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在第二代嵌合抗原受体(CAR)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分泌白细胞介素7(IL7)和趋化因子19(CCL19)的第四代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多发性骨髓瘤微环境中增殖、趋化、清除肿瘤细胞和持久性等方面的能力。方法通过2A自剪切肽技术构建第四代CAR载体质粒,采用第三代慢病毒包装系统制备高滴度慢病毒,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慢病毒转导效率和CAR-T细胞亚型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
【机 构】
:
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325035,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325035,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325035,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在第二代嵌合抗原受体(CAR)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分泌白细胞介素7(IL7)和趋化因子19(CCL19)的第四代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多发性骨髓瘤微环境中增殖、趋化、清除肿瘤细胞和持久性等方面的能力。
方法通过2A自剪切肽技术构建第四代CAR载体质粒,采用第三代慢病毒包装系统制备高滴度慢病毒,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慢病毒转导效率和CAR-T细胞亚型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CAR-T细胞中IL7和CCL19的分泌情况;手工计数法分析CAR-T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增殖活性;Transwell迁移实验验证CAR-T细胞趋化能力;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检测CAR-T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小鼠异体移植模型验证CAR-T细胞体内抗骨髓瘤活性和安全性。
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抗CS1 CAR-T和抗CS1-IL7-CCL19 CAR-T细胞CAR的表达率分别为(91.50±0.29)%和(46.70±0.12)%,表明CAR-T细胞构建成功。亚型分析显示,抗CS1-IL7-CCL19 CAR-T细胞中T记忆干细胞(TSCM)的比例为(67.58±0.59)%,高于抗CS1 CAR-T[(50.74±1.01)%,P=0.000 1],具有更强的免疫记忆功能,持久性更佳。抗CS1-IL7-CCL19 CAR-T细胞较对照组(MOCK-T)和抗CS1 CAR-T组能够持续分泌IL7和CCL19(P<0.000 1)。抗CS1-IL7-CCL19 CAR-T细胞在慢病毒转导后的第9天细胞数达到(22.77±0.79)×106个,高于抗CS1 CAR-T细胞[(9.40±0.79)×106个,P=0.000 1],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Transwell迁移实验中,抗CS1-IL7-CCL19 CAR-T细胞对于反应T细胞的趋化细胞数为(109.00±4.04)个/视野,高于对照组和抗CS1 CAR-T组[分别为(9.33±1.20)个/视野和(7.33±0.88)个/视野,均P<0.000 1],具有更强的趋化能力。杀伤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比较,抗CS1-IL7-CCL19 CAR-T和抗CS1 CAR-T均具有特异性的杀伤效能(P<0.000 1)。动物实验表明,抗CS1-IL7-CCL19 CAR-T细胞降低了荷瘤小鼠的肿瘤负担(P<0.000 1),并延长了总生存时间(P=0.006 1)。
结论第四代抗CS1-IL7-CCL19 CAR-T细胞在不影响体内外抗骨髓瘤活性的情况下,有着更强的增殖活性、趋化能力和持久性,为克服传统CAR-T细胞存活率低下、持久性差以及受肿瘤微环境抑制等缺陷提供了策略,为第四代CAR-T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前期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内科肿瘤学是以药物治疗为特征的学科,不断研发高效、低不良反应的抗肿瘤新药是发展肿瘤内科治疗的前提。临床试验是新药从研发到应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药物研发的成败。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开始于1960年,2008年以来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激励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中国抗肿瘤新药研发已经从仿制向原始创新转变。中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国产抗肿瘤新药上市,造福了中
目的分析调强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 63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以及复发模式,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9%、34.2%和27.0%,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5.8%、2
目的探讨T1期高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208例T1期高级别膀胱癌患者的资料,其中伴腺样分化组78例,单纯尿路上皮癌组1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伴腺样分化组男性62例,女性16例;年龄38~81岁,中位年龄67岁。单纯尿路上皮癌组男性105例,女性25例;年龄40~82岁,中位年龄66岁。采用Cox比例
中医学重视人体正气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关键作用,强调“调和阴阳,以平为期”,刘嘉湘教授创建“以人为本”、“顾护正气”为核心特征的“扶正治癌”学术体系,强调调控机体内在抵抗力(含免疫功能)以防治恶性肿瘤;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已经在泛癌种范围内得以确认,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治愈癌症”的疗法。从肿瘤免疫学角度深入研究人体“正气”的科学内涵及其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将促进中医学与肿瘤学的互促互融,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西医融合防治恶性肿瘤的效率。
目的探讨调整食管癌新辅助化疗周期对患者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调整新辅助化疗周期(多周期化疗组)和未调整化疗周期(对照组)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多周期化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化疗与手术间隔时间>4周的患者分别为17和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周期化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平均出血量分别
目的探讨异常糖链糖蛋白(TAP)不同截断值排查消化道肿瘤(GITs)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1192例体检者,其中恶性GITs患者263例、良性消化道疾病患者355例、健康人群574例,以121μm2为分界值,统计TAP检出恶性GIT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不同恶性GITs类型患者TAP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及AUC分析TAP鉴别不同GITs类型肿瘤的血流凝聚物面积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并比较不同TAP截断值范围各类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