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早期革命贡献初探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flgvd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万里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通过不同方式组织多种革命活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爱国运动。他领导建立地方军队与革命群众武装,极大地配合了全国抗战大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万里 早期革命 贡献
  万里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1936年夏从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万里积极发展地下党员,成立抗日团体,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组织人民群众团结抗日。在敌后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万里创建并坚持了运西抗日根据地,领导当地军民反“扫荡”、反“蚕食”,有力促进了冀鲁豫地区抗战的胜利。
  一、儒家发源圣地经历练,踏上革命之征途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不久便沦陷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日本的侵略行径极大地震撼了青年万里火热的爱国之心,激起了万里的爱国之情。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和腐败无能,他痛恨不已。此时日本的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他憎恶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之感油然而生,于是开始不断思索救国救民之路[1]。
  1933年秋,万里考入位于曲阜的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曲阜二师)。曲阜,世称“孔孟桑梓之帮,文化发祥之地”,这里不仅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更重要的是曲阜二师有着优良的校训校风、学富五车的学者及光荣的革命传统。1926年8月,这里就诞生了中共曲阜二师支部[2]p35,这是全山东38个中共支部之一,成为儒家圣地周围地区共产党员活动的发端之地。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曲阜二师具有进步思想与革命倾向的师生遭到無情迫害和残酷镇压。特别是1932年5月,国民党山东韩复榘当局对曲阜二师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大逮捕。这次逮捕使中共曲阜特支遭到了极大的摧残和破坏,进步师生力量受到严重挫折,白色恐怖笼罩着校园,革命活动处于低潮[1]。然而,进步力量的增长是谁也扼杀不了的,希望的革命之火还在悄无声息地燃烧。万里就是在这时踏入了曲阜二师的大门,入校后他就表现出极强的忧国忧民意识和进步倾向。
  为了团结有进步思想和革命倾向的同学,万里与他们通过订阅进步刊物的形式,组织了一个读书交流会。读书交流会当时并没有正式的名称和章程,也没有明确的宗旨和正规入会手续,只是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以读进步书籍为纽带相互维系在一起,切磋交流沟通思想。[3]在后来的历次进步学生革命运动中,读书交流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组织发动作用,其成员大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革命道路。鲁迅的著作,是这些读书交流会研读的重点[4]p192、193。在校期间,万里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
  1936年5月,曲阜二师组织学生到济宁乡农学校参加毕业前的集训。在济宁,万里遇到了东平籍老乡董临仪。董临仪当时是设在济南的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此时他的身份是中共山东省委鲁西巡视员。董临仪借同乡之谊,与万里畅谈抗日救亡的道理。万里倍受感动,表示要为国为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并表达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意愿。董临仪遂把万里发展为党员。这样,万里毅然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把共产主义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锲而不舍。
  二、家乡举抗日旗帜,投身于抗日洪流
  1936年夏,万里毕业后,服从党组织的派遣回到了家乡山东东平,以小学教员的身份开展党的工作。他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大力发展地下党员,在东平县小学教师暑期训练班中,倡议全县教师集资创办“新文化书店”,出售进步书刊[5]p41。书店吸引了许多具有进步思想的教师和学生,在抗战初的紧要关口为宣传抗日救亡和传播革命思想提供了重要阵地和舞台,同时也成为东平县中共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场所。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共山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迅速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10月,随着抗战形势的迅猛发展,中国共产党东平县第一个县级组织——中共东平县工作委员会在万里家中正式成立,万里任书记[6]p48。为了更好地适应抗战形势发展,万里又组织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5]p41、42,大力发展“民先”队员,成立抗日群众性团体,创办报刊,有效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这是万里走上地方负责人领导岗位的开始,从此他开始了职业革命者的生涯。
