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香椿1号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yi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红香椿1号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组培苗栽培与管理、苗圃栽培与管理、反季节栽培与管理等内容,从而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香椿1号;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043-01
  
  红香椿1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培育而成,是香椿中的极品,菜、材兼用,鲜嫩的芽菜肥壮、品质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蛋白质含量9.7%,比一般香椿(5.7%)高70%,维生素C含量高7.1%,食用口感好。特别是通过现代科学新技术进行脱毒快繁后,其生长整齐一致,香味浓郁纯正,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再加上配套的栽培技术,新鲜芽菜产量比一般香椿产量增加15%以上,深受菜农的欢迎。尤其是反季节栽培,对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组培苗栽培与管理
  
  1.1 炼苗
  通过室内培养35~40d的组培苗,根系2~3条、根长0.5~1.5cm、主茎高3cm左右,展开叶3片﹙3叶1心﹚,长势好,生长健壮,这时可进行炼苗,准备移栽。炼苗时首先要打开瓶盖,在室内炼苗,炼苗5~7d,让其逐步接近和适应外部自然环境条件,加大昼夜温差,以利保活,提高香椿苗的成活率。
  1.2 移栽
  移栽前首先要洗净苗基部的培养基,以防污染,在清洗时要用自来水冲洗,且莫用力,以防挫伤根系,如挫伤根系易感染细菌,成活率下降,用多菌灵和代森锌浸苗5~10 min,待用。培养基质的配比以砂壤土∶有机物腐殖质为3∶1,以保水保肥,通透性好,然后用40%的多菌灵800倍液灭菌拌匀。栽植以育苗钵、盘为宜,1穴1株,栽稳栽牢,压实基质。
  1.3 栽后管理
  保持温度15~26℃,相对湿度前10d保持在90%~95%,以后可保持在65%~75%。栽后及时灭菌,5~7d进行1次,用40%的多菌灵800倍液,共喷洒2~3次。若光照不足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增温补光,一般成活率是90%以上。
  
  2 苗圃栽培与管理
  
  2.1 栽前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好、易浇灌的砂壤土为宜,施农家肥60.0~67.5t/hm2,有机复合肥112.5~150.0kg/hm2。栽植前要浇好底墒水,足墒栽苗,返苗快,早生根快长芽。结合施肥精细整地,深耕土壤20~25cm,有利于根深叶茂,保水保肥,平整后,做成1.2~1.5m宽的畦,易于排灌与管理,以备栽植。
  2.2 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
  4月上旬进行移栽,早春温度回升快,以利于椿苗早发快长。选择根系3~5条、主茎高3cm以上、展开叶3~5片、生长健壮、无伤害的优质苗进行精细移栽,由于苗小,不要栽植过深,压实栽稳,保质保活。行株距为(30~35)cm×(18~21)cm,栽9.75~10.50万株/hm2
  2.3 田间管理
  早春栽植的椿苗,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破除板结,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通透性,以利保肥保水早发快长,共中耕3~4次。按时浇灌,以田间持水量65%~75%为宜。前期苗小,尽可能少浇水,6月份椿苗生长加快进入速生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因地适宜,及时进行补施苗肥,施尿素75.0~112.5kg/hm2,可结合浇水追施,也可以进行穴施。促使种苗又粗又壮,树干结实匀称,根系发达,为冬季催芽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反季节栽培与管理
  
  经过4~10月份生长的椿苗,生长健壮,茎杆粗壮,结实匀称,叶色正,叶片大而厚,脱叶适宜不贪青,春梢长而秋梢短,主茎高度100cm左右,根系发达、粗壮,主侧根3~4条,根径粗1.0~1.2cm。在11月上旬进入温棚,开始催芽,进行反季节种植。第2年催芽的植株标准除长势好、健壮、性能优等与第1年的相同外,还要求植株高150~180cm,茎粗1.3~1.5cm。
  3.1 精细整地
  施足农家肥67.5~75.0t/hm2,普通过磷酸钙600~675 kg/hm2,或复合肥(N∶P∶K=15∶15∶15)525~600kg/hm2,深翻土壤25~30cm,整平,利于排灌。
  3.2 密植移栽
  栽植时以南北行为宜,苗分类栽植,南植低苗北植高株,以100株/m2左右为原则,行距10~15cm,株距5~8cm,栽9.75~10.50万株/hm2,栽苗深度以根基部覆土厚5~7cm,栽稳压实,栽好后浇透水。浇水后(田间持水量70 %左右)不要立即加覆盖物,要让水分自然散发,以防烂根,另外低温有利于促进香椿休眠期的进行,利于早发。
  3.3 增光保温
  适宜的温度是椿芽萌发和获得丰收的关键。依照天气状况,温度的高低,对大棚应随时加盖塑料薄膜及草苫,温度保持在16~25℃,白天不低于18℃,超过28℃时要及时通风散热,夜间不低于12℃。入冬后如遇雨雪及时进行增光补温,保持棚膜清洁,随时清除薄膜上的水珠,采用火道、简易火炉或使用20m2设1个200W加能灯泡来提高棚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
  3.4 椿芽采摘
  采摘期的阳光要充足,温度应保持在18~25℃,相对湿度60%~70%,湿度过大,发芽迟缓,芽尖萎缩,生长速度慢,香味降低。若棚内湿度大,要在晴天中午打开通风口通风,湿度过低时,在晴天中午用喷雾器喷水。第1次采摘椿芽宜早,当芽长到13~15cm时进行采摘,采摘时要将鲜嫩发红的嫩芽全部采下,促进侧芽早生快长,采摘后及时浇水、补肥30~45kg/hm2,促苗早发快长。发芽期间温度控制在20℃以上,25d左右采芽1次,到3月底共采芽4~6次。采芽结束后,将椿苗移出温棚进行露地栽培,待冬季落叶后,再移植到温棚内培育椿芽。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九二○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作用,总结了其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使用技术,以期指导水稻制种生产。  关键词九二○;水稻制种;作用;使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82.8;S5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198-01    九二○学名赤霉素,在pH值3~4的溶液中最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其变成无生理活性的伪赤霉素或赤霉烯酸。幼叶和嫩枝顶端形成的赤霉素通过韧
摘要探讨了扬中市稻麦测土配方施肥实践中各种相关农艺技术措施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可持续应用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稻麦;测土配方施肥;问题;对策;江苏扬中  中图分类号S511;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069-02    扬中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典型的稻麦轮作圩区。其土壤由长江冲击母质形成,传统耕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壤肥力基础良好
摘要 介绍了颍州区春防工作值得推广的经验,并对春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畜禽春防;问题;对策;安徽阜阳;颍州区;2009年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43-01    阜阳市颍州区2009年为期1个多月的春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在这次全
摘要介绍了中优186在新化奉家镇示范中表现出丰产性好、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等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为该组合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杂交水稻;中优186;示范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98-01    中优186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中9A与自选的恢复系R186配组而成的优质、丰产
摘要阐述了两优0293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时落谷与培育壮秧、麦后抢栽与稀植减苗、调肥控水攻大穗、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该品种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两优0293;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200-01    睢宁县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试验、筛选两系杂交水稻。由于两系对气候、栽培
摘要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的小麦肥料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氮218.55kg/hm2,五氧化二磷102.30kg/hm2,氧化钾96.75kg/hm2,最佳产量7 480.50kg/hm2。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推荐量为:氮180~210kg/hm2,五氧化二磷75~105kg/hm
摘要沼气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农村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提供优质生活燃料,改善用能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的深层次利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和改善耕地,提高农产品质量。  关键词沼气;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
摘要流域防洪减灾信息系统对流域防洪决策起到强大的支持作用。对浑河(沈阳城市段)智能型防洪减灾信息Web平台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开发成果进行了介绍,重点总结了系统实施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成果。  关键词浑河;Web平台;系统功能;模型开发  中图分类号 TP391;S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248-01    1项目背景    浑河发源于抚顺市清源县长白山余脉龙岗
摘要介绍了国槐尺蠖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生活习性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国槐尺蠖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槐尺蠖;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792.26.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194-01    国槐不仅耐寒、耐旱、易管理,而且抗污染性较强,绿化效果好,是北方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乡村房前屋后、门落庭院栽培的首
摘要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探讨了GIS和RS技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面的应用方向和模式,以及其应用过程和流程。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 TP391;TP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267-02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发展到现阶段,已经进入社会化应用阶段,在土地利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