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志物组合对急诊脓毒症和重度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一种生物标志物组合对脓毒症和重度脓毒症患者的诊断能力.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652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于入院时即检测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B型脑钠肽(BNP)、白细胞计数(WBC)、杆状核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血小板计数(PLT)等生物标志物.根据脓毒症诊断将所有患者分为脓毒症组(452例)和非脓毒症组(200例);根据脓毒症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重度脓毒症组(包括脓毒性休克,190例)和非重度脓毒症组(462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诊断脓毒症和重度脓毒症的独立因素,并组建生物标志物最佳组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生物标志物组合和各生物标志物单独使用时的诊断能力.结果 PCT、IL-6和D-二聚体既是诊断脓毒症也是诊断重度脓毒症的独立预测因素.将这3种生物标志物组合用于诊断脓毒症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高于PCT、IL-6和D-二聚体单独使用时的AUC(分别为0.803、0.770和0.737);且标志物组合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也均比单独使用时得到提高(标志物组合分别为81.2%、81.0%、90.6%和65.6%,PCT分别为75.2%、80.0%、89.5%、58.8%,IL-6分别为81.0%、61.0%、82.4%、58.7%,D-二聚体分别为79.9%、59.0%、81.5%、56.5%).3种生物标志物组合用于诊断重度脓毒症的AUC为0.815,优于PCT、IL-6和D-二聚体单独使用时的0.758、0.740和0.704;且标志物组合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也均比单独使用时得到提高(标志物组合分别为81.6%、73.6%、56.0%和90.6%,PCT分别为79.5%、65.0%、48.2%、88.5%,IL-6分别为65.8%、70.6%、47.9%、83.4%,D-二聚体分别为60.5%、73.2%、48.1%、81.8%).结论 将PCT、IL-6和D-二聚体3种生物标志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对脓毒症和重度脓毒症的诊断能力。

其他文献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疾患,其发病率占女性乳腺肿瘤的0.3%-0.9%.患者通常表现为单侧质硬的无痛性乳腺肿块,未侵及皮肤.直径超过10 cm的巨大肿瘤可见皮肤浅静脉扩张,但溃疡形成罕见.我科2008年6月收治1例伴多处破溃的巨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大鼠是医学科研和教学较理想而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实验大鼠采血标本的优劣,直接影响血液学指标的检测及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整个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由于大鼠体型小、血管细微且性情较凶猛,受惊时易攻击咬人,这给实验大鼠的采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大鼠的采血方法主要有腹主动脉采血、眼眶后静脉丛采血、眼眶采血、心脏穿刺采血、尾静脉微量采血(即尾静脉刺血或割尾静脉采血)、尾尖采血(即剪尾采血)、颈外静脉或颈总动
期刊
报告1例庆大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纠正后继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救治经过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3岁,既往体健.入院前0.5 h因不孕在外院行输卵管通水术.医生取庆大霉素注射液2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注射用糜蛋白酶5 mg、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混合后,注射至1/2时,患者出现喉头发紧、气促、心悸、恶心,非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数次,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大片红色皮疹,伴畏寒、寒战,继而出现面色苍白、
期刊
目的 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急诊室拟诊为严重脓毒症的665例住院患者,进行MED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动脉血乳酸测定,记录28 d转归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预测因子与预后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预测因子及ME
目的:观察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此帮助孕妇提供最佳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2015年以前巴林右旗医院对孕期健康教育开展不足,自2015年以后该院预防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