  1938年1月,万里调整充实了县工作委员会成员,增补田子珍为委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统一战线和扩大抗日武装两方面的工作上。2月,田子珍带领东平县田大店20多人的抗日武装与刘星、陈伯衡带领的汶上县近百人的抗日队伍,在汶上县永安寺成立了东汶人民抗日自卫队[5]p126。这支由两县进步知识分子和农民组成的抗日自卫队,是在中共东平县工作委员会、中共鲁西南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之下,在东平湖畔树起的第一面抗日义旗。东汶人民抗日自卫队建立后,在万里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扩建抗日武装队伍,筹集枪支弹药,突袭日伪张楼据点。4月,为配合台儿庄会战,自卫队在汶上县白塔村伏击日军,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白塔村战斗,是东平、汶上人民第一次听到打击日军的枪声,是自卫队员第一次经受血与火的考验[5]p94、95。从此,以白塔村战斗为开端,在鲁西南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热潮。
  三、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与八路军共抗战
  在泰西地区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对敌人可直接威胁战略重镇济南和南北交通大动脉津浦铁路,对我方可沟通鲁西、鲁中两个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联系,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
  1938年5月,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中共泰西特委建立,由段君毅任书记,万里调任中共泰西特委宣传部长。建党建军及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工作被列入特委的重要议程,开始正式创建泰西抗日民主根据地,万里也进入了高一层的重要领导岗位。   到中共泰西特委工作后,万里便立即投入到建党整军的紧张工作中,积极培养党员骨干,开展“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党性军纪教育。经过整顿与教育,队伍的政治和军事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中共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队伍。9月,万里同何光宇带领部分部队开赴东平,发动群众,创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将当地抗日武装整编为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第十支队东进梯队。11月,泰西地区各抗日武装齐集大峰山区,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共4000余人[6]p107、108。第六支队的建立,在泰西地区公开树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鲜明旗帜,掀开了泰西抗战史上的灿烂一页。不久,中共泰西特委决定万里同部队开赴平阴县南部、东阿县东部和东平县北部一带山区,开辟了平阿抗日根据地。
  从1938年5月到1939年3月的10个多月中,中共泰西特委在泰山西端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高举起一面敌后抗日旗帜。1939年3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东进支队进入泰西,第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提出:“创建泰西根据地,依山(泰山)傍湖(东平湖)向外发展。”[3]不久,东进支队与进入泰西的鲁西区党委、泰西特委和第六支队会合,万里有幸在罗荣桓领导下工作。3月20日,泰西地区抗日活动积极分子大会在东平县常庄召开,罗荣桓在大会上肯定了泰西特委在党和部队方面的工作,提出应大力发展基层抗日民主政权,扩大抗日武装队伍。以这次大会为标志,泰西进入了全面开创抗日根据地阶段[7]p26。
  泰西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日军的注意。5月,日军调集5000多人合围肥城陆房山区,妄图摧毁泰西根据地。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部队和第六支队等部以及中共鲁西区党委、泰西地委机关,合力歼灭日军1200多人,粉碎了敌人的图谋[6]p123。万里亲身经历了这场血与火的较量,他的军事及政治素质进步显著。6月以后,万里按照中共鲁西区党委关于建党建政的号召与命令,带领工作队在平阴及东平一带着力抓党员发展和党组织建设等工作。
  1939年10月26日,泰西行政委員会成立,11月底泰西专署成立。二者的先后建立,标志着泰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正式形成,有力配合了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的军事行动。
  四、扎根运西抗日根据地,促民主民生运动
  运西,指鲁西大平原上京杭运河以西、黄河两岸地区。1939年8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梁山全歼日军300余人[6]p138,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鲁西人民。8月下旬,鲁西军政委员会在东平湖内的小安山召开会议,确定创建鲁西平原抗日民主根据地。1939年底,中共运西地委成立。1940年4月,运西专署成立。申云浦任地委书记,万里任地委副书记。万里将主要精力放在协助申云浦进行巩固党的工作上。通过审查干部、整顿支部、思想教育等工作,对加强党的领导、发展根据地和后来在严酷条件下坚持根据地都产生了重要作用[3]。同时,万里还参与了发动群众、建设政权的组织领导工作。“继续贯彻大胆放手的领导方法,主要依靠启发集中多数人的意见及靠多数群众的自觉行动来开展工作。”[8]p7这种领导方法是万里贯彻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的灵活运用。
