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各区(县)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及其发展类型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owang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天津市16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ArcGIS 102软件,对2000—2014年天津市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定量及空间区域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天津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增长趋换”的上升趋势,16个区(县)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与其他区(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基于2000年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基础、天津市2000—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年均增长率,可将天津市的16个区(县)划分为高基础-快增长型、高基础-慢增长型、低基础-快增长型、低基础-慢增长型4种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类型。
  关键词:土地;经济效益;时间序列;天津市;发展类型
  中图分类号: F323211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6-0327-05
  收稿日期:2016-05-10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编号:Z161100001116016)。
  作者简介:吴嘉惠(1991—),女,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E-mail:935793744@qqcom。
  通信作者:吴克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评价和土地规划研究。E-mail:wukening@cugbeducn。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是指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资本、劳动力、城市土地的投入与获得产出之间的有效性[1-2],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进行评价[3],是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4-5],其核心是经济效益[5-6]。目前,对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基于耦合协调度、DEA模型等进行综合研究[2,6-9]。本研究在县级尺度上,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 ArcGIS 102软件,对天津市各区(县)的城市土地经济利用效益进行定量评价和空间区域分析,揭示天津市县域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发展类型,为天津市土地高效利用和资源配置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位于38°34′~40°15′N、116°43′~118°04′ E,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天津市由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滨海新区、宁河县、静海县、蓟縣等16个区(县)组成,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 7224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15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 765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 75503亿元,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为13 ∶494 ∶493。
  12数据资料来源
  天津市16个区(县)2000—2014年土地利用数据及经济社会等指标,主要来自《天津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天津市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2000—2014年)、《天津市统计年鉴》(2000—2014年)、天津市行政区划图。
  13研究方法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天津市整体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变化趋势,并基于不同尺度,对比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状况,揭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差异。选取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共8个时间截面,利用ArcGIS 102勾勒研究区内土地经济效益及城市发展类型空间分布,解释天津市土地经济效益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格局演变。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增长速率Q1[10]、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年均增长率Q2、贡献度计算公式分别为
  [JZ]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地区GDP/地区总面积;
  [JZ]Q1=(C-D)/D;
  [JZ]Q2=n[KF(]A/B[KF)]-1;
  贡献度=各区(县)平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天津市平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式中:C为当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D为上一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A为末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B为首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单位均为万元/km2。
  2结果与分析
  21天津市整体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由图1可见,天津市2000年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为 1 42775 万元/km2,后随天津市的快速发展及GDP的逐年上升,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迅猛增长,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约是2000年的9倍;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年均增长率,可将天津市2000—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增长划分为3个时间段,2000—2002年为增长缓慢阶段,2003—2013年为快速增长阶段,2014年为增长趋缓阶段。由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增长率看,天津市2001—2014年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增长率分别为1276%、1207%、1987%、2067%、2554%、1429%、1927%、2791%、1195%、2264%、2258%、1403%、1023%、887%,经济效益增长速率最快的为2008年,相对较慢的为2014年,2004年、2005年、2010年、2011年这4年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增长率突破20%。在缓慢增长阶段,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以年均1242%的增长率缓慢增长,2002年达到1 80433万元/km2;在快速增长阶段,天津市2003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为2 16278万元/km2,并以年均1877%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13年达到 12 08536万元/km2,2003—2013年的年均增长率是2000—2002年年均增长率的151倍。
  22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区域分异
