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与p16蛋白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其相互效应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au_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叶酸与p16蛋白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其相互效应。

方法

选取经病理学确诊的80例正常宫颈(NC)妇女、55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患者、5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Ⅲ)患者、6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微生物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其血清叶酸水平和p16蛋白的表达量。同时采用体外细胞实验研究方法,对HPV阴性的宫颈癌细胞C33A和HPV16阳性的宫颈癌细胞Caski进行不同浓度叶酸干预,检测两种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以及p16蛋白的表达。

结果

NC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和SCC组血清叶酸含量分别为(5.96±3.93)ng/ml、(5.08±3.43)ng/ml、(3.92±2.59)ng/ml、(3.18±2.71)ng/ml,p16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80±0.32、1.33±0.52、1.91±0.77、2.09±0.72;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血清叶酸含量逐渐降低(趋势检验χ2=32.71,P<0.001),p16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趋势检验χ2=56.06,P<0.001)。在CINⅠ、CINⅡ/Ⅲ、SCC组中血清叶酸缺乏与p16蛋白高表达均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叶酸浓度的增加,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C33A:r=0.928,P=0.003;Caski:r=0.962,P=0.001)和凋亡率(C33A:r=0.984,P<0.001;Caski:r=0.986,P<0.001)均上升,p16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C33A:r=-0.817,P=0.025;Caski:r=-0.871,P=0.011),且p16蛋白表达量与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C33A:r=-0.935,P=0.002;Caski:r=-0.963,P=0.001)和凋亡率(C33A:r=-0.844,P=0.017;Caski:r=-0.898,P=0.006)均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

血清叶酸缺乏与p16蛋白高表达均可增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两者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补充叶酸可逆转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以社区资料为基础,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按年龄±2岁、同性别1∶1匹配的205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例组)和正常对照(对照组)。应用PCR-SSP方法检测KIR基因,利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GMDR)和SAS 9.1软件分析数据。结果KIR各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R基因型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简短戒烟干预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4年9月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简短戒烟干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随机效应模型合并RR值(95%
目的调查我国健康人携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及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应用E-test方法,对2009-2011年收集的100株健康从业人员携带菌株进行1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分析,以D试验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采用spa分型对上述菌株进行分型分析。利用PCR检测基因:甲基化酶[erm(A),erm(B),erm(C),erm(F),erm(T),erm(Y),erm(3
目的了解江汉平原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区地下水砷含量变化,探讨该区域高砷水赋存环境、地下水系统砷的来源。方法在湖北省仙桃市和洪湖市分别以地砷病患者家为中心点,在3 km半径内各采集30份地下水样品和3个地质钻孔沉积物样芯;水砷含量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符号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仙桃市南洪村2011-2012年水砷浓度低于2006-2007年(t=4.645 3,P<0.000 1),洪湖市姚河
目的探讨海马蛋白激酶Mζ(PKMζ)/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KCC2)通路在异丙酚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长时程脑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异丙酚后处理组(P组)、PKMζ抑制剂ZIP+脑缺血再灌注组(Z+I/R组)和ZIP+异丙酚后处理组(Z+P组)。采用大脑中动脉
目的探讨弓状核含2B亚基的NMDA受体(NR2B)在大鼠炎性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08只,体重200~250 g,9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n=47)、炎性痛组(IP组,n=47)、二甲基亚砜对照组(DMSO组,n=7)和NR2B拮抗剂Ro25-6981组(Ro25-6981组,n=7)。采用大鼠左侧后肢足垫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0.1 ml的方法
目的评价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在脂肪乳逆转布比卡因大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以105个/ml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孔,每孔2 ml:对照组(C组)加入PBS 100 μl;布比卡因组(B组)加入布比卡因,终浓度为1 mmol/L;脂肪乳+布比卡因组(LB组)同时加入脂肪乳和布比卡因,终浓度分别为1%和1 mmol/L;脂肪乳+布比卡因+苍术苷组(LB
目的利用恒温电热仪建立大鼠烫伤痛模型。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9):对照组(C组)、烫伤5 s组(S5组)、烫伤10 s组(S10组)和烫伤15 s组(S15组)。S5组、S10组和S15组分别接触恒温电热仪热板(85 ℃)5、10、15 s,C组接触热板(室温)10 s。分别于处理前1 d(T0)、处理后1、3、5、7和14 d(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