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攻城术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时期,墨子的弟子禽滑厘在与恩师的一次对话中,曾将当时主要的攻城方法总结为“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礮辒、轩车”共12种。不过,最常用、也最值得研究的3种攻城方法分别是水攻、土攻和火攻。
  水 攻
  在冷兵器时代,水大概是人们方便借用的最强大的自然力量。《孙子兵法·火攻》中指出,“以水佐攻者强”。因此对于进攻一方,只要条件允许,水攻便是最常用的进攻手段。自古筑堰壅水攻城的成功战例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自春秋至明代以来,历史上有名的水攻战有50次之多,而且绝大部分与攻城有关。譬如早在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就曾采取“筑堤聚山水灌徐城”的办法灭掉了徐国;再如秦国在攻打楚国时曾水灌鄢城,灭魏国时,引黄河之水攻陷大梁;还如三国时曹操决泗水以淹下邳,西汉时樊哙掘渭水破废丘等。
  水攻貌似简单,实则是一种很先进的军事进攻手段,因为这需要高水准的测量技术测定地形,引导水性。唐代军事理论家李筌在兵书《太白阴经·战具水·攻具》中就特别指出水攻要“先设水平, 测其高下”。“水平”是当时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相当于现今的水准仪,主要用来测量地势高低。据《武经总要》介绍,水平是一个小水槽,共有3个相通的小水池,3个小水池中都置有略比池小三分的浮木,浮木上有齿,若三齿一样高则代表水平。除了水平之外,还需要配合照版和度竿一起使用。由是观之,中国古代水利测量技术相当发达,正如英国李约瑟所言:“从中国历史上出现水攻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中国水利技术发展之早,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13世纪初的蒙古军队就曾多次运用水攻战术,但是由于技术和经验都不过关,反而给自己惹来麻烦。譬如1209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围攻西夏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时,曾采用水攻办法,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之机,引水淹城,后来城墙坍塌,决堤的河水四溢,蒙古军队反过来也受到洪水的淹溺。1231年,蒙古大军围攻金朝归德城(今河南商丘)时,也采用了水攻的办法,但由于当时是枯水季,加上不懂地势,不识水性,贸然决堤放水后,不但没有淹城,反而在城外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阻止了蒙古铁骑的进攻。由此观之,水攻是个技术活,部队需要配备识地理、懂水利、知天时的复合型工程人才,方可确保水攻的成功。
  而中国历史上最可怕的水攻则与开封城有关。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第3次攻打开封时,连续4个月久攻不下,遂决黄河马家口段,水灌开封,“溃北门入, 穿东南门出,注涡水,城中百万户皆没”,从此开封变成了一座死城,直到20年后,“洪流久徙,沉者复陆”,开封城才开始恢复了点烟火人气。
  土 攻
  与水攻的残酷性、毁灭性和风险性相比,土攻倒是攻城将帅更愿意采取的一种进攻办法。事实上,土攻也是中国军事史上攻城一方采用最普遍、最实用、花样最多的战地进攻手段。当年金兵两次攻打汴梁城时,采取最主要的办法也是土攻。土攻一般有两种办法,一是搞地下作业,譬如当年金兵就主要采用“鹅车洞子”为掩护,工兵们带着锋刃、鸦嘴、铧锹、方锹、铲子等专用工兵工具,躲在地道内掘土,进行地下坑道作业的。而挖掘地道一般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直接挖一条通向内城的地道,供部队突入城防体系;另一个则是破坏城墙,基本方法是在城墙的地基下挖掘一个足够大的空间,先以木板支撑挖掘的部分,然后放火焚烧支架,地基松动下陷,使城墙倒塌,形成缺口,从而为攻城部队创造进攻通道和机会。有意思的是,当时进行地下作业的工兵们,通常都会带一张大小为6尺5寸(2.03米)见方、材质为生牛皮的“皮漫”,其主要功能是当守城一方用毒液破坏地道时,就可以张开皮漫,固定于排沙柱上来阻挡毒液流入地道,这也算是最古老的防生化器具了。
  历史上著名的土攻战例有很多,而把穴地攻城这一战术发挥到极致的则非晚清时的太平军莫属。当时的太平军组建有专门的工程兵部队——土营,土营主要是由“惯于凿险锤幽,不畏深远”的挖煤工人组成的。因此土营的战术与采煤的坑道掘进作业非常相似:“于数里外开一巨洞,以大木上钉横板,旋进旋以木承之……既达城足,堆满火药,或以柩盛之,而皆藏引线竹筒中,预刻其时为引线之长短,随迟随疾皆可预定。位置既毕,乃静待轰裂,乘势攻入。”值得一提的是,实施穴地攻城时,太平军一般会同时开挖数条地道通向城墙的一处薄弱地段,以增加作业效率和爆破效果。另外,在攻打武昌时,太平军还采取另一种战术,即在同一条隧道中安放两层炸药,当第一层炸药炸毁城墙之后,趁着清军忙于组织人力防堵时,引爆第二层炸药,从而带来最大的战场杀伤力。
  火 攻
  火药发明之后,攻城理念和战法便有了根本性的改观。“火攻”,确切地讲,应该是“火药进攻”成为攻城一方最重要的利器。火药发明之前,火攻的战术运用最多是以火箭或火炮的形式进行辅助进攻。火箭是指用弓或弩发射缚有蒿茅、薪刍、膏油等易燃物,焚烧城楼上一切“可燔之物”;另一种则是用抛石机,将烟球、毒药烟球等抛射到城中,其主要功效相当于现代战场上的烟幕弹或毒气弹。火药发明之后,火攻则演变成为愈来愈重要的一种进攻方式。火药在攻城战中最早得以应用是在唐哀帝天佑初年,当时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今江西南昌),其部将郑璠命部队“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飞火”指的是用抛石机抛射用火药制成的燃烧物,根据当时的战况评估来看,这种具有强大燃烧力的“飞火”功效还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到了宋代,火药在军事领域得以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当时宋军还将其最具军事优势的火药武器融入砲的战术运用中,所有砲具都可以发射火球、火鸡、火禽、毒气弹及爆炸弹等,而当时这些先进的火药武器都被宋军用于积极的守御战中。当金兵攻下开封后,这些新的军事技术自然被当作战利品,成为金军胜利果实的一部分。后来在蒙古军队攻打金都城开封时,金守将赤盏合喜令部下以火器“震天雷”抵抗,双方展开了6昼夜的激战,死伤甚巨。《金史》记载当时的战况说:“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围半亩以上,火点着铁甲皆透。”这种东西虽说以守城之具现身,却是天生的攻城武器,能够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责任编辑】王 凯
其他文献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引导学生寻求歌声之美,而且还应加强对学生们的歌唱与表演、形体的有机结合的教育,使学生们获得声、情、形并美的新境界。因而,舞台表演艺术是声
患者男,71岁.反复嗳气、返酸及中上腹饱胀感4个月余,近1个月感乏力,易疲劳.以往无类似或腹痛、呕吐等病史.体格检查:腹平软,无固定压痛点,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直肠指检(-).钡餐X线检查示:胃幽门区不规则龛影。
信息素质是信息化社会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素质之一,构筑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与学模式离不开信息素质的培养.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不仅
嘧啶类似物如5-氟尿嘧啶(5-FU)和阿糖胞苷(Ara-C)是临床用于抑制DNA合成的重要抗肿瘤制剂,然而,它们通常对实体瘤的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原因是正在迅速生长的这种肿瘤处在S期的
声乐作品的思想情感,首先是由作品的语言来确定的,演唱者运用语言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使作品的情感充分准确地体现。表演者通过作品表达情感时,歌唱语言的每一字、词、句在整个
中成药与某些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疾病,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涌现出许多新方剂型。两者合理配伍应用,可取长补短,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扩大应用范围,反之
最新研究表明,生物等动力量与游泳短冲的能力密切相关。然而,那些研究必须要有最佳游泳成绩差异范围甚大的受试者。因此,短冲速度(即25码计时游)与最大功率(即生物等动游泳
目的 :建立甲睾酮贴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方法 :用RP HPLC测定甲睾酮贴片的含量 ,并对贴片进行了光照、高温、低温、常温和加速试验考察。结果 :线性
问:我的小宝宝6个多月大了,生长发育很好,身体健壮,我想超前锻炼他,让他早点学着站立、行走。可朋友们得知后却提醒我说,1周岁以内的小宝宝如果过早学习走路,会影响到骨骼的
在传统中国,士大夫只知道一门“治国平天下”的学问,所以“古人之文一涉笔必有关系于天下国家”。这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职业,也是他们的乐趣。传统士大夫从来就以谈论天下国家为己任和使命,因此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到了近代,随着政治专业化,特别是随着传统士大夫向专业知识分子转型,政治成了专门的职业,学术也日趋职业化,学术语言成了专业语言,政治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