  由图2、图3、表1、表2可见,天津市各区(县)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不平衡,整体呈上升趋势;天津市的中心城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高,其贡献度相对较高,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则相对较低,与中心城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以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进行重点分析可知,和平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贡献度相对最大,2000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为30 820万元/km2,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是2000年的约23倍,增长最快的年份为2005年,比2004年土地利用效益增长约3倍,最慢的是2014年,比2013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增长479%,2000—201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525%;河东区2000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为5 58586万元/km2,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2013年有所回落,下降了155%,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约是2000年的12倍,增长最快的年份是2005年,比2004年土地利用效益增长约16倍,2000—201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935%;河西区2000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为6 62105万元/km2,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是2000年的约28倍,增长最快的年份是2005年,比2004年土地利用效益增长约4倍,最慢的是2013年,比2012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略上升035%,2000—201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687%;南开区2000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为 5 03886万元/km2,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2013年下降832%,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是2000年的约27倍,增长最快的年份是2005年,比2004年土地利用效益增长约28倍,2000—201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647%;河北区2000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为7 35473万元/km2,2000—2014年土地利用效益波动增长,2011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2010年下降1541%,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是2000年的约18倍,土地利用效益增长最快的年份是2005年,比2004年增长约22倍,2000—201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279%;红桥区2000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为10 13146万元/km2,2000—2014年土地利用效益波动增长,2005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2004年下降250%,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是2000年的约8倍,土地利用效益增长最快的年份是2008年,比2007年增长5451%,2000—201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13%。   通过对比16个区(县)的产业结构(表3)发现,中心城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均为0, 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 武清区、宝坻
  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的第一产业比重高于10%,第一产业占比相对较大;中心城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其他区(县)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当;经济增长的带动形式差异导致各区(县)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不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越高的地区,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低。
  23天津市各区(县)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及发展类型分析
  231天津市区(县)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类型将天津市16个区(县)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当年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比值为Q,据此划分当年各区(县)的经济效益类型[11],Q<05、05≤Q<10、10≤Q<20、Q≥20分别表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低、一般、较高、高。由图4至图11
  可见,天津市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别为1 42775、1 80433、2 60987、3 74485、5 71344 万元/km2,在这5个年份中,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滨海新区这6个区(县)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是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2倍及以上,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南开区这5个区(县)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高于或等于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但不足其2倍水平,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这5个区(县)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不足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1/2;天津市2010年、2012年、2014年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别为7 84393、10 96418、13 15688 万元/km2,在这3个年份中,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滨海新区这6个区(县)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是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2倍及以上,东丽区、西青区、北辰区、津南区这4个区(县)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高于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但不足其2倍水平,南开区低于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但高于或等于其1/2水平,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这5个区(县)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不足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1/2。
  232天津市各区(县)土地利用发展类型以天津市2000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为依据,高于天津市整体水平的定义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高基础类型, 低于天津市整体水平的定义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低基础类型;以天津市2000—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年均增长率为依据,高于天津市年均增长率的城市定义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快增长型,低于天津市年均增长率的定义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慢增长型[12]。据此,将天津市16个区(县)划分为4种土地利用发展类型,即高基础-快增长型、高基础-慢增长型、低基础-快增长型和低基础-慢增长型(图12)。高基础-快增长型有10个区(县),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滨海新区,占天津市总面积的3651%,2000年、2014年GDP分别为9 450 900、148 035 500万元,土地利用经
  济效益分别为2[KG3]2009、33[KG3]2428万元/km2,年均增长率为2140%; 低基础-快增长型有3个区(县), 为武清区、 宁河县、静海县,占天津市总面积的3696%,2000年、2014年GDP分别为 1 925 000、20 358 300万元,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别为4429、4 6872万元/km2,年均增长率为1836%;高基础-慢增长型有1个区(县),即红桥区,占天津市总面积的018%,2000年、2014年GDP分别为215 800、1 748 900万元,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别为10 1315、82 2363万元/km2,年均增长率为1613%;低基础-快增长型有2个区(县),为宝坻区、蓟县,占天津市总面积的2635%,2000年、2014年 GDP分别为 1 352 100、9 156 400万元,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别为4364、2 9546万元/km2,年均增长率为1464%。
  3结论
  2000—2014年,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持续上升,2000年天津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为1 42775万元/km2,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是2000年的9倍,天津市16个区(县)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与其他区(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应加快除中心城区外其他区(县)的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该地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提高。
