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结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生活质量评价分析

来源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儿童鼻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策略。方法 调查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的儿童鼻结膜炎患者,分别使用等级评分法和儿童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眼鼻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广州地区186例儿童鼻结膜炎患者中,以男性多见,鼻痒、鼻塞等鼻部症状最明显,且鼻部症状重于眼部症状。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鼻部症状,其次是实际问题。最常见的过敏原是户尘螨、粉尘螨、室内尘土等吸入性过敏原,过敏原阳性个数与患儿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高低无关。结论 对于变应性鼻结膜炎患儿,应增加心理疏导,使用缓解眼部及鼻部痒感的药物可更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背景:研究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发病机制的相应动物模型已很成熟。而临床上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常同时存在,即过敏性鼻结膜炎,研究其发病机制的动物模型却鲜有报道。目的:为了深入探讨过敏性鼻结膜炎发病机制,建立一种小鼠变应性鼻结膜炎模型。方法:20只雌性C57小鼠(SPF级)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第0,4,7,14,21天行腹腔注射含卵清蛋白与佐剂Al(OH)3的混悬液0.2mL/只;间隔3 d后
近年来,安防行业在我国快速发展,安防镜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伴随着监控环境的愈加复杂,普通的定焦安防镜头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安防需求,因此安防镜头也由标清、定焦向高清、变焦发展。基于此本文设计一款安防变焦镜头,用于200m范围内70m×50m的停车场监控使用。本文通过分析光学变焦原理,结合高斯光学理论及光学镜头设计方法,设计出一款安防用变焦光学系统。利用动态光学理论与MATLAB软
法律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法律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时代机遇,同时也对法律人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我国当前阶段,传统的法学案例教学模式在师资力量、教学思维、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已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要求。我国高校可以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学师资力量、引入多元化教学方式等手段对传统案例教学模式加以改造,推动法学教育满足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为
以“硫及其化合物”为例,阐述运用导学问题链引领“推测·研读·建模”的教学策略,可以解决课堂教学脱离现行教材、引用教学情境不恰当、发掘教学情境浅层化、教学评分离及其表面化等问题,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该文提出一种软件缺陷分析与软件测试评审相结合的可信评价办法,用于在软件开发周期中量化评估软件可信性。本方法将软件可信性定位在正确性、可靠性、容错性、安全性、隐私性,以软件缺陷入手,评估软件的安全性、隐私性、容错性;以扩展软件测试入手,评估软件的正确性、可靠性;通过这5个素的评估,最终考量软件的可信性。通过这种方法,从以上5个维度对软件可信性进行量化评价,并发现设计初期引入的缺陷,提高了软件开发的质
随着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公益广告的表达方法变得多元化,其自身也有着许多改变,最为明显的就是功能的转变,这分化出很多的方面,定义也早已跳脱出传统的局限。文章指出,一个优秀的公益广告,不仅仅是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更多的是它对社会的重要影响。这也就要求广告人关注社会,注重创作手法,保持对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创作责任感、使命感的统一,才能让公益广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美国教育报告组织2021年度报告与兰德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由标准驱动并基于标准”的教科书评价背景下,美国教师使用教科书的现状不容乐观,一些问题逐步凸显。具体表现为:未经评定的教科书使用率上升、教师改动教科书行为普遍存在、教师质疑教科书没有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科书在选择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基本保障等。其症结在于:教科书质量内涵扩充、教科书评价标准延伸、教师“选”“用”教科书的意识薄弱和能力
本文以组织培养技术为基础,围绕葡萄特异种质资源创制与育种,以优质的欧洲无核葡萄品种做母本,以有玫瑰香味性状的葡萄品种及中国野生葡萄为父本,通过田间杂交后,对胚珠离体进行胚挽救育种;对难生根的中国野生葡萄不同株系外植体材料在不同培养基进行生根研究;对课题组获得的生长势弱的转基因苗在不同培养基中进行复壮培养,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胚挽救杂种苗319株与利用无核分子标记技术对杂种进行辅助选择与早期
“社区与社会”是社会学的经典议题,其中包含着类型学和进化论两种分析视角,最终也形成了关于社区命运的争议。但是,这个经典议题的理论局限在于其分析是基于一种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同时忽视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社区与社会”关系的呈现方式和意涵必然有不同表现与可能。在总体性社会解体以后,关于中国情境下的“社区与社会”议题需要强调两个重要问题:思考共同体如何从总体性社会释放的空间中不断被生产出来;从实践社会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