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渣土壤固化剂改良黄泛区粉土研究

来源 :城市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ifu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比研究了水泥和以工业废渣为材料制备的土壤固化剂对黄泛区低液限粉土的改良作用.研究表明,土壤固化剂早期水化活性低、凝结时间长,对稳定土的施工控制十分有利,在相同条件下,土壤固化剂固化土的90天劈裂强度要高于水泥固化土,温缩系数要小于水泥固化土.微观分析表明,土壤固化剂固化土颗粒间棒状水化产物较为明显,硅酸钙和钙矾石的含量明显多于水泥固化土.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口号与政策的提出,建筑界的眼光亦逐渐从城市覆盖至农村.然而农村建设有其特殊性,基础薄弱,投资有限,居民生活保障不可舍弃,因此如何从村民生活实际出发,利用既有资源控制成本,转换业态扩大收益成为相关项目探讨的重点.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例,介绍了该项目的背景特征,并针对项目整体规划和4个核心片区分别进行改造前后的设计推演和对比,始终贯彻了设计遵循的3个核心策略,并以最终建成实景来印证设计策略的最终实现.
铁路车站具有节点和场所双重功能属性,既是“交通网络的节点”,又承担“城市场所”功能.本文基于“节点—场所”视角,梳理欧洲铁路车站发展历程,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特征,总结欧洲铁路车站区域复兴发展策略,进一步揭示其对我国铁路车站发展的启示作用.
在存量规划时代,历史街区的更新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的更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历史街区更新模式类型为视角,以武汉吉庆街与成都市宽窄巷子两种不同更新模式下的历史街区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比研究两种类型在文化、空间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提出我国未来历史街区更新模式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提出可借鉴的思路.
文章从设计源起、设计概况、设计构思与设计策略几个方面回顾北京第三十五中学(高中部)新建校园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希望通过设计研究来探讨北京特殊地段的校园建筑所应具有的精神内涵与设计逻辑.设计通过一条“线索”,两个“核心”,进行校园规划,通过保护与融合,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人文要素融于校园中,使北京三十五中成为一个“校中有校”的特殊校园.
厦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是厦门计划打造的国际一流滨海新城,本文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1〕11号)》,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城排水防涝设施样板,从区域层面、片区层面、设施层面三个方面分别阐述新城内涝系统化方案的编制思路和建设内容,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排水防涝体系,同时采用InfoWorks ICM排水模型评估构建后的实施效果,以期为其他新城的内涝防治体系构建提供思路.
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等特性.但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较高的成本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本研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优势和劣势,并针对性地剖析了影响成本的因素,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以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的有序发展.
批判性地域主义旨在探求现代建筑与地域主义之间的一个平衡机制,以寻求两者之间的良性结合.它不仅对“国际式”的方盒子建筑设计持批判态度,而且反对符号化的纯地域主义.文章以山西省平定县下董寨村村民活动中心设计为例,基于下董寨村特有的地形地貌及文化特质,探索批判性地域主义在传统村落的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城市的飞速发展使传统村落民居逐渐没落甚至消失殆尽,民居承载着重要的地域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其发展走势亟待关注,而沿海民居因其地域特性与大多内陆传统民居有所不同.本文将基于场域理论对青岛青山渔村进行研究,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对其更新发展策略提出建议,以期为沿海民居更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通过辨析标志性建筑和网红建筑的特征,总结出标志性建筑和网红建筑作用于城市的时候显露出的五种特性.在阐述标志性建筑的概念的同时,表述了标志性建筑对城市更新的作用.通过举例说明标志性建筑与网红建筑面临的争议,揭示网红建筑容易出现的弊端.最后分析了今后城市更新中标志性建筑与网红建筑可能影响城市的方式并讨论城市化设计者应当持有的态度.
海草房是胶东半岛精神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韵味与保护价值,近年来此类民居存量下降、质量堪忧,对其进行维护与建设显得十分紧迫.本文从居民需求入手,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通过访谈荣成市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村庄获取基础资料.经过编码将数据概念化、范畴化,建立典范模型,进而获得四个主范畴及“建构与修缮”的核心范畴.最终建构住居需求影响因子模型,为胶东半岛海草房的建设与维护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