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源泉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o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不仅是价值生成的源泉,也是价值观生成的源泉。从实践与价值、实践与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得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内在根据,同时也在三个方面体现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源泉。即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交往实践、文化实践分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根本源泉、基本源泉和直接源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价值;价值观;价值生成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4-0039-0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又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所在,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绝不会自发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内化到人们的内心世界中,并转化为人们自觉的行动与主体性意义上的实践,从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旨。
  
  一、实践是价值生成的源泉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在理解社会关系中具有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对社会本质的一种规定。价值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它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活动中。“相对于世界的存在、现实、事物的既有状态而言,价值现象具有某种超越的性质,它是产生于现实和实践,又高于现实的现象。要准确地把握价值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就必须深入全面地理解人类的生活实践,实事求是地考察人类生活实践的表现和逻辑,才能得出科学有效的结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正是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实践是理解价值的“元理论”,实践是价值生成的源泉。
  诚如上述所言,实践作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生命活动的本质形式,它必然也是价值活动以及价值关系产生的最基本的依据。从本体论上讲,实践决定着价值的生成及其历史性展开,价值的本体就是实践本体,只有从实践的内在结构和过程中才能找到价值存在与发生的根基,才能深刻把握价值的本质和普遍必然性。马克思关于人类实践活动“两个尺度”为我们探究实践与价值生成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解答。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不是外在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某种先验的、神秘的现象,而是产生于人类特有的对象关系——主客体关系及其运动——实践关系与实践活动中,产生于人的对象性、主体性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因而,价值是实践的一个内在尺度,实践决定着价值的生成、发展与实现,决定着价值的基本指向。
  