  百团大战之后,日本侵略者制定了新的策略,开始加紧对付根据地的抗日军民,残害抗日民众。“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在各根据地制造军事摩擦并对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中国的敌后抗战,在内外夹攻之下进入了最为艰难的时期。1941年7月,鲁西和冀鲁豫边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运西地区处于根据地的中心位置,万里与党政军其他领导干部一起,领导运西军民一面开展对敌斗争,一面进行根据地建设。在抗战最艰苦的1941年到1942年,万里领导军民建设并巩固扩大了运西根据地,其中的濮县、范县和观城县,既无日伪据点,也无顽军驻扎,是冀鲁豫边区唯一的三个完整县,被誉为“钢铁濮范观,边区小延安”[7]p49。
  从1942年10月开始,中共冀鲁豫区党委以濮县、范县为试点,开展民主民生运动。运西地委除配合冀鲁豫区党委在濮范两县搞试点外,还在中心区的鄄北进行了民主民生试点,并结合进行建党、整顿民兵等工作。万里对鄄北旧城集的民主民生运动极为关注,专程到旧城集了解情况,亲自主持召开由部分积极分子参加的座谈会。他在充分肯定旧城集的民主民生运动的同时,强调开展民主民生运动与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要求进一步巩固运动成果,加强民主思想教育,采取民主方式建立村抗日政权,加强民主法治教育[5]p55。运西和冀鲁豫边区的民主民生运动开展得最早,成果也最显著。一些外国专家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7]p57。
  五、响应“对日寇最后一战”,率部抗日大反攻
  经过民主民生运动,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1944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1945年初,冀鲁豫边区有12个专区、116个县政权、近2000万人口,成为敌后最大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运西地区辖有18个县,成为全边区的第一大专区,运西军分区的主力部队达到1.5万人,还有几十万民兵[7]p58。
  1945年,冀鲁豫边区军民对日伪军展开了夏季攻势作战,把敌人占领的城市及农村据点包围得越来越紧,呈瓮中捉鳖之势。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全面大反攻由此开始。8月11日,冀鲁豫行署和军区联合发出命令,号召全边区军民实行总动员,解除盘踞在边区中的日伪军武装。万里率地方部队和民兵在运西地区投入到抗日大反攻的洪流中,先后收复鄄城县、菏泽等地,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8月,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共两党都在为构筑战后新的政治格局而努力。9月,中共运西地委召开了全地区主要干部会议。万里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抗战胜利后正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内战危险,我们的方针是不赞成内战,阻止内战,反对内战;要求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准备进行自卫战争;决定中心区的任务是扩军和开展大生产运动,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3]从此,万里的革命生涯随着国家的命运改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
  [1]丁龙嘉.在孔子故乡踏上革命之路——万里早期革命生涯(之一)[J].山东档案,1995(6).
  [2]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1921—1949)[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3]丁龙嘉.万里在冀鲁豫战斗的岁月[J].百年潮,2016(12).
  [4]鲁都星火[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5]东原星火——万里在东平早期革命活动资料专辑[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6.
  [6]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
  [7]张广友,丁龙嘉.万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8]万里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彭月才
其他文献
从理论上阐明习近平困难群众利益保障思想的科学内涵与主要特征,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困难群众利益保障丰富实践的科学总结,也可以为当下和未来决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究其原因,中国共产党做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引领,编制符合中国国情和农民生活实际的话语资源;以党组织为组织引领,
讨论了胶化TDI三羟加成物的处理方法,介绍了该解聚物作为增韧剂在过氯乙烯涂料中的应用及用于聚氨酯黏结剂的制备,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胶化聚氨酯废物利用找到了一条处理途径
文章对应用于养殖污水和沼液处理利用过程的膜浓缩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介绍膜浓缩工艺系统的基础上,就膜前预处理、膜浓缩、膜污染防治3个单元的作用、技术选择和运行参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重要苏区,闽浙赣苏区是方志敏等人在闽浙赣边区创建的地方苏区,是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央苏区的东北屏障和右翼。在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