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表彰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的决定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我部组织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以来,高等教育战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在学术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主动承担本专科基础课教学任务,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采用启发式教学,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融入到整个教学工作中,在引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创新课程教材和教学模式、创建合理教学梯队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为了表彰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又能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授,进而推动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我部组织了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工作。经研究,决定对北京大学姜伯驹同志等10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予以表彰。希望获奖教师再接再厉,为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新成绩。高等学校广大教师要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以恢复高考为标志,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历程。从1985年中共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3年出台《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从90年代初开始进行国家教育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到90年代中期开始推进“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从1999年开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到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大会主席建议我,讲一下当前国内形势和在这种情况下对本科教育有什么要求。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过去10年计算机教育的快速发展;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三、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机遇;四、关于计算机本科教育方面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过去10年所有的学科都发展得很快,但是发展最快的是计算机。1996年,全国有410个专业点,到了2005年是775个,我们是全国——当然除了物理、数学、化学这些基
摘要: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建构起一个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合格、合需要与合发展观协调、多元主体利益兼顾的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观体系,从而更好地造就既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又能充分地实现自我发展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质量观;人才培养:适应:发展    探讨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观,首先就需要对“质量”的相关概念作出厘清。  谈到质量一般会涉及以下三个概念:第一,质量定义。它是指对于某一客体是否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