  二、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源泉
  
  价值生成是价值观念生成的逻辑起点,没有价值生成,自然也就不会对价值关系产生评价、认同或否定,因而也就不会产生价值观念和价值观。因而,从逻辑关系上讲,实践也是价值观生成的源泉。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事物(客体)的性质、属性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以及人和其创造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价值观就是人们对这种关系总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的产生不可能首先来自观念领域内某种灵感,而必须从物质实践的角度去寻找答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他们消灭。”可见,社会关系与社会物质生产对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灭亡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否定精神意识的生产活动,他把精神意识的生产活动看作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生产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最终依据。“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当然,生产实践也制约着社会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生产实践对价值观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中间环节实现的。首先,生产实践的目的在于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不同的物质利益需要,使人们在利益关系中形成一定的利益观与价值观,并在利益分配机制的作用下,促使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凝聚成与其所处时代特点相对应的公共价值观,成为社会主导的价值观与价值体系。其次,生产实践具有阶级性,“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一个社会的生产实践不仅体现了统治阶级的物质力量,也体现了统治阶级的精神力量,这其中也必然包含统治阶级的政治力量。生产实践使得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一定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一方面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物质财富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关系、财富占有与分配关系。但是,生产实践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是不稳定的,人们在经济关系中的利益矛盾也是不断显现的,甚至导致利益冲突,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人们的价值观的多元化,进而影响社会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与人们需要被满足的均衡性,这将对社会主导的价值体系产生毁灭性的冲击。为了维护主导价值体系的权威性,维护主导价值体系下的利益配置机制,社会必然要强化它的政治权力,发挥政治组织的作用。这样,社会利益分配机制才能有效地贯彻,人们的利益观与价值观才能回归到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弹性范围之内,从而社会政治组织的权威性、统治阶级的权威性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另外,生产实践使得人们在生产中也结成一定的政治关系,这种政治关系深刻表现在社会上层建筑中。价值观本身也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但是价值观的生成并不是价值观本身所独有的事情,它的生成、发展、整合、分化与其他上层建筑的影响密不可分。从价值观生成的根源上来看,价值观要受制于人们的阶级地位,特别受制于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由于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阶级地位不同,特别是政治思想意识需要、理想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念也不同”。同时,价值观念也总是渗透到上层建筑的每一部分,通过对这些上层建筑的影响来发挥持久、稳定的影响力。再次,生产实践也是社会文化产生的根本动力,生产实践不仅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财富。价值观就是社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 分,所以文化冲突也就是价值观的冲突。生产实践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变革。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在生长的过程中,不断突破社会原有生产关系的束缚,对社会经济格局、政治格局产生直接显著的影响,接着必然会对社会文化产生重大的冲击,其最大的表现就是价值观的冲突、分化与崩溃。社会文化既是社会发展的条件,也是一种束缚社会发展的惰性力量,要摧毁旧文化的束缚作用,必须依靠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生产实践,在此意义上,生产实践也是新文化、新价值观产生的根本依据。
  交往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显著力量。交往是马克思用以分析社会实践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交往是实践的一种形式,交往与生产是实践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是其他社会实践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关于交往的理论与价值观的生成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交往的意义来看,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交往就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竞争、交流、对话、合作、交易,甚至战争。当交往成为人们的普遍需要且交往范围不断扩大时,交往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作用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基于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前提,可以认为,交往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也必然会对社会价值观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大影响。从交往对保存生产力的作用来看,交往是维持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这也就说明交往也是维持一个社会价值观状态的基本条件,交往的程度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发展水平,影响着人们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之间的契合度。从交往的基本属性来看,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是人们结成的经济关系的具体表现,也是人们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最基本物质前提与条件;而精神交往则是社会价值观形成、发展、冲突、分化、整合的更重要形式和保证,只有在精神交往自由的情况下,社会价值观才能够真正实现它的“公共性”。从交往的社会结构来看,交往分为经济交往、政治交往与文化交往,它们分别从三个不同层面对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构成了价值观生成的社会系统,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以及社会主导价值观构建的难度。从交往的范围来看,交往分为地域交往和世界交往。地域交往决定着价值观的多样性和阶级性,而世界交往则要求价值观的普世性与一般意义。
  文化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直接源泉。文化是一个社会整体的道德和精神面貌。文化实践从实践对象上来看属于精神实践,也就是说,文化实践是将人的道德、伦理、情感、意志、信仰、价值观等作为实践内容的。这一点体现了文化实践对价值观生成的直接作用,文化实践把价值观作为直接的认识与改造对象,并通过精神领域内不同要素的交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来实现价值观的整合、分化与发展。文化实践从手段上来看属于物质实践,任何文化的传播都是在一定的物质媒介支撑下完成的。因而,文化实践也具有物质实践的基本内涵、内在结构、特点和功能,这一点也就是价值观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最直接、最基本的物质前提。
  
  三、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源泉
  
  既然实践是价值生成的源泉,实践又是价值观生成的源泉,由这两个前提条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断,实践也是价值观价值生成的源泉。这个逻辑推论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具体地说就是,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推动社会精神面貌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根本力量和源泉。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成的前提条件。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它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思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从价值观生成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与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有人认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是统治阶级主导下的意志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自然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事情,与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关系。其实这样的观点只触及到问题的表象,没有深入到问题实质中。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策的制定、执行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这是问题的表象,在这个表象背后之中就是人民群众意志也是党的意志,党的意志只是人民群众意志的反映。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是基于人民群众实践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
  其一,人民群众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30年前,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与实践诉求,把中国推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车道上,经过30年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但是,在这些成绩背后也存在着严峻的问题,如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所带来的贫富悬殊加大;分配制度的转型所带来的公平性欠缺;主体分配模式下效率的缺失等等。这些问题与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产生了较大的距离,从而也把反映广大人民愿望、利益与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到了重大的日程上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根本利益、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价值追求。
  其二,人民群众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在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中,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要求相背离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与现象要求党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员干部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培育,提高工作水平,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社会形成知荣明耻的良好道德风尚。
  其三,人民群众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在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我们不仅要面对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还要坚持意识形态的独立性。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方向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四,人民群众的实践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影响力提出更高要求。当前,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本质体现的集体主义在利益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个人主义的冲击下已经日渐式微,这与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奉献精神、道德原则、价值本质在根本上是违背的。所以,我们必须构建一个主流的社会价值体系,形成对社会不同价值观念的统摄、辐射、吸引与转化。
  其五,人民群众的实践对社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崇尚良好道德规范与行为的社会,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些道德败坏、价值沦丧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我们的道德体系该何去何从。所以,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需要每一个公民都要认真实践的重大要求。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根本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的生成,贵在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由“文本价值”向“实践价值”转化,由“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
  
  责任编辑:陈合营
其他文献
摘 要:非政府组织作为宏观社会资本的主要载体,其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非政府组织利用其广泛的公民参与网络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递;非政府组织利用其广泛的信任基础有助于实现对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筹集和分配,对政府和民众关系的协调沟通;非政府组织的普遍化互惠规范有助于实现对社会成员行为的有效约束和调节,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社会资本;非政府组织;突发事件;应急管
摘 要:按照拉卡托斯的观点,科学理论之为科学理论,关键在于它是由“硬核”与“辅助保护带”组成的完整体系,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科学理论也不例外,也由“硬核”和“辅助保护带”构成。“硬核”之为“硬核”,乃在于它是该理论最基本的理论公设和根本主张,因而,它构成了该学说的基石,表现了该学说的本质。“科学的实践观”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理论公设和根本主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和本质,因而理所当然地
摘要:学界有一种看法,认为法家的法治思想类似于西方的形式法治思想,可以称之为一种“最低限度的法治”,希望能从中探寻法家法治思想的现代价值,使之实现现代性的转化。然而,将法家的法治思想类比于西方的形式主义法治,不仅是对西方形式主义法治观念的误读,而且忽视了法家法治思想中导致极权的思想因子。法家思想遏制社会自治的发展,忽视家族伦常对于社会治理的意义,其中的法治主张并非没有价值因素,但隐藏在其形式主义法
摘 要: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发展旅游的基础。对于旅游地而言,旅游标志是推广旅游品牌最直接的方式。旅游标志设计应当充分研究地域文化,合理利用地域文化中的典型元素及优秀因子,反映和概括旅游地的地域文化特质。地域文化可以通过图形、色彩、文字、宣传语等方式运用于旅游标志设计当中。本文结合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标志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地域文化在旅游标志设计中的应用,阐述并强调地域文化乃是旅游标志设计的灵
摘要: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包含了两种重要的公正类型——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形式公正是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实质公正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内在要求。为实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相互关系的改革目标,应首先在思想价值观念上正确把握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辩证关系,坚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所要求的形式公正与发挥政府职能、促进共同富裕所要求的实质公正之间的统一。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政府
摘 要: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CSSCI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以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研究者主要来自非985、非211类大学,研究者合作关系不普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方面;实证研究比较缺乏;对国内外相关学科知识的吸收程度较低。深化该领域研究的政策建议是:加强
摘要: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国家治理现代化所提出的简政放权改革新要求也应该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要求从一元治理结构转向多元治理结构,从集权转向分权、从礼治转向法治、从管制转向服务、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从而实现治理结构与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以此作为推进简政放权的切入点。可以说,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战略部署,简政放权以治理结构转型与治理方式变革为逻辑基础,旨在厘清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
摘要: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新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下,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大力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切实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是当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客观需求和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益性;服务理念;功能拓展  中图
摘 要:以环保名义进行车船税调整存在内在的缺陷,以排量为标准征收车船税难脱重复征税之嫌,环保难以正当化车船税调整。车船税调整必须回应汽车税费负担过重问题、立法程序合理性问题以及与国家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相协调问题、征收的税款用途及其监督等问题。本次车船税方案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公众对之的质疑,凸显了中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关键词:车船税;低碳;节能减排;法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
摘 要:经济社会的转型日益强化着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微观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功能成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的战略点。借鉴SWOT分析法,可明晰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优化所具有的优势、弱势、机遇和挑战,并为优化服务功能指明方向。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党组织要以增强社区党组织活力为导向,化严密的组织网络优势为完备的服务网络优势;以增强社区党组织联动性为导向,化强大的组织整合优势为有效的服务资源优势;以增强社区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