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高亲和力的人源化抗CD19 CAR-T细胞的构建及体外功能验证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zhez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人源化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通过体外实验验证其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能力。

方法

将人CD19的鼠源抗体(FMC63)进行了人源化改造,获得高亲和力的人源化CD19抗体;构建携带人源化CD19 CAR慢病毒载体,感染T细胞获得人源化CD19 CAR-T细胞(hCART19);按不同效靶比将效应细胞[hCART19、未转染的T细胞(阴性组)及对照病毒转染的T细胞(对照组)]及靶细胞(CHO-K1-CD19及Raji细胞)混合培养,LDH释放实验及ELISA法检测hCART19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能力及细胞因子释放水平;白血病小鼠模型检测hCART19的杀瘤效果。

结果

LDH释放实验证实随着效靶比的不断增加,对靶细胞的杀伤率逐渐增加,当效靶比为10∶1时hCART19组的杀伤率最大,在Raji细胞中为(87.56±1.99)%,明显高于阴性组[(19.31±1.16)%]及对照组[(21.35±1.19)%](P值均<0.001)。ELISA法检测显示Raji细胞作为靶细胞时,hCART19组IL-2水平[(10.56±0.88)pg/ml]及IFN-γ[(199.02±12.66)pg/ml]较阴性组[IL-2:(3.55±0.26)pg/ml;IFN-γ:(37.63±0.85)pg/ml]及对照组[IL-2:(2.92±0.32)pg/ml;IFN-γ:(52.07±3.33)pg/ml]明显升高(P值均<0.001)。以上实验在CHO-K1-CD19细胞作为靶细胞时也出现了相似的结果。给予白血病小鼠模型尾静脉分别注射hCART19、对照病毒转染的T细胞及未转染的T细胞,结果显示hCART19组小鼠存活时间>40 d,另外两组小鼠在20~30 d全部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P=0.008)。

结论

成功构建了具有抗白血病活性的人源化CD19 CAR-T细胞,为下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调查临床一线助产士实际岗位工作需求与考核大纲的契合程度,分析初步设计的大纲的合理性,为完善助产士规范化培训考核大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助产士规范化培训考核大纲(征求意见稿)》编制问卷,于2016年9月对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助产士进行调查;发放问卷50份,回收49份,回收率98%。采用SPSS 16.0分析数据,应用因子分析计算Cronbach’s α系数。结果《助产士规范化培训考核大纲(征求意
科研理念教育在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关键。潍坊医学院医学检验学系针对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成果不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重临床、轻科研"以及整体科研意识薄弱等现象;依托实验室平台,通过导师引领、优化培养方案、鼓励研究生积极探索,促进研究生形成科研思维、提升科研能力,有利于研究生养成良好科研素质、树立正确科研理念。
《手术学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是外科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将来的临床操作水平,而良好的教学实施手段、方法是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就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的手段、教具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提供经验和建议。
解剖和手术教学一直是临床医学教育中的难点,特别是鼻内镜下的解剖和手术教学,由于与直视下所见存在视觉差异,更加难以领会和掌握。一旦对镜下解剖理解有误,可能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本研究试将影像导航技术应用于鼻科内镜手术的解剖和技术的教学,能够在影像导航的指引下讲授内镜下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精确讲解手术操作步骤。根据问卷调查,认为该方法效果清楚和比较清楚的学员占96.23%(51/53),认为该方法优于
目的了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及就业层次,为今后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2014至2016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共244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资料,分析毕业去向的动态变化趋势,利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4至2016届该专业就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在内地攻读研究生的女生占女性毕业生总数的19.7%(34/173),高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分子学特征。方法对24例伴PDGFRA、PDGFRB或FGFR1重排的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及62例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ES)患者进行靶向测序,利用权威数据库进行变异注释及氨基酸突变分析,推测可能致病性突变。结果17例(71%)CEL患者检出37种克隆性异常,但未发现重现性突变位点及热点突变区域,19例伴PDGFRA重排患者未检出致病性突变,2例进展为急性
目的研究一个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家系的ENG、ACVRL1、SMAD4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HHT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家系调查。采集先证者及其长子外周血标本,应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法进行ENG、ACVRL1、SMAD4基因分析,对检出的突变以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71名家系成员中有9名被临床诊断为HHT,均以反复鼻腔出血为主要表现。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先
期刊
目的研究KIT D816突变对伴t(8;21)初次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挽救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10家医院血液科收治的伴t(8;21)初次复发AML接受挽救化疗患者的临床特征,计算其1个疗程挽救化疗完全缓解(CR2)率,分析其与KIT突变的相关性。结果共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初诊时均进行了KIT基因突变检测,KIT基因突变阳性33例,其中2
目的探讨克拉屈滨治疗毛细胞白血病(HC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应用克拉屈滨治疗的24例H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①24例患者中,男22例,女2例,诊断时中位年龄49.5(33~76)岁;脾大20例(轻度脾大4例,中度脾大4例,巨脾12例),淋巴结肿大3例,已行脾切除术者1例;全血细胞减少5例,2系减少15例,1系减少4例;流式细胞术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