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学生修改作文兴趣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u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够明显,通常学生只知道哪些是优秀作文,哪些是不合格作文,而优秀作文好在哪,不合格作文差在什么地方,怎样修改,还是不太清楚。若能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技巧,就可以改变目前在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的少、慢、差、费等现象。目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一是语文教师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二是语文教师平时对作文教学与作文指导的力度不够,不彻底;三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与作文批改方面带有随意性,特别是作文批改,教师不能做到篇篇面批,只能每次重点轮回批改。导致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应付了事。以上种种情况,导致学生对作文教学及修改不重视,很难提高作文水平与能力,就更谈不上提高习作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写作文不爱“回头”,对修改不感兴趣。这是妨碍他们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平时要鼓励学生写完作文要反复修改。要想让学生修改好作文,就必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指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它具有两个突出特征,即有强烈的吸引性和鲜明的情感反应。人总是被感兴趣的事物紧紧吸引并给予高度注意,进而探求它的奥秘。凡事与自己兴趣符合的行动,人们就愿意积极地轻松愉快地做。因此,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就必须从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入手,与他们的兴趣相符合,这样才能启发、诱导他们积极修改自己的作文。据此,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一是“先人后己”,就是先指导学生修改别人的作文。据观察,学生有修改别人作文的兴趣。不少学生还有些“好为人师”。人人参与批改,人人当一回老师,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趣味的;加上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展开竞赛,引入竞争机制,兴趣更浓,回答正确者加十分,回答不正确者不扣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挑起是非,引起辩论,修修改改,改改修修,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有趣味性。这样通过趣谈、修改,学生对不合格的作文差在什么地方,以及作文究竟怎样改便一清二楚。他们在修改别人作文时,兴趣很浓而且特别慎重,不直接在别人的作文上动笔,只做小记号,然后用评论的方式提出修改意见。浏览这些评论,可以看出,即使是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不乏有考虑成熟的中肯见解。学生在修改别人作文的时候,自然想到自己的作文也存在某些毛病,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拿自己的作文修改。
  二是“先旧后新”。即从修改旧作文入手。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直接指导修改刚写的作文而要绕个圈子呢?原因是有些学生有特殊的“病症”——脸上“皮肤过敏”,刚写过的作文就修改很难为情,而且不会修改好。如果拿出以前的作文,他们就好像欣赏自己“衔手指的照片”一样有趣。老师谈缺点,学生总抢在老师前头发言,一点也不难为情,似乎站在高高的顶峰俯瞰自己的作文。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获得了修改作文的知识和技能,养成了认真修改作文的寫作习惯。
  三是“先被动后主动”。所谓被动,就是修改老师在作文上用记号标出或用批语指出的地方;所谓主动,就是自己发现并修改有错误的不恰当的部分。在前后相连的几篇作文中,相同的毛病在前篇标出了一般在后面各篇中不再标出,凡已经标出或虽未标出,但学生可以自己标出的毛病,都要求学生一直修改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是“先读后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些学生希望自己能把作文改好,但苦于不识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作文山”的真面目,自己发现不了问题。他们常常问:“我这篇作文还有什么缺点呢?”“我这样改行么?”“您教给我一个诀窍吧!”他们似乎要一眼就能看出所有缺点。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告诉学生采用诵读的方法,读给班级同学听,读给别人听,要虚心请人提意见,但是不管怎样读都要做到一点,即一边读一边把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上思考。只有这样坚持下去,修改作文才会变苦恼为快乐,相应培养修改作文的兴趣。接下来是自己动手实际操作的过程,每名学生按照修改规则自己审阅修改一篇习作,通过这个实践过程,深化了理性认识,把积累的理论转变为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实践证明,这种修改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分析、语音表达、应变能力都有所增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学生由“观众”变成了“演员”,有了充分展示的机会,成了课堂的主体部分,产生了探索语文知识宝库的强烈的求知欲,事半功倍,一举多得。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观察我院过去五年内的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患者,在"输卵管妊娠诊疗方案"指导治疗下,输卵管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的附件残留包块及盆腔积液等方面的临床疗效;通过对
摘 要: 本文结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界定、目标和存在的困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个性化作文教学实施的途径——个别化教学,以期达到提高个性化作文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个性化作文教学 个别化教学 困难分析  一、引言  从目前来看,主体的迷失是个性化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严重的困难之一。教学主体和把学生当做写作主体的迷失就称为主体的迷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在学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营造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气氛 营造方法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途径,促进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个性化 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能力的要求概述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一要求强调了写作的个性表达,让学生可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笔者一直在思考此句中“真”字的含义,联系小学语文课堂又应当如何理解?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推行多年,在它的指引下,出现了各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迷离”了双眼,“迷失”了方向:新课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真正”的语文课堂必须牢牢抓住些什么?笔者认为,“真正”的语文课堂不是为了追求形式的丰富多样,场面的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