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地把握社会发展--发展美初论

来源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结果上所存在的美,它是发展实践的创造,是人的发展力量的对象化或现实化.富饶、公平、稳定、持续、协调等是发展美的表现形态,内容胜于形式、综合性、功利性、创造的过程性等是发展美的重要特点.发展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依存关系.一方面,发展美依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发展需要美,发展美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发展美,既使我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获得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又极大地丰富了美学理论,为创建一门新兴的美学学科--社会发展美学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改革发展思路,呈现出十个新的亮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主持人语: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快,安全与防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高度关注.因此,<学习与探索>对安全与防范问题进行深入研
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由发展模式转换论、发展模式选择论、发展模式台阶论、发展模式速度论、发展模式机遇论、发展模式协调论构成的.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从近代哲学的认知思维方式向现代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的生存论转向,表明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愈来愈贴近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尽管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现代哲学所诉诸的&#3
通过对马克思的“实践”与海德格尔的“操心”这两个重要概念及其所依附的“存在与时间”观进行的比较性研究 ,可以得出结论 :“实践”的时间性阐释是对“操心”的时间性阐释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资本占有、经济运行、阶级关系、分配形式四个方面.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有对生产力的适应力;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