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进行岩静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并对相应的术中处理方法进行讨论. 方法 取15例(30侧)成人尸头标本,经静脉乳胶灌注处理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岩静脉的化置、形态、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进行岩静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并对相应的术中处理方法进行讨论. 方法 取15例(30侧)成人尸头标本,经静脉乳胶灌注处理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岩静脉的化置、形态、分支及变异等情况,以及与三叉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等的毗邻关系.对60例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施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中观察岩静脉及其属支的各项情况.结果 解剖所见:①岩静脉化于蛛网膜下腔间隙内,呈游离悬空状,多由2~3支属支静脉汇成,最终注入岩上窦的内、中2/3段.②根据尸头单侧岩静脉的数量,可以将其分为单十型(9侧,30.0%)、双干型(17侧,56.7%)和三干型(4侧,13.3%);根据55支岩静脉注入岩上窦的位置与内听道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内侧组(17支,30.9%)、中间组(24支,43.6%)和外侧组(14支,25.5%).③8支岩静脉的主干或属支与三叉神经直接接触,19支岩静脉与三叉神经的距离不超过1 mm.没见到岩静脉或其属支与面神经、位听神经相接触的情况.60例临床病例所见:岩静脉107支,其中内侧组33支,中伺组46支,外侧组28支;岩静脉单干型19例,双干型35例,三干型6例. 结论 认识和处理好岩静脉是桥脑小脑角手术的关键点之一.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对作为责任血管和阻挡手术人路的岩静脉或其属支静脉可以切断.
其他文献
通过一书,总结了张山雷中风病文献、中风病名、中风病机、中风病治法、中风病方药等几方面的成就.尤其对张山雷"内风"观点的确立、"血冲脑经"病机的论述和中风八法进行了阐述
报告了53例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术前严密监测,在择期手术期间做好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和癫痫发作的护理,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和并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负压吸引装置的预防作用.方法 106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在挤压引流管的基础上加负压吸
目的 探讨非火器颅脑穿通伤并颅内异物存留的临床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非火器颅脑穿通伤并致伤物存留的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此类伤者的临床处理方法 .结果 5例伤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460C/T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病史超过10年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4例,分为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NP-DR,65例)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系统是一种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评分系统,在预测患者预后及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综合
CT灌注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伤的功能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依据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对肿瘤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评估均有重要的意义。肿瘤治疗后,肿瘤残留很常见,传统的形态学标准没
目的 探索进展期大肠癌术中腹腔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化疗的安全性.寻找预防大肠癌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 60例行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成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和空白对照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T24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