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是一门工具课,它是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师必须大力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从做中学,学中用”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数学;中职;教学;有效;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是一门工具课,它是为专业课服务的,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从做中学,学中用”的教学模式。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在数学中一时有些望而生畏。但作为基础课之一的数学,在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容忽视。然而,如何加强职业学校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呢?笔者凭着多年从事职业学校数学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供同行们参考,旨在共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数学科的教学质量,努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注重“基础”,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听得懂的基础上产生。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都是基础薄弱,甚者厌倦文化课,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必须做好数学教学目标的定位,结合学生实际,立足教学实效,注重教材的取舍,力求浅显易懂,随时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帮助学生寻找学习中的自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涉及的初中、小学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多给学生复习巩固的机会,不要一言而过。例如我在数学第一课的教学时,首先将20以内的平方数、10以内的立方数等最基础的知识给学生罗列出来,让学生既感到简单,又加强了基础,待学生有了一定兴趣后再进一步深入传授新的数学知识。
二、加强合理“演示”,注重直观教学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示范操作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操作步骤与方法的有效途径,比如,我在讲集合的相关知识时,便利用好韦恩图,用纸板来剪成不同大小的圆,在上到相关知识时,我们就在黑板上利用这些制作好的图形来演示给学生看,让他(她)们实实在在的清楚,就是这么回事,原来就这么简单,因为,这些知识比较抽象,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一棍子将学生打昏,而我们不妨在打的时候力量放轻点,而一打完,我们立马跑过去将其扶住,不让其倒下,这样的话,他(她)们就能挺过关键时期,因此,学生们就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么的难学了,这样就提起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好奇心。而这种实物直观教学法能让学生了解流程后独立进行操作,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对于模仿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直观形象的演示更容易接收和掌握。当然,课堂教學中教师还要通过投影仪或者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广播”功能,给学生演示实际操作的过程、结果,使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再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且大胆创新。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进而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分层”教学
随着“普高热”的出现,中职学校受着高中扩招的冲击,给招生带来诸多的不便,导致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很不理想。这些学生中多数中考成绩只有一二十分,更有甚者连初中都没读完,就选择了职校;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被迫放弃普高。这些造成了中职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面对这种差异,采用“齐步走”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分层次教学对职校的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我在教学时,首先对班级学生进行数学基础摸底,然后根据学生结构,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就连作业也分类布置,让基础较差学生能够完成,让基础好的学生得以提升。
总之,教无定法,但须得法。只有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各个突破,我们的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才能顺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诚然,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有效的实施起来较难,但这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只有围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只有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更新陈旧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我们才能完成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我们才能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傅钦志.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实施差异数学教学[J].教育探索,2010(1).
【关键词】数学;中职;教学;有效;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是一门工具课,它是为专业课服务的,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从做中学,学中用”的教学模式。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在数学中一时有些望而生畏。但作为基础课之一的数学,在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容忽视。然而,如何加强职业学校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呢?笔者凭着多年从事职业学校数学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供同行们参考,旨在共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数学科的教学质量,努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注重“基础”,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听得懂的基础上产生。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都是基础薄弱,甚者厌倦文化课,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必须做好数学教学目标的定位,结合学生实际,立足教学实效,注重教材的取舍,力求浅显易懂,随时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帮助学生寻找学习中的自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涉及的初中、小学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多给学生复习巩固的机会,不要一言而过。例如我在数学第一课的教学时,首先将20以内的平方数、10以内的立方数等最基础的知识给学生罗列出来,让学生既感到简单,又加强了基础,待学生有了一定兴趣后再进一步深入传授新的数学知识。
二、加强合理“演示”,注重直观教学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示范操作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操作步骤与方法的有效途径,比如,我在讲集合的相关知识时,便利用好韦恩图,用纸板来剪成不同大小的圆,在上到相关知识时,我们就在黑板上利用这些制作好的图形来演示给学生看,让他(她)们实实在在的清楚,就是这么回事,原来就这么简单,因为,这些知识比较抽象,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一棍子将学生打昏,而我们不妨在打的时候力量放轻点,而一打完,我们立马跑过去将其扶住,不让其倒下,这样的话,他(她)们就能挺过关键时期,因此,学生们就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么的难学了,这样就提起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好奇心。而这种实物直观教学法能让学生了解流程后独立进行操作,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对于模仿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直观形象的演示更容易接收和掌握。当然,课堂教學中教师还要通过投影仪或者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广播”功能,给学生演示实际操作的过程、结果,使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再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且大胆创新。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进而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分层”教学
随着“普高热”的出现,中职学校受着高中扩招的冲击,给招生带来诸多的不便,导致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很不理想。这些学生中多数中考成绩只有一二十分,更有甚者连初中都没读完,就选择了职校;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被迫放弃普高。这些造成了中职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面对这种差异,采用“齐步走”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分层次教学对职校的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我在教学时,首先对班级学生进行数学基础摸底,然后根据学生结构,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就连作业也分类布置,让基础较差学生能够完成,让基础好的学生得以提升。
总之,教无定法,但须得法。只有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各个突破,我们的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才能顺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诚然,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有效的实施起来较难,但这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只有围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只有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更新陈旧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我们才能完成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我们才能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傅钦志.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实施差异数学教学[J].教育探索,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