。语言人才、语言产品、语言服务等需求必不可少。面对多样化的语言需求,如何加快培养语言人才,创新语言资源开发,构建相应的语言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国家和社会的语言服务能力,是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关键词】亚投行 语言需求 语言服务 语言服务能力  【Abstract】Language plays an very impor
【摘要】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如今教育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今,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英语原声电影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一种普遍形式,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口语教学更加的动态,并使课堂更加生动。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原声电影在初中英语教学的作用,并对具体的运用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同行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英语原声带 初中英语 教学  一、英语原声电
【摘要】目前媒体用人单位反映说他们所录用的毕业生中,英语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新闻传播技能欠缺;新闻传播背景的毕业生则英语技能和国际传播能力存在不足。英语(国际传播方向)和新闻传播这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存在着许多交叉点,模块化课程设置将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将有助于培养合格的国际传播人才。  【关键词】模块化 课程设置 国际传播  一、前言  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催生了对既熟练掌握
【摘要】当今我国对英语这个板块仍是非常的重视,然而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学生的英语仍是存在很深的问题。如何提高英语作文质量,这是一个难点。本文将针对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作文质的飞跃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包括当下英语作文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质的飞跃,这两个大点进行。通过研究可以让学生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不再那么头疼。  【关键词】高中英语 作文 质的飞跃 单词  面对如今的应试教育条件,也随着时代的飞跃,国
【摘要】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英语,用它作为交流的工具,加快我国国际化进程,实现国家的崛起。为了将英语教学质量提升上来,实现教学改革目标,转变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本文以交际教学法为研究对象,对其内涵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分析了交际教学法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中实施的必要性,提出几点交际教学法应用的有效措施,对深化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 初中英语教学 必要性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然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桥梁,更应把握国际化方向,扭转长期以来接纳外来文化大于输出本民族文化的局面。本文以贵州黔南地区为例,根据“核心素养”的观点,分析中学英语课程文化教学的转型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 本土文化 文化输出 困境与对策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
【摘要】目前英语专业翻译选题毕业论文与其它选题的毕业论文一样,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创新性,归根揭底,是由于学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思考与发现所致。所以,毕业论文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下大气力改变毕业论文的指导方式,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是搞好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翻译实践 翻译评论 困顿 出路  一、英语专业翻译选题毕业论文指导的困顿  近年来,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在教学改革
【摘要】学习外语单词,首先掌握音形义,了解本义和引申意思,了解其在各种语境中的意思,而且还要把握学科和文化属性;记住一个单词,主要靠记忆。要保持对一个单词的长久记忆,就要重复训练中,熟悉语块和高频词汇,模仿积累,形成语感;而利用学习策略进行词汇学习,主动学习,频繁接触词汇,才是解决词汇的长久之道。  【关键词】学习词汇 重复训练 学习策略  英语有多少单词?大概无人知晓。据统计,在官方语言为英文的
【摘要】隐性分层教学主要根据当前的英语教学条件,尽可能充分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本文首先论述了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隐性分层教学在大学英语中的实践应用,最后指出了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 隐性分层教学 必要性 实践应用  隐性分层教学要求教育者针对整个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兴趣特点、学习状况等综合性因素,悄悄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级,即优、中、
【Abstract】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inductive approach and how to put it in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There are also specific examples to direct how to carry out inductive approach i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