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的法律规范审查制度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nLoveR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国家法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行为准则和依据。目前国家大力推动法制社会的建设,政府不断提出依法治国的理念,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在众多法律中,宪法是所有法律制定的原则和依据。如何建立中国法律规范的审查制度首先就要有合理强大的宪法作为保障。
  关键词:修宪制度;法律法规;重要性;审查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4-0208-01
  作者简介:李金伟(1994-),男,汉族,河南淮县人,河南警察学院,2013级法学本科,研究方向:法学。
  一、宪法是国家一切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国家机关文件的实施原则和依据
  宪法是国家最基本、最主要的核心法律。一个完整的法制国家都需要有宪法的存在。宪法里面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原则以及我国公民的最根本的权利义务,如:公民的选举权、隐私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等等。
  二、宪法修改的必要性和法律法规审查制度的重要性
  宪法是中国最基本、最根本的法律。因此宪法的修改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般宪法具有比其他法律所不具备的特殊稳定性,因为宪法规定的內容的原因,所以宪法是不会轻易作出修改的,他修改所需要的依据和程序都要比普通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复杂很多[1]。
  (一)法律法规是国家和平安全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不可一日无法,法律法规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作用。根据我国的法制史来看,自古以来,法律法股都在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一直是一个国家权利、义务、奖惩的根本依据。
  (二)法律法规的修改建立,不可随性而为,它需要符合国家的经济基本,需要能够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保证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
  (三)法律法规审查制度的建立,能够保证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公平性和严肃性。为实现依法治国提供良好的法律基础。
  三、如何建立健全国家的修宪制度
  宪法的修改是需要规范化。正规化和严肃化的。因为宪法特有的其他法律法规不可比拟的稳定性,因此宪法修改的过程往往复杂很多,相对于其他法律法规的修改来说重要很多:
  (一)要有相关的修宪理论依据。国家应当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定和约束修宪的所有环节。宪法虽然是我国的最高法,但是它的存在依然需要相关的立宪、修宪规则来辅助[3]。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专门的修宪理论依据,那么国家根本大法的实施、修改将会混乱不堪,从而也没有办法来保障国家法律的严格性、公平性和严肃性。
  (二)要明确的宪法修改的主体。宪法修改的主体并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机关随便就可以来负责的。修宪机关往往要具有极高的独立性,它的行为意志不能够随便被左右。一般来说宪法修改的主要主体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虽然他具有绝对独立性的,但同时他还需要受到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4]。宪法的内容也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机关就可以确定的,他是需要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心声和国家相关高级专业人员的撰写、修改。
  (三)要以人民的需求为根本。宪法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人民,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宪法的修改不仅要体现国家的公权力,同时还应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需求。修宪应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主要收集人民意见的途径,根据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修宪意见,将其作为主要的参考对象,将宪法真正的能够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发展。
  四、如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审查制度
  200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开始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好的审查制度需要有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审查依据,如国家的立法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定;2、要有合格的审查主体,相关国家公权力机关是国家法律法规审查的主要实施对象3、要有明确的审查依据;4、审查制度的建立要以最广大人民的需求和生活发展为根本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蔡宝刚.马克思论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兼谈对我国修宪的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4):71-75.
  [2]黎庆.公司治理的理论模式和立法比较——兼谈对我国公司治理的法律思考[D].四川大学,2004,5(12):12.
  [3]罗昆.我国基金会立法的理论辩正与制度完善——兼评<基金会管理条例>及其<修订征求意见稿>[J].法学评论,2016,2(5):95-104.
  [4]刘明国.中国特色最优产业结构理论——兼对若干产业结构理论的批判[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37(3):48-54.
  [5]卫欢.对构建中国特色权力监督机制的思考——兼评达尔的多元民主理论[J].行政论坛,2014,5(2):123.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和频发的危房报道更是引起了大家的恐慌。由于房屋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人身的安全,房地产开发企业很有必要保障按时交付高质量房屋。但近期,由于资金链断裂等各种原因导致一些房地产开发区企业不得不走上向法院申请破产的道路。那么,购房人拿出毕生积蓄购买的房屋该如何得到兑现呢?我们该如何维护购房人的合法权益呢?这是一个关乎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本文结合
摘 要:在新时期积极加强两部党内法规的贯彻与实践,对于切实维持党内的纪律和秩序、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廉政建设和自我约束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对于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而言,应该坚决用两部党内法规来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和党性素质,从而在工作中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能和工作责任,打造高质量高水准的纪检监察队伍。只有从两部党内法规为突破口,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的提高。  
摘要:从一起看似简单的案子着手,在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中,开创性采取必要性审查公开听证的形式,引入第三方律师“外部监督”和纪检监察部门“内部监督”的模式,构建“组织-渠道-操作-评价”四位一体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体制,能够更好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提升检察工作的司法公信力。  关键词:电信诈骗;羁押必要性审查;公开听证  中图分类号:D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
摘要: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2014年,某食品公司将过期变质肉原料重新加工销售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困绕着人们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究其原因无疑是追逐利润最大化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问题,从公司法上完善公司社会责任,有  利于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利益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上市公司与参股孙公司的关联交易属于实质型关联交易,规制显性关联交易的各种制度对治理实质型关联交易的效果较差,有必要完善上市关联关系与竞业禁止的适用范围,设置关联人持股合并计算与上市公司资源严格控制制度,以更好地规制上市公司的实质型关联交易。  关键词:上市公司;孙公司;关联关系;关联交易;竞业禁止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
摘 要:狱内罪犯又犯罪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在监狱工作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大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狱内罪犯又犯罪的发生,一直是监管安全工作的主题和重点。笔者长期从事刑事执行检察工作,通过对L市A监狱近二十年罪犯又犯罪案件的收集整理分析基础上,浅析犯罪又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控制减少犯罪率,稳定监管秩序,提高改造质量。  关键词:狱内;罪犯又犯罪;特点;原因;对策  中图分
摘要:原告资格和受案范围问题是行政公益诉讼的关键问题,而确定原告资格又是其中的核心和首要前提。在探讨行政公益诉讼原告适格性问题时,应将视角放在诉讼的目的上,即寻求司法救济所要维护的利益,因此,在此引入“诉之利益”理论论证其正当性。  关键词:诉之利益;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中图分类号:D9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0-0253-01  作者简介:茅莹(1
摘要:刑事诉讼程序独立价值、实体公正和诉讼效率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聂树斌案”的平反昭雪,更是折射出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独立价值在刑事案件中发挥的重大作用。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程序独立价值的实现与实体公正、诉讼效率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如何处理好刑事诉讼程序独立价值与实体公正、诉讼效益的矛盾和冲突,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建设与完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刑事诉讼;独立价值;实体公正;诉讼效率
摘要:互联网 时代,移动自媒体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传播的加速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移动自媒体的影响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途径、关注点等的分析,探讨社会热点问题舆情传播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进而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热点问题;移动自媒体;途径;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2-0283-02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
摘要:股权转让变更登记的效力与法律后果,认识已逐步统一,但“股权转让未做工商变更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规则的具体运用,出质股权转让的效力,股权转让中的税收问题等,因跨越多个部门法律,实务中的理解与运用也不够统一,宜由最高法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统一理解、统一适用。  关键词:股权转让;股权变动;变更登记;税收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