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初中阶段图形变换的教学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v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中是离不开图形变换的探究。初中数学的图形变换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图形变换理论的理解、分析和对比。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图形变换教学的特点,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从而灵活地规划出合理地教学方案。
  【关键词】图形变换;初中数学;误区
  1 初中图形变换的定义与特点
  1.1 图形变换的定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系统中,图形变换是初中数学教师在准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知识点。与小学阶段的数学图形教学内容不同,初中阶段的图形教学更注关注不同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共同变换。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时,需要指引学生去观察图形的轴对称、平移或旋转等,从而在图形的变换中探索出数学性质和作图规律,促进学生联合理论与实践,从而合理地构建出图形的变化和运动的相关规律。
  1.2 图形变换的特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体系中,相比于数据的计算,初中数学的图形变换重点放在对图形变换理论的理解、分析和对比。结合教学本意和知识结构的联系,可以归纳出数学图形变换的教学体系中是具有以下特点:
  1.2.1 必然性
  数学教学中安排图形变换,其本意就是想让教师去指导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现实环境里寻找出不同事物的某些日常不太受人关注的知识特征,从知识特征中探索出不同的图形随着空间、数据的改变而产生的多种多样的演变。最后,从多种现象中寻找和归纳出一些具有必然性的特征。
  1.2.2 相似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图形教学一般都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图形比例的基本性质、角度或线段的相似或者图形不同但性质相同或相似等。同时,除了图形的外形相似,部分时候还会在认识轴对称的基础上教学图形的平移或旋转。无论图形是什么类型,但部分内容是相同的。所以,教师在安排图形变换时要指导学生最大范围地寻找出不同图形的相似规律。
  1.2.3 相对性
  初中数学的图形变换的教学难点并不在知识点教学方面。相比之中,图形变换的教学重心是在"变"上--让学生尝试和习惯观察和总结,在图形的"百变"中寻找和探索出相同或相反的"相对性规律"。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和欣赏图形生成和存在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自觉找出现象发生的前提,从而更明确、更客观、更灵活地学习相关背景、材料和信息。
  1.2.4 变化性
  图形变换的教学中,题型是十分丰富的,也十分多样化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某一类图形变换的知识点中找出某一种规律,在通过多样化的图形对比中,迅速地使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联想和探索出书本的某一部分的知识框架,并从中寻找出其余知识点。因此,图形变换教学的内容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而规律则一般是相同、相似或相反的。
  2 初中数学图形变换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2.1 学生求知意识弱,盲目记忆图形变换题型。
  初中阶段的日常教学是希望能够在有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提高求知意识,指导自我提升的重要发展过程之一。教学的本意应该是与"德、智、体、美、劳"中的五育密不可分的。但客观上而言,在如今全球化的社会环境里,初中生一方面要面临日常学习和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的压抑,另一方面也在学习竞争中有意或无意地把学习重心集中在成绩竞争上,从而忽视数学理论教学中那些有趣的知识点,容易在听课学习中盲目地记忆相关知识,不自觉地降低效率,可能会因此而形成不同负担的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
  2.2 教学模式死板,理论脱离现实。
  客观上来说,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和规划教学模式的时候,准备的初衷应该是让学生打破盲目记忆的错误认识,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好奇心,從而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但很多时候,教师可能会因为准备课堂教学时没有充分考虑或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因此就习惯性地遵循初中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内容的死板、不足或单调等,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也让学生把“学”与“玩”这两者完全分离。
  3 初中数学图形变换的教学探索
  3.1 激活师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对比。
  教师在设计图形变换的教学模式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合适的时空中亲自动脑去推理好提炼,不仅能指导学生形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如学会关注对象、实验的演变和实验的原理等;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在辨认与变换图形时学会主动地对实验现象和相关规律进行合理地分析与总结,从而通过观察实验去有意识地发现空间与图形中的相互关系。
  3.2 理论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为了更好地抓住初中数学的图形变换规律,教师可以在平常的课间中运用图片、文字或者视频等多媒体的协助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大脑的知识图进行了思维模块的联系、整理和分工等,让学生自觉地把理论上沉闷的综合概括通过推理、联想和观察等,去关注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现象。
  通过这样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里增强"动手实验"的实践意识,学会把书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的现象进行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打破惯性直观意识和盲目背诵模式,让学生学会在"学"与"玩"之中对实验进行类比和变换,从而运用数学的语言文字去思考、探索和归纳出合适的理论。
  3.3 指引学生及时总结,提高图文分析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图形变换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模式其实是总共有三大教学规律的:联想准备阶段--观察理解阶段--分析总结阶段。在这三个基本实验活动中,分析总结阶段是学生之间在学习数学基本理论的范畴里出现具体差异的重要环节。教师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发展,就可以有意识地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辨认和推理空间理论,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详细的总结归纳。
  4 总结
  图形变换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很大的熏陶作用:不仅可以消除初中生对于数学的盲目背诵,而且也能够淡化学生对科目学习的偏见,使学生在观察、实验和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合理地兴趣爱好和自信愉悦,学会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从而综合地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冬平.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06).
  [2]张君生.查漏补缺自测表――图形的变换[J].数学教学通讯,2010(10).
  作者简介
  陈艺敏,女,大学本科学历。现为福建省南靖县第四中学一级教师。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靖县第四中学 福建省南靖县 363600
其他文献
目的:优选海通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化学成分,为该药材的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和超声时间对提取工
杨嘉仁(1912—1966),是我国音乐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大师,是我国古典音乐指挥领域的先行者,同时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音乐教育家,傅聪、刘诗昆、顾圣婴皆接受过杨先生的音乐教育,而杨先生一生的起伏亦让人闻之唏嘘。  杨嘉仁的父亲杨智生是一名西医,祖籍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县)人,与孙中山有亲缘关系,其父曾任孙中山武术教师。当年(孙任大总统时)其父曾发电报叮嘱在南京的杨老先生:“勿见(孙)文,勿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