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原动力。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物理实验对学习兴趣培養的重要作用,重视学习情境对学生发现和建构物理知识的重要意义,爱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基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物理 学习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原动力。杨振宁先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关注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希望学生喜欢物理,热爱科学。怎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1、利用有趣的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㈠利用随手取材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堵住耳孔能听到敲击金属衣架发出的声音吗?透过玻璃水杯能看到什么现象?从不同角度观察水杯中的小鱼,能看到什么现象?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感到意外、惊奇,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㈡设计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如果对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学,超乎寻常地研究物理问题,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心设计的趣味性实验起着激起兴趣、引入情境的作用。趣味性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
在学生刚接触物理时,我引导学生做如下实验:一“纸条会断成几条呢?”找一条长与宽都适中的纸条,在纸条上剪或撕两个小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拿住纸条两头向两侧拉一下,纸条会断成几条呢?学生可能会认为断成三截。这时候你让同学试一下,试的结果一定会感到迷惑不解:纸条只断成两截。二“布条为什么没有烧焦?”找一块长与宽都都适度棉布条,用水淋时,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拉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可拿下布条一看,棉布条并没有烧焦。又如:教学“大气压强”一节时,教师将甲试管装满水,再把乙试管(口径比甲试管稍小一些)放入甲试管,问学生:“将它们倒置过来,乙试管会掉下来吗?”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会掉下来”,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结果观察到乙试管不但没有掉下来,反而会向上运动。这些实验的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促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首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努力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物理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物理问题提炼出来,再将物理知识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增强学生的物理意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引导学生思考:一在家中,“过堂风”为什么可以奇怪地将柜门自动打开?二刮大风时手中的雨伞为什么总是会往上升。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思考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导找物理模型的生活原型。
其次,教师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学习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有利于引出整体性的任务,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有利于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刺激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如教学“声音是什么”时,首先用录音机播放了一段美妙的音乐,然后引导学生展开了讨论:(1)在欣赏过程中的感受;(2)音乐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3)如果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突然变成一个无声的世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最后再提出,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你还能听到一些什么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题,让学生去进行探究。从而揭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主题。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内心处于不平衡状态,产生探究的心理,力求实现心理平衡。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3、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亲其师”方可“信其道”。教师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有极大的热情、富有情感的教学会激发学生相应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在课堂上举止稳重,热情开朗;分析问题时表情丰富自然,语言生动活泼、言简意赅,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交谈,有争论、有笑声。通过师生间的讨论交流,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多给予肯定、鼓励性质的评价。对学生中遇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可以通过讨论,弄清真伪。如对速度、速度与惯性是否有关系等问题进行辨析,引导学生清除认识中的思维定势。同时,对物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利用课外辅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对学习物理兴趣很浓的同学更要积极引导,使其更上一层楼。教师通过和学生建立感情,使学生把教师看成在探索知识道路上可依赖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学生就会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地去学习,从而使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培养。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条基本原则。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生活化的物理学习情境、融洽的师生关系等等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领略到学习物理知识的无穷乐趣和无尽的奥妙,把暂时的兴趣转化为永久的动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韩桂金.浅析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1,(03)
2.姜兆卫. 如何培养高中物理学习兴趣 [J].数理化学习,2011,(10).
3.刘广振. 谈物理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研),2011,(04).
关键词:物理 学习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原动力。杨振宁先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关注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希望学生喜欢物理,热爱科学。怎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1、利用有趣的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㈠利用随手取材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堵住耳孔能听到敲击金属衣架发出的声音吗?透过玻璃水杯能看到什么现象?从不同角度观察水杯中的小鱼,能看到什么现象?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感到意外、惊奇,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㈡设计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如果对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学,超乎寻常地研究物理问题,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心设计的趣味性实验起着激起兴趣、引入情境的作用。趣味性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
在学生刚接触物理时,我引导学生做如下实验:一“纸条会断成几条呢?”找一条长与宽都适中的纸条,在纸条上剪或撕两个小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拿住纸条两头向两侧拉一下,纸条会断成几条呢?学生可能会认为断成三截。这时候你让同学试一下,试的结果一定会感到迷惑不解:纸条只断成两截。二“布条为什么没有烧焦?”找一块长与宽都都适度棉布条,用水淋时,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拉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可拿下布条一看,棉布条并没有烧焦。又如:教学“大气压强”一节时,教师将甲试管装满水,再把乙试管(口径比甲试管稍小一些)放入甲试管,问学生:“将它们倒置过来,乙试管会掉下来吗?”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会掉下来”,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结果观察到乙试管不但没有掉下来,反而会向上运动。这些实验的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促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首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努力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物理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物理问题提炼出来,再将物理知识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增强学生的物理意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引导学生思考:一在家中,“过堂风”为什么可以奇怪地将柜门自动打开?二刮大风时手中的雨伞为什么总是会往上升。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思考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导找物理模型的生活原型。
其次,教师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学习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有利于引出整体性的任务,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有利于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刺激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如教学“声音是什么”时,首先用录音机播放了一段美妙的音乐,然后引导学生展开了讨论:(1)在欣赏过程中的感受;(2)音乐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3)如果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突然变成一个无声的世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最后再提出,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你还能听到一些什么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题,让学生去进行探究。从而揭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主题。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内心处于不平衡状态,产生探究的心理,力求实现心理平衡。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3、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亲其师”方可“信其道”。教师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有极大的热情、富有情感的教学会激发学生相应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在课堂上举止稳重,热情开朗;分析问题时表情丰富自然,语言生动活泼、言简意赅,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交谈,有争论、有笑声。通过师生间的讨论交流,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多给予肯定、鼓励性质的评价。对学生中遇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可以通过讨论,弄清真伪。如对速度、速度与惯性是否有关系等问题进行辨析,引导学生清除认识中的思维定势。同时,对物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利用课外辅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对学习物理兴趣很浓的同学更要积极引导,使其更上一层楼。教师通过和学生建立感情,使学生把教师看成在探索知识道路上可依赖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学生就会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地去学习,从而使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培养。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条基本原则。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生活化的物理学习情境、融洽的师生关系等等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领略到学习物理知识的无穷乐趣和无尽的奥妙,把暂时的兴趣转化为永久的动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韩桂金.浅析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1,(03)
2.姜兆卫. 如何培养高中物理学习兴趣 [J].数理化学习,2011,(10).
3.刘广振. 谈物理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研),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