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者关联法剖析开发控制的程序结构

来源 :城市规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itrily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控制是规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规划管理强调“控规-许可”的硬羁束作用,试图用规划替代开发控制,忽视了许可过程具有多方利益博弈和协调过程的特征;并且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生态环境等影响规划决策的因素需要以“非人类”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开发控制过程,而不是依赖“政府”这个假定的公共利益代理人;况且,分税制下的地方政府更符合“经济人”的假设,在此背景下开发控制研究需要新的理论解释框架.本论文将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城市政体理论融合,运用“行动者关联法”剖析开发控制的程序结构,结合开发控制的目标与控制方式,将许可程序概括为四个程序阶段并提炼关键特征;针对每个程序阶段识别相关的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参与者,构建开发控制的行动者网络结构.开发控制程序结构研究可以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实施和开发控制制度变革提供理论的指引和参照性框架.
其他文献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需考虑结构-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其中场地土层的自由场反应分析是确定地震输入的关键问题.以往地下工程实例表明,在结构动力时程计算中,能否有效模拟无限地基边界对结构抗震分析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某地下综合体项目进行抗震评估,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自由场震动响应,克服工程中传统分析里不能模拟场地无限域的缺点.为地下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提供可靠数值依据.
调查表明[1],很多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水处理构筑物结构已经出现严重腐蚀现象.现从结构设计角度,简要分析污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作用的机理,提出分级防腐的设计方法,并列举一座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防腐设计.
以国外某大型桥梁的建设为案例,通过地图投影的变形值计算,分析了使用UTM投影坐标系带来的精度误差,由此阐述了UTM投影和横轴墨卡托投影在工程中的适用性,重点说明了建立工程坐标系的步骤、方法以及精度验证过程,同时给出了工程坐标系与UTM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方法,供国外类似的工程项目参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设立了2025年和2035年两个阶段污染防治目标,为今后工作定好调并作出科学部署.其中,明确了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8个标志性战役.当前,相关部门正在细化任务分解,抓紧编制8个标志性战役行动计划,进一步将路线图转化为时间表、施工图.
期刊
公路工程建设周期长,由于公路工程主要建设材料单价涨幅较大,设计方案的调整和优化,征地拆迁等政策调整,这些原因导致工程造价增幅较大,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估算是必要的.对501省道六合雄州至西坝港区段的估算调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我国城市建设前几十年如火如荼,现今发达地区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基坑围护越来越多的采用可靠性较高的地下连续墙方案,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千变万化,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以某地下连续墙槽壁塌方处理为例,通过对造价和效果的分析,介绍事件的处理方案,可以为类似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由于传统的二维管网GIS系统已经不再满足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从二维管网GIS技术向三维管网GIS技术过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三维地下综合管线管理系统建设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包括地上与地下同步浏览、二维与三维联动分析、三维管线分析3个方面.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实现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城镇化,成绩斐然.但在资源能源紧约束的条件下,我国城镇化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碳排放的“三高”问题值得关注,“双碳”目标也面临着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稳健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多重挑战.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已经进入了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城镇化“下半场”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要结合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利用等碳排放五大领域的研究,将“减碳”和“增汇”作为技术主线,从城镇格局、交通出行、绿色建筑、基础设施、城市运营这五个方面,探索绿色城镇化
何谓“迹以人传”rn纵观中国规划建设史,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一批循吏、文人、乡贤,守护中华胜迹、接续历史文脉,把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对地方乡土的热爱和个人才情注入地方实践,代代赓续,形成了特有的本土古迹保护传承模式.对此,古人曾有“迹以人传”的说法,亦有“先贤遗迹,湮没弗葺,守土者安能辞其职哉”“文物之盛,是则守土者之所乐”等诸多记载,皆强调人在古迹保护传承中的使命与责任,体现了古迹保护传承的守土者之责.
期刊
新冠病毒是人类近百余年遭遇的最大外部冲击(广域流行疾病).这个冲击对城乡生产、生活,包括公共交通出行产生巨大、深远和广泛的影响.人们需要重新审视与过往既有的公共交通规划、政策与管理工作相关的认知、经验、工作方式、绩效指标等等,才能更好地指导新冠疫情中、新冠疫情后的相关工作.文章提出一个基于出行稳定性、变化性、柔韧性和恢复力4个核心概念的认识框架,并提出了8个指标或可视化方法具体落实该框架.结合北京、香港的实际数据,文章说明了有关指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