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疗法”与分享艰难r——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

来源 :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以患癌少年韦一航与患癌少女马小远的青春爱情故事为主线,透视出两个当代中国抗癌家庭的日常生活风景.在这部“绝症青春片”中,导演韩延进行了一种有益的现实主义探索,揭示出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复杂性与当代性.从理性“鸡汤”到清醒造梦,电影成为了一则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国民心理寓言.经由“小红花”这一核心意象,我们得以洞见电影真正的情动机制:分享艰难.
其他文献
摘要:康德的崇高理论分为数量的崇高与力量的崇高,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认知。中国审美文化对于崇高的认知,主要表现为对高山大河的崇敬和赞美,显现为山水与人乐的内在和谐性、天人合一等。因东西方文化渊源与审美差异,中西文化對崇高这一理论的认知存在异同。  关键词:康德;崇高;山水;审美;和谐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2  崇高一词最
《转战陕北》《延河饮马》和《东渡》是石鲁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代表作,三幅作品均运用了宝塔山作为基本图式.宝塔山的图像属性,由低到高,第一层为其自然属性,它象征着石鲁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是他昨天、今天、明天的情感连接;第二层为其传统属性,它是山水画的载体;第三层为其本质属性,带有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当时国家政治等因素凝聚在画家和大众精神里的基本态度.宝塔山作为图像范式,承载更深层的图像学寓意,为形式语言提供更开放包容的载体.本文试图从宝塔山图式切入,深入理解这些作品,将其中丰富的时代信息、文化内涵和历史情境
电影工业美学理论,是在中国电影理论学术话语和学术体系建设的目标下,基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及对“新力量”导演创作现实及表现的透视总结而生成的电影理论.电影工业美学也有丰富的理论资源.电影工业美学可以从四个层面来建构通过“新力量”导演的创作所体现出来的美学原则.这四个环节和要素不是割裂的,而是运动的、互动的、彼此互相依存的,它们组成为一个全产业链工业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中国的“电影工业美学”有自己的“短板”和理论盲点.在方法论上,电影工业美学从“二元对立”开始,但应该超越“二元对立”,进而走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