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视觉设计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大逆转,其影响依然在当下持续,视觉设计既是其动因也是其结果。作为对现代主义视觉设计的迭代更新,后现代主义视觉设计表现出一系列范式迁移,涵盖技术、形式语言、行为方法、设计师任务及其身份等多方面,是一场全盘而彻底的变革,不能简单化为风格。对后现代之后的视觉设计,本文也有所观察和思考。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各项防控工作,如何才能做到科学、精准?在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中,笔者行走基层一线调研采访,撰写了评论报道《
期刊
融媒体时代,好新闻是什么样子?形式酷炫、创意新颖、有趣好玩……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在2021年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作品评选现场,专家评委直抒胸
期刊
本文讨论了后现代建筑理论的合理性及其缺陷。首先,文章提出后现代建筑理论的理论核心不是来自于后现代主义,而是来自于罗伯特·文丘里所提出的“意义的丰富性”。后现代建筑理论的这一理论诉求正确地体现了战后对“正统现代建筑”的反思成果,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与理论价值。但是在实现这一诉求的过程中,后现代建筑完全偏向了符号性的意义理解,而忽视了以价值与目的为基础的意义理解,这导致了严重的理论缺陷。所以,“意义的丰富性”作为后现代建筑的理论目标仍然具有活力,但后现代建筑的符号性手段则是导致其迅速衰落的原因。
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作品评选近日落下帷幕.经过评委们认真阅听,精心评选,反复讨论,深度报道奖新鲜出炉.总体来看,这次评选出的最佳作品具有以下特点:r
期刊
在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如何对外讲述好中国脱贫故事是中国媒体的重要课题.作为青年媒体人,我们在践行“四力”的采访中深深领悟到:必须到新闻一线去,必须扑下身、沉下心、走
期刊
2021年新春,万象更新,在新华社江西分社报道团队策划会上,记者们开展头脑风暴,尝试着回答一个问题:如何不落窠臼地展现脱贫攻坚成就?rn2021年新春发稿周期中,“脱贫攻坚”选
期刊
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梁衡说过:“评论是报纸的宝塔尖.”而今在社交媒体时代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评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篇(组)切中热点、脚力深厚、逻辑严谨、秉持理
期刊
展览地点: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览时间:2020年12月21日至2022年2月21日在人类的历史中,战争总是与文明的进步相伴相随。在冷兵器时代,盔甲用于保护自身安全、武器用于攻击对方,两者相互制衡、分别发展又相互依存,随着材料与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功能日益强大。同时,为了彰显武将的身份、彪炳君主的功绩、为仪礼而设计制作的盔甲与武器,也随着工艺与审美的进步而不断进化,更多地追求其象征性而非功能性。
笔者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持续关注孟菲斯的活动及作品,并陆续撰写了多篇相关文章,探讨孟菲斯及其重要成员的设计理念、设计作品及其在设计史中应当如何被认识.2021年是孟菲斯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议题出发,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就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做出了多重比较.在现代主义之后,后现代主义时期可能是西方历史上最后一个由“主义”