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力基建工程项目逐渐深入发展并且向着规模化、智能与环保的方向迈进,而且项目数量越来越多,发展整体势态非常良好。但是,在基建工程项目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管理问题逐渐暴露,比如:对工艺流程的管理并不严密、施工的标准尚未统一等等,诸如此类的管理问题都会使得电力基建工程的建设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从工作经验出发,对基于标准化理论下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推动该行业的积极发展。
关键词:标准化理论;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063-02
1 引 言
在智能电网发展迅速的势头下,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管理面临着十分有前景的未来,但其所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由于其项目管理有待改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不完善、安全管理不周到、施工效率不高等问题愈加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标准化理论对电力基建工程项目进行管理非常有必要。我们应当把握好这个机遇,迎接挑战,推动行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2 对电力基建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进行初步分析
2.1 电力基建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
所谓电力项目管理模式,指的是电力企业针对基建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的管理形式以及运作方式。电力项目管理模式是否完善与电力项目的质量是否良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一项具体的电力生产实践中,总体的电力项目管理内容分类如图1所示。
电力工程项目具有技术密集、大规模以及高投资的特征,在电力基建工程的项目管理中还会涉及到物资管理、计划管理、工程管理以及投资控制管理等方面。具体来说,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可能并不一致,这就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的后果;②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各部门的管理者之间并不能进行有效且及时的沟通,这就会导致工程管理严重脱节、各部门彼此分立的后果;③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过于单一,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把控也不够精细,这就会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不够好的后果。经过分析以上三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得出了结论:在目前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中,缺少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2.2 对电力基建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对电力基建工程项目进行标准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理由如下:①对电力基建工程项目进行标准化管理能够使得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诸多不和谐问题都得以有效改善或者解决,从而极大地降低工程的建设风险;②如今,智能电网的建设越来越完善,相应地,也就对电力基建工程建设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使得基建项目建设的规模性、技术性符合要求,为了使得基建项目建设的各环节间的关联性更好,需要将管理标准进行统一,使得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性更强;③相比于其它管理模式,标准化管理模式更加统一、协调、最优化以及简单,具有极大的优势,将其充分利用,有望实现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综上所述,建立标准化理论下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非常有必要。
3 电力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建立
3.1 基本原则
在建立标准化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时,应当将保证管理体系稳定运转为基本目标,将成果建设作为载体,将基建项目的评价看作动力,然后对基建工程的管理内容、管理模式、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流程建设、管理方法、评价方法等进行标准化建设,因此,将和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有关的内容统一化对于建立标准化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体系非常重要。
3.2 内容与方法
在标准化理论下的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项目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造价管理,这五方面的内容又可以分别分成许多子管理体系,比如,在项目管理中,包含的内容有:合同管理、档案管理、项目进度管理、建设协调管理、评价管理、信息管理以及招标管理等;在技术管理中,包括的内容有:技术执行监督与技术标准统一化等;质量管理是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的,比如在质量预防、质量验收、监督以及事故处理等环节都有详细的管理规定;在安全管理的体系中,包括的内容有:文明施工、应急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安全策划、分包安全以及安全风险等,种类非常繁多;造价管理也同样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从项目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到项目竣工后的结算,每个环节都需要对工程造價进行精细化管理。总的来说,标准管理内容是项目管理的统一化与规范化的集中体现,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
3.3 模式与机构设置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规定,基于标准化理论的电力基建项目的管理体系应当形成三级管理模式,模式中的三级自下而上分别为:供电分公司(也可以称为业务项目部)、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以及电力企业基建部,这三级为垂直管理关系,而且,电力企业和供电分公司还有委托关系,也就是说,业务项目部一方面要接受国家电网公司与电力企业的领导与监督,另一方面,其还需要设置一些对应于响应的管理内容的岗位,比如:项目经理、技术经济专责、技术专责、安全专责以及建设专责等,这样才能实现标准化管理,而且,在标准化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其机构设置也统一为:安全质量处、综合处、建设管理处以及技术经济处等。
3.4 建设流程
