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思想

来源 :求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yunhui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并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可以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指导思想创新时所体现的基本特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回顾百年大党的指导思想发展演进的脉络,可以更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更深刻领会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
   一、建党初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而逐渐趋于成熟的
   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必须依靠正确的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绳,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但在建党初期,我们党在成立之初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着理论准备不足和理论水平不高的情况。毛泽东、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时,都曾对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和理论水平不高的情况进行过论述。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鲜明指出,“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还很不普遍,很不深入”。1942年,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又指出,“按照中国革命运动的丰富内容来说,理论战线就非常之不相称,二者比较起来,理论方面就显得非常之落后”。1941年7月,刘少奇在分析党内斗争出现错误倾向的原因时也提到,“中国党有一极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社会历史的特殊性的关系的“不甚了了”,决定了党的前路不会一片坦途,甚至容易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党在成立初期理论准备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客观方面,既有“马克思主义著作传入中国的历史不久”,中国先进分子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间不长的因素,又有党一成立就卷入革命斗争而“无暇来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与斗争经验的总结”的影响,还有马列著作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环境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中共党员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和修养。在主观方面,则由于我们党自身的努力不夠,“对理论重要性认识不足及对当时革命形势过分估计”,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和“失误”,还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自觉地结合起来。
   不能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关系使中国革命遭受了几次严重挫折。囿于党对复杂国情和艰巨任务了解不够,特别是由于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和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我们党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没有搞清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上还缺乏自觉性、主动性。我们党还片面地照抄照搬共产国际经验和俄国革命的模式,在中国革命问题上多次犯了“左”倾和右倾错误,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刘少奇指出:“中国党过去的屡次失败,都是指导上的失败,是在指导上的幼稚与错误而引起全党或重要部分的失败,而并不是工作上的失败。”这些错误和失败背后的实质就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这些斗争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也为毛泽东思想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提供了现实土壤。
   党一成立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就明确宣告党的基本性质和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建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纲领第一条载明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实际上表明了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纲领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党的革命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强调建立严密的组织和实行严格的纪律。大会通过的决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毋庸讳言,在党的发展史上,党的一大纲领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更需指明的是,党的一大纲领基本上回答了党的组织的根本问题,是促进党的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
   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是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而逐渐趋于成熟并正确的。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的指导下,对党的性质作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改,制定了各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和现阶段任务,不断实现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紧密结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总结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时强调:“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党的七大第一次在党章中成文地规定整个党纲,党章总纲阐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作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集中体现,成功地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要求,总结了建党24年的经验,保证了全党从思想上到组织上顺利完成党的新的政治任务。正如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论述的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同志的道路,是最正确最完全地代表了我们党的历史,代表了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近代革命的历史。”
   二、百年党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外国化”走向“中国化”与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相伴随。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来,在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渐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国际经验应用到中国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19世纪末,中国人已经开始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经由留日学生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零星片段地传入中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五四运动后,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被整篇、整部地译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众多社会思潮的反复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一批先进分子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萌生了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思想。于是我们党一成立,就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党的一大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经历了由幼稚到成熟的探索过程。党的历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相互交织,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实际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从实际出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使命而艰辛探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继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开创和奠基意义。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和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指导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创新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灵魂和主线。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实现了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重大理论实际问题,提高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党的建设的认识和怎样发展的认识”的科学化水平,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并列论述,凸显了坚持运用好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在党的建设中的辩证统一规律,为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新的历史方位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主动回应并解答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入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的“中国之问”,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铸就了新时代民族复兴路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里程碑,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中国篇章,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世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承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将之用于当代中国、用于21世纪的世界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政治定力和理论自信。这一思想与时俱进地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提升了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三大规律”的认识,在当代中国、在21世纪的世界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都是系统的、全方位的,既涵盖和发展了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又囊括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国际政治学说。这一思想立足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在当代中国、在21世纪的世界展现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国际的大局互动中对人民立场的坚守、对民族抱负的尽责和对世界责任的担当,“三为三谋”既有所区别又有机统一,代表着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中国实际这个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放眼世界这个宽广视野和宏大格局,是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尤其强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统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進程。二是注重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以深刻自我革命的党的建设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来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贯彻落实。三是注重把握新时代的各项规律,注重设计顶层、设计总体,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基层探索实践。概括地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作出了原创性、革命性、系统性、历史性贡献。
   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条根本性的经验就是,始终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述两者结合的科学与否和紧密程度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实现着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载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为全党全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有成效地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用鲜活有力的新时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发展。
   作者张荣臣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平原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双艳珍
其他文献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熔铸锻造形成了一脉相承、接续发展的革命精神谱系,它以独特的文化形态标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精神特质,连缀起百年大党奋斗历程的内在精神理路。这一革命精神谱系外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各个历史节点中塑造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和鲜明特色的革命精神坐标,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与延伸;内在呈现出的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壮大的
期刊
“辩方位而正则。”中华民族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必然面对不同的历史境遇,先进的中国人都会放眼世界思考中华民族所处的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从而思考探索中华民族之命运。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要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最关键时期接续奋斗,就必然需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集中展示
期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明确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也点明了社区居家养老在我国未来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社区居家养老是指以社区为服务平台,整合社区内的各项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抚慰、文化娱乐等多方面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综合养老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建设要求低
期刊
马克思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历史人物,从唯物史观大的历史时代来看,当今世界依然处在马克思所指明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即人类仍然身处由马克思打开的历史时空中。早在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用英文发表对马克思逝世的悼詞《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指明了马克思“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为后人惋惜。恩格斯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历史功绩、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基于《讲话》文
期刊
杨石先(1897—1985),原名绍曾,蒙古族,安徽怀宁人,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化学家,中国农药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曾担任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民进天津市委会主委等职,是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2009年被评选为“60位感动天津人物——海河骄子”之一。聂荣臻称赞其为“学者楷
期刊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突破口,以竞争性市管企业集团层面混改为主攻方向,着力转变体制机制、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取得了积极成
期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期我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天津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未来五年天津发展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本刊记者就东丽区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决策部署,采访了区委书记夏新。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世界智能大会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的重要论述和致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贺信的精神,办好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本刊记者专访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继辉同志。   记者
期刊
加强理论学习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良好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不断克服困难、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今天再读刘少奇的《答宋亮同志》一文,更加体会到理论学习对新形势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答宋亮同志》的缘起   1941年7月,华中局党校正式创办,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兼任校长,并经常到党校讲课。7月13日,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又正值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聆听讲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如何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发挥好革命文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