  2000—2014年,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年均增长率为1719%,增长态势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增速趋缓”, 具体分为3个时间段:2000—2002年,天津市处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缓慢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为1242%;2002—2013年,天津市处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快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为1877%;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趋缓。
  基于天津市2000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及天津市2000—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年均增长率,把天津市16个区(县)划分为高基础-快增长型、高基础-慢增长型、低基础-快增长型、低基础-慢增长型4种类型,其中,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滨海新区为高基础-快增长型,武清区、宁河县、静海县为低基础-快增长型,红桥区为高基础-慢增长型,宝坻区、蓟县为低基础-快增长型。
  参考文献:
  蒋春艳,刁承泰 重庆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时空变异分析[C] 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2008
  杨丽霞,夏浩,苑韶峰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差异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15(11):83-88
  [3]管伟,陈松林,王之顺 福建省县域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探索性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116-120
  [4]宋戈,高楠 基于DEA方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J] 地理科学,2008,28(2):185-188
  [5]岳大鹏,王会,王亮 基于DEA模型的陕西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8):9897-9899
  [6]宣璇 湖州南浔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3):140-143[HJ17mm]
  [7]杨志荣,吴次芳,靳相木,等 基于DEA模型的城市用地经济效益比较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與环境,2009(1):14-18
  [8]陈玉兰,苏武铮 新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及评价[J] 新疆农业科学,2005(增刊1):198-202
  [9]张宝山,陈娟 山东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综合分析研究[J] 山东经济,2006(6):135-137
  [10]张荣天,焦华富 泛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测度及时空格局演化[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6):75-81
  [11]王雨晴,宋戈 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与案例研究[J] 地理科学,2006,26(6):743-748
  [12]陆玉麒,林康,张莉 市域空间发展类型区划分的方法探讨——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J] 地理学报,2007(4):351-363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化感物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加入生物炭缓解化感物质对番茄幼苗的毒害作用,并从生物量、光合作用指标、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化感物质对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光合作用及叶绿素含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幼苗体内SOD、POD、CAT的活性降低,番茄幼苗体内的MDA含量显著增加;加入不同来源的生物炭,番茄幼苗的生物量、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
摘要:使用豫东地区代表站点近5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冬小麦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合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气候适宜度函数和农业生态区域法(AEZ),计算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和气候生产潜力,分析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产量和气候适宜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生产建议。结果表明,随着耕植传统改进、经济投入和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实际产量与气候生产潜力仅相差20%左右,有些年份甚至
1   在荆河滩,认知春天是从柳树开始的。其实,年前柳树上就浸润着一种明丽的黄色。这种颜色,让荆河滩随时保持着生命的活力。   立春过后,荆河滩上的柳树,一天一个模样。先是柳条变软,在料峭的春风中,摇摆出一条条细线。一晚上的工夫,线上冒出一对对的芽儿。那些簇拥在柳树脚下的野麦子,许是捕捉到春的信号,随着河水的晃动,忽地蹿高了。野麦子之间,总是拥挤着几棵婆婆丁。短短的茎,贴着地面生长。紫堇首当其
盛夏耀眼的阳光刺穿天幕,洒下一片热烈的金黄笼罩着老屋,回忆一波接一波地袭来。  【老屋 阳光 草】  老屋的院子里有一方绿油油的杂草地,按奶奶的说法,这是葱韭大蒜的栖息地。  不知何年开始,草垛里突然入侵了外来物——狗尾巴草。不多不少正好占了四分之三的面积。奶奶对这外来杂草恨不得连根拔起,我却对它们情有独衷。喜欢搬上小板凳静静地端详这可爱的野草,午后的阳光将它们镀成金黄色,中间一粒粒籽仿若一颗颗饱
摘要:中度石漠化是石漠化类型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为探求中度石漠化植被恢复的自然障碍因子,以喀斯特中度石漠化的典型分布地——贵州省毕节市鸭池镇和梨树镇作为研究地点,以不同小生境及生境因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多个生境因子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及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进行重要性分析,综合探讨中度石漠化植被恢复的自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小生境中的各障碍因子及作用机理不同,影响植被恢复的障碍因子在不同的小生境中的主
摘要: 选用4个茎尖叶菜用甘薯品种,在日光温室大棚内进行阶梯式立体基质栽培,基于茎尖叶菜用甘薯肥水量化管理指标,探索其以肥水耦合为核心的周年生产栽培技术规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集成创新甘薯品种资源的价值,开拓新的绿色食品源,为江苏省广大薯农设施栽培增效、增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菜用甘薯;立体栽培;周年生产;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31.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
摘要:通过构建“四力”指标系统,并采用熵权重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2001—2013年年间湖南省农业产业安全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产业安全表现出从“巨警”向“轻警”转变的良好态势;农业产业生成力指数和总指数预警结果整体保持一致,表现良好;农业产业竞争力指数和依存力指数变动比较频繁,在“中警”附近波动,农业产业控制力指数则表现出从“轻警”向“巨警”状态转变的恶化趋势。因此,必须从制度建设、
高中的时候,少年不知愁滋味,学渣一枚。好在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高考时候超常发挥,差二本线也就五六分,对于学霸来说,这成绩微不足道;但是这对于我来说,就是咸鱼翻身不粘锅。  因为这个分数意味着我可以选择一个好一点儿的大专和专业。  厚厚的一本志愿参考书,被摆在了我的床头,可是高考完一身轻松,填志愿这种事情,当然是抛之脑后,天天都跟好基友们来一句:“走起!去哪儿玩!”  还是在老爹催促下,我才看了几个
最近,常常想起我最为恣肆飞扬的初中时光。  曾经看过一句话:“人们无法忘记过去,是因为怀念过去的自己。”或许我是在怀念着年少时那个恣肆张扬的自己吧。我经历过高光,也坠入过深谷;曾意气风发,也曾苦苦挣扎。  而我最耀眼的日子就是在初中。那时的我丝毫不为成绩而发愁,是老师眼里的好苗子、同学眼里的大佬。课间时和伙伴们放肆地打闹,大声地笑,露出八颗白生生的牙齿,笑声可以传遍整个楼层。一起闹,一起笑,一起挠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唱歌,每次在电视里看到那些特别著名的明星唱歌时,我都会陶醉地跟着哼起来,想当一名歌唱家的梦想就此在心底生根发芽。  后来我上初中,学校里有合唱团,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了进去,本以为这会是我开始“歌唱家”梦想的第一步,但我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个五音不全、一首歌能唱出自己的曲调的音痴。所以刚进合唱团的第一天,我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嘲笑。  心里的不甘慢慢发酵,我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努力进入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