基建项目管理的总体建设流程一般为以下几步:①由发展策划部对项目工程的建设可行性进行研究,再通过部门评审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复等流程后即完成了项目的立项决策;②由基建部承担项目的管理策划,并对设计单位与监理单位进行招标,招标结束后,由中标的设计院对项目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将设计的成品交到基建部进行评审,等待批复,待初步设计通过了批复,招投标管理中心就可以开始组织施工工作与物资类工作的招标、物资采购工作等;③责任单位下的业主项目部对开工条件进行落实后,发展策划部可以下达开工计划,这一环节中,基建部的工作是对架线施工、基础施工以及杆塔组装等进行建设协调、造价控制、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工作,从而保证建设施工能够顺利进行;④由基建部牵头,与调度中心、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共同进行竣工验收管理工作,验收之后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如果质量合格,那么基建部可以在组织投产送电后进行结算与材料移交工作,策划部可以进行对项目的总评价工作,财务部可以进行竣工结算与项目管理的综合评价工作。 3.5 评 价
(1)对基建部工作进行评价
基建部的工作涉及到初步設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建设施工阶段、竣工验收以及总结评价阶段的各项工作,因此对其的考核采取综合考虑绩效考核的方式,绩效考核包括月度绩效考核、季度绩效考核以及年度绩效考核三种,综合评价结果和奖金挂钩。
(2)对业主项目部工作进行评价
业主项目部的工作主要是落实项目施工的开工条件与协调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对其的评价应当根据基建项目标准化要求与国家电网公司的评价方法来进行。对业主项目部的工作评价分为以下几个层次:①对先进工作与创新工作给予表彰、进行推广;②对不合格与不规范的工作提出改进,并将考核结果纳入集度考核以及年度考核的相关奖项评比依据。对业主项目部工作进行评价的具体方法如图2所示。
(3)对电力工程基建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对电力工程基建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需要针对单个项目管理按照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与专业评价,在此基础上,还要综合考量造价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工作,以上综合起来可以作为评选年度基建管理先进单位的材料依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基于标准化理论下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对基建工程项目进行更加精细的管理,在此管理中,为管理流程与管理内容等都建立了规范、统一的标准,能够使得项目管理的质量有所保障,也能够使得基建工程建设的效率与最终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是,在我国的国家电网中,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被应用的时间还很短,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虽然已经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尚未成熟,需要进一步被完善、改进。
参考文献
[1]覃江锋.南方电网典型造价背景下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完善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8):66.
[2]张晓琴.电力基建系统标准化建设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158.
[3]马永超,李惠强,邹小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02,19(4):30~33.
收稿日期:2018-8-16
作者简介:方勤斌(1977-),男,工程师,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及房屋维修等工作。
关键词:标准化理论;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063-02
1 引 言
在智能电网发展迅速的势头下,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管理面临着十分有前景的未来,但其所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由于其项目管理有待改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不完善、安全管理不周到、施工效率不高等问题愈加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标准化理论对电力基建工程项目进行管理非常有必要。我们应当把握好这个机遇,迎接挑战,推动行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2 对电力基建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进行初步分析
2.1 电力基建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
所谓电力项目管理模式,指的是电力企业针对基建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的管理形式以及运作方式。电力项目管理模式是否完善与电力项目的质量是否良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一项具体的电力生产实践中,总体的电力项目管理内容分类如图1所示。
电力工程项目具有技术密集、大规模以及高投资的特征,在电力基建工程的项目管理中还会涉及到物资管理、计划管理、工程管理以及投资控制管理等方面。具体来说,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可能并不一致,这就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的后果;②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各部门的管理者之间并不能进行有效且及时的沟通,这就会导致工程管理严重脱节、各部门彼此分立的后果;③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过于单一,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把控也不够精细,这就会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不够好的后果。经过分析以上三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得出了结论:在目前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中,缺少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2.2 对电力基建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对电力基建工程项目进行标准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理由如下:①对电力基建工程项目进行标准化管理能够使得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诸多不和谐问题都得以有效改善或者解决,从而极大地降低工程的建设风险;②如今,智能电网的建设越来越完善,相应地,也就对电力基建工程建设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使得基建项目建设的规模性、技术性符合要求,为了使得基建项目建设的各环节间的关联性更好,需要将管理标准进行统一,使得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性更强;③相比于其它管理模式,标准化管理模式更加统一、协调、最优化以及简单,具有极大的优势,将其充分利用,有望实现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综上所述,建立标准化理论下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非常有必要。
3 电力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建立
3.1 基本原则
在建立标准化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时,应当将保证管理体系稳定运转为基本目标,将成果建设作为载体,将基建项目的评价看作动力,然后对基建工程的管理内容、管理模式、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流程建设、管理方法、评价方法等进行标准化建设,因此,将和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有关的内容统一化对于建立标准化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体系非常重要。
3.2 内容与方法
在标准化理论下的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项目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造价管理,这五方面的内容又可以分别分成许多子管理体系,比如,在项目管理中,包含的内容有:合同管理、档案管理、项目进度管理、建设协调管理、评价管理、信息管理以及招标管理等;在技术管理中,包括的内容有:技术执行监督与技术标准统一化等;质量管理是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的,比如在质量预防、质量验收、监督以及事故处理等环节都有详细的管理规定;在安全管理的体系中,包括的内容有:文明施工、应急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安全策划、分包安全以及安全风险等,种类非常繁多;造价管理也同样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从项目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到项目竣工后的结算,每个环节都需要对工程造價进行精细化管理。总的来说,标准管理内容是项目管理的统一化与规范化的集中体现,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
3.3 模式与机构设置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规定,基于标准化理论的电力基建项目的管理体系应当形成三级管理模式,模式中的三级自下而上分别为:供电分公司(也可以称为业务项目部)、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以及电力企业基建部,这三级为垂直管理关系,而且,电力企业和供电分公司还有委托关系,也就是说,业务项目部一方面要接受国家电网公司与电力企业的领导与监督,另一方面,其还需要设置一些对应于响应的管理内容的岗位,比如:项目经理、技术经济专责、技术专责、安全专责以及建设专责等,这样才能实现标准化管理,而且,在标准化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其机构设置也统一为:安全质量处、综合处、建设管理处以及技术经济处等。
3.4 建设流程
基建项目管理的总体建设流程一般为以下几步:①由发展策划部对项目工程的建设可行性进行研究,再通过部门评审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复等流程后即完成了项目的立项决策;②由基建部承担项目的管理策划,并对设计单位与监理单位进行招标,招标结束后,由中标的设计院对项目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将设计的成品交到基建部进行评审,等待批复,待初步设计通过了批复,招投标管理中心就可以开始组织施工工作与物资类工作的招标、物资采购工作等;③责任单位下的业主项目部对开工条件进行落实后,发展策划部可以下达开工计划,这一环节中,基建部的工作是对架线施工、基础施工以及杆塔组装等进行建设协调、造价控制、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工作,从而保证建设施工能够顺利进行;④由基建部牵头,与调度中心、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共同进行竣工验收管理工作,验收之后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如果质量合格,那么基建部可以在组织投产送电后进行结算与材料移交工作,策划部可以进行对项目的总评价工作,财务部可以进行竣工结算与项目管理的综合评价工作。 3.5 评 价
(1)对基建部工作进行评价
基建部的工作涉及到初步設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建设施工阶段、竣工验收以及总结评价阶段的各项工作,因此对其的考核采取综合考虑绩效考核的方式,绩效考核包括月度绩效考核、季度绩效考核以及年度绩效考核三种,综合评价结果和奖金挂钩。
(2)对业主项目部工作进行评价
业主项目部的工作主要是落实项目施工的开工条件与协调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对其的评价应当根据基建项目标准化要求与国家电网公司的评价方法来进行。对业主项目部的工作评价分为以下几个层次:①对先进工作与创新工作给予表彰、进行推广;②对不合格与不规范的工作提出改进,并将考核结果纳入集度考核以及年度考核的相关奖项评比依据。对业主项目部工作进行评价的具体方法如图2所示。
(3)对电力工程基建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对电力工程基建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需要针对单个项目管理按照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与专业评价,在此基础上,还要综合考量造价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工作,以上综合起来可以作为评选年度基建管理先进单位的材料依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基于标准化理论下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对基建工程项目进行更加精细的管理,在此管理中,为管理流程与管理内容等都建立了规范、统一的标准,能够使得项目管理的质量有所保障,也能够使得基建工程建设的效率与最终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是,在我国的国家电网中,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被应用的时间还很短,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虽然已经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尚未成熟,需要进一步被完善、改进。
参考文献
[1]覃江锋.南方电网典型造价背景下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完善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8):66.
[2]张晓琴.电力基建系统标准化建设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158.
[3]马永超,李惠强,邹小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02,19(4):30~33.
收稿日期:2018-8-16
作者简介:方勤斌(1977-),男,工程师,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及房屋维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