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社会对机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高中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部门,更应提高学生机械基础教学质量,为将来学生进一步学习机械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机械基础课大致可分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这四个部分,而在教学中往往偏向理论知识,忽视了理论实践的动手能力,与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有所偏差,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性人才,是当下机械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中职;机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里机械、机电等工程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机械基础涉及知识面广,知识点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不仅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十分吃力,就连很多老师也感觉这门课难教。中专生文化程度低,对机械缺乏感性认识,而且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使得他们在机械上的基础基本为零。教授这门课程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同时,这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对于中专生能否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了教好这门课程,必须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一、现阶段机械基础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机械制造业是由19世纪的手工作坊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中国现在的机械教学水平还停留在一定的阶段,并没有与时俱进的跟随着时代的脚步,这都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条件不符。教师也都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达课本知识,其重点是偏重学术,对实际运用制作方面指导不够,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的学习。因此,所学知识并不能牢牢记住,经常是前学后忘,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本来很实用的学科也变成了纸上谈兵,而学校的教学设施也并没有跟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效的结合搭配,教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设施的落后都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及质量。
二、提高机械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应该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结合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讲授课程的相关知识。注重情景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机械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是机械原理材料及计算方法,所以在学习机械课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能很好的提升,这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应有所改变,例如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语言的描述及图片的展示,再运用相关的实物进行课堂展示,来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互相交流着解决问题,以此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知识的氛围至关重要,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受到启发和感染,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技术在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扩大知识容量、增强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教学的方式很多:第一,仿真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计算机模拟机构运动、机械加工、操作演练的过程,能够熟悉操作的基本要领,从而为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教学内容的动态化教学。例如:机械基础平面四杆机构的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演示公交车自动关门系统、鄂式粉碎机粉碎系统等,使学生对四杆机构的理解更加形象、直观,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进行资源的共享。多媒体课件具有容易复制、便于存储和循环播放的特点。学校在校园网开辟学习专栏,各任课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上传到网上,供学生学习和分享。当然,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很多的问题。首先,计算机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学校要不断的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同时选拔优秀的人才来补充教师队伍。其次,教师还要认清计算机的作用,不能过多的使用计算机,要在合适的时间、针对合适的内容来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
3、考核方式
考试的方式、内容对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与普通中学的学生就学习目的而言有着质的不同。中专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份对口工作,凭借所学技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所以,平时要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查,可以以实际操作、调查报告等形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从而达到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4、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工作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中职机械教学进行实践教学首先要建立综合型实验体系。将现有机械基础实验室进行合并成立机械基础实验中心。建立数控、机电液一体化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等综合实验中心。加强机械创新设计、加工、工艺、机电液一体化的实验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要加大对学生完整的操作流程的训练。比如在机械设计中,以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典型零件为案例,使学生在机械制图测绘、三维机械软件应用、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技术测量、机械工程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得到强化,掌握从图纸到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综合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同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课程的理论知识,更要把所学知识贯穿到实际生活中去,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轻理论、重实践,轻说教,重自学等优良的教育模式,不断发现更有利学生的教学方法,而学校在教学设备上更应完善机械教学实验基地,包括多媒体室,新型机械教学实验室,及实践基地,如此,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也得到全面的培养,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鲍金忠.浅析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改革[J].新课程(中旬),2012,07:33.
[2]曹振业.浅谈职业中专机械基础教学[J].华章,2013,12:193.
关键词:中职;机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里机械、机电等工程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机械基础涉及知识面广,知识点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不仅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十分吃力,就连很多老师也感觉这门课难教。中专生文化程度低,对机械缺乏感性认识,而且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使得他们在机械上的基础基本为零。教授这门课程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同时,这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对于中专生能否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了教好这门课程,必须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一、现阶段机械基础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机械制造业是由19世纪的手工作坊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中国现在的机械教学水平还停留在一定的阶段,并没有与时俱进的跟随着时代的脚步,这都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条件不符。教师也都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达课本知识,其重点是偏重学术,对实际运用制作方面指导不够,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的学习。因此,所学知识并不能牢牢记住,经常是前学后忘,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本来很实用的学科也变成了纸上谈兵,而学校的教学设施也并没有跟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效的结合搭配,教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设施的落后都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及质量。
二、提高机械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应该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结合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讲授课程的相关知识。注重情景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机械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是机械原理材料及计算方法,所以在学习机械课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能很好的提升,这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应有所改变,例如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语言的描述及图片的展示,再运用相关的实物进行课堂展示,来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互相交流着解决问题,以此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知识的氛围至关重要,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受到启发和感染,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技术在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扩大知识容量、增强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教学的方式很多:第一,仿真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计算机模拟机构运动、机械加工、操作演练的过程,能够熟悉操作的基本要领,从而为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教学内容的动态化教学。例如:机械基础平面四杆机构的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演示公交车自动关门系统、鄂式粉碎机粉碎系统等,使学生对四杆机构的理解更加形象、直观,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进行资源的共享。多媒体课件具有容易复制、便于存储和循环播放的特点。学校在校园网开辟学习专栏,各任课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上传到网上,供学生学习和分享。当然,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很多的问题。首先,计算机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学校要不断的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同时选拔优秀的人才来补充教师队伍。其次,教师还要认清计算机的作用,不能过多的使用计算机,要在合适的时间、针对合适的内容来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
3、考核方式
考试的方式、内容对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与普通中学的学生就学习目的而言有着质的不同。中专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份对口工作,凭借所学技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所以,平时要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查,可以以实际操作、调查报告等形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从而达到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4、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工作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中职机械教学进行实践教学首先要建立综合型实验体系。将现有机械基础实验室进行合并成立机械基础实验中心。建立数控、机电液一体化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等综合实验中心。加强机械创新设计、加工、工艺、机电液一体化的实验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要加大对学生完整的操作流程的训练。比如在机械设计中,以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典型零件为案例,使学生在机械制图测绘、三维机械软件应用、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技术测量、机械工程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得到强化,掌握从图纸到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综合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同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课程的理论知识,更要把所学知识贯穿到实际生活中去,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轻理论、重实践,轻说教,重自学等优良的教育模式,不断发现更有利学生的教学方法,而学校在教学设备上更应完善机械教学实验基地,包括多媒体室,新型机械教学实验室,及实践基地,如此,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也得到全面的培养,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鲍金忠.浅析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改革[J].新课程(中旬),2012,07:33.
[2]曹振业.浅谈职业中专机械基础教学[J].华章,2013,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