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探讨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proxy_c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单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4年2月,采用单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15例17椎,男6例6椎,女9例11椎;年龄62~83岁,平均70.5岁.T128椎,L1 7椎,T8 1椎,T11 1椎.术前CT显示椎体后壁均完整.MRI显示骨折椎体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经骨密度仪测定证实脊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平均骨密度为0.603 g/cm2.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疼痛视觉模拟数字评分由术前平均8.3分降至术后平均2.1分.平均椎体前缘高度恢复54.2%±34.1%,中部恢复60.5%±35.4%,后缘恢复40.7%±32.3%.矢状面排列改善明显.手术前后侧位X线片示Cobb角平均改善9.5°(0°~28°).平均灌注骨水泥5.9ml(3.5~7.8 ml).除1个椎体前缘有少许未引起临床症状的骨水泥渗漏外,其余椎体在X线片上均无明显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8个月,平均10.5个月,未发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单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椎体矢状面排列,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 阐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下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量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颈总和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硬化斑块大小.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显著降低,呈低速正常阻力型.视网膜中央动脉血供与颈总和颈内动脉的检测参数相关.视网膜中央动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合理选择肝胆管结石的术式,预防或减少肝胆管结石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对180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肝胆管结石术后1~30 d内79例(43.9%)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术后并发症有残余结石(21.7%)、切口感染(11.1%)、胸水(10.0%);在不同的术式中,单纯T管外引流术后并发症率为50.0%,胆肠内引流术为46.
目的 探讨应用单向活瓣补片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单向活瓣补片对38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1例肺动脉压力下降明显,未出现跨单向活瓣补片的分流;余27例术后72 h内出现分流,其中1例术后72 h死于低心排出量,1例术后4周死于右心衰竭;36例康复出院.术后出现分流的27例患者22例随访6~86个月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后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时机、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8年以来16例髋臼骨折后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结果,探讨手术时机、植骨固定和髋臼置换的方法. 结果经6~66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16例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术后髋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36分. 结论髋臼骨折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重建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但Ⅰ期全髋关节置换需严格掌
目的 探讨眶上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方法. 方法对12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依据手术前诊断性影像资料,制订个体化手术计划;手术行眉部皮肤切口,于眶上作直径2 cm 左右骨窗开颅,采用内镜辅助的显微外科技术夹闭动脉瘤. 结果 12例5种不同类型动脉瘤患者经该方法治愈,其中1例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经阻断载瘤动脉12 min,妥善分离动脉瘤后,在内镜辅助下准确夹闭瘤